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病夏治”首选三伏贴,但不是你想贴就能贴!

 为什么73 2018-07-11


2018年三伏天就要来了(7月17日就要进入初伏啦)!这几年贴三伏贴似乎变成了一种时尚,大家都想趁着炎炎夏日治好蛰伏的“冬病”。那么贴三伏贴前,都有哪些必须注意的事儿呢?


冬病夏治正当时

治疗“风”、“寒”、“湿”的黄金季节


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泄泻、关节冷痛、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三伏天正是寒性体质调养的大好时机。如果此时用三伏贴对慢性疾病进行治疗,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指于每年三伏天利用温热性功效的中医方药,敷贴在特定的穴位上以治疗慢性、虚寒性等疾病的一种中医传统疗法。

 

三伏贴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的功效,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驱寒散邪。

 

研究证明,三伏贴对呼吸系统病症(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肺气肿、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的治疗效率达80%以上,并以纯天然、无副作用而深受欢迎。



2018年三伏贴使用时间表


伏前加强  7.7-7.16(贴6枚-12枚)

头伏当天  7.17-7.26(贴6枚-12枚)

中伏当天  7.28-8.5(贴6枚-12枚)

中伏加强  8.6-8.15(贴6枚-12枚)

末伏当天  8.16-8.25(贴6枚-12枚)

末伏加强  8.26-9.4(贴6枚-12枚)


哪些人最适合三伏贴?


有消化不良、胃痛的人群

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易感冒咳嗽的人群

有肩颈部疼痛、落枕、手麻困扰的人群

有腰痛、腰酸、风湿病及关节不好的人群


三伏贴应该如何贴?


三伏贴适合3岁以上的小儿及成人贴敷。单次贴敷时间不宜过长,成人一般不超过6小时,12~18岁4~5小时,8~12岁3~4小时,3~8岁2~3小时,若感疼痛或烧灼不适可提前取下。小儿由于皮肤较为敏感,妈妈们可每隔20分钟检查一下宝贝们是否有皮肤过敏的现象。


贴药后应减少活动以免药物脱落,取下药贴时,请用温水湿敷后轻轻揭下。一般来说应按三伏时间每天贴,当然也可以提前贴,每3年为一个疗程。体质较好的人1年便可见到效果,体质较差的人3年也能见到比较明显的疗效。


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朋友在冬季受干燥寒冷气候的影响,病情往往会加重,此时可根据相关疾病,将三伏贴贴在相应穴位上进行及早的预防和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

反复感冒:大椎、风池、关元、气海。

哮喘:膈俞、心俞、定喘、气海、肾俞。

慢性支气管炎:肺俞、膏肓、心俞、膈俞、肾俞、关元。

过敏性鼻炎:大椎、外关、肺俞、天突、足三里、关元。


消化系统疾病:

胃痛:中脘、内关、胃俞、梁丘。

慢性腹泻:天枢、肾俞、中脘、命门、关元。

消化不良:天枢、中脘、足三里、百虫窝。

 

风湿及类风湿:

慢性腰腿痛:阳陵泉、悬钟、血海、关元、命门。

 

四肢麻木:

颈椎病:大椎、肩井、大杼、外关、手三里。

肩周炎:肩三针、外关、曲池、阳陵泉、条口。


患有以上这些疾病的朋友,您可以先记下自己需要贴哪些穴位,然后根据下方的人体穴位图进行贴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