分享

第29讲:玉的沁色(3)土沁

 昵称5042783 2018-07-10

前面我们学习了沁色的成因,主要是内因与外因两方面。

内因是玉器内部结构水的逸失,外因是玉器所处墓葬环境的影响。结构水经过外界的侵蚀,会发生逸失,这个过程特别缓慢,没有几百年是很难发现变化的。结构水逸失后,玉器的分子间距变大,这是内因,分子间距变大,才有容许别的东西进来的可能。换句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要先有缝才可以,这个缝,我们称之为"沁门",也就是沁色进入的通道。

【陪你养玉】第29讲:玉的沁色(3)土沁

内因说完了,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外部环境。墓葬中最多的是土,因为入土为安。土壤中含量最高的是三价铁离子,三氧化二铁,颜色为黄褐色,铁离子会顺着沁门进入玉体,从而产生我们最常见的土沁,也有人称之为铁沁。

【陪你养玉】第29讲:玉的沁色(3)土沁

三价铁离子颜色比较红,很多地方称之为血沁,其实世界上不存在血沁,血液会瞬间凝固,不会沁入玉体,所谓血沁,其实就是土壤中的铁离子进入。

【陪你养玉】第29讲:玉的沁色(3)土沁

好了,今天关于玉器沁色以及土沁的交流就到这里。明天继续,再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