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离互联网金融有多远(下)

 geekgeek 2018-07-11

 周书恒

如果银行业在互联网金融上免不了与互联网企业一战呢?又怎么才能跟上用户思维的玩法?

一是要有流量思维。这是银行业试水用户思维的第一步,也是最核心的一步。目前互联网金融中名气最大的余额宝、理财通、百发,分别来自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他们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推出分别来自电商流量、社交流量和搜索流量的流量导入,而这三家互联网公司恰恰分别是国内最大的电商、社交和搜索平台运营商,它们推出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共同基础都是市场领先的流量资源。银行与它们竞争,至少可以把握两个结论:一是银行的用户流量最接近电商属性,转化率最高;二是搜索流量之所以转化率最低,是因为缺少账户,而银行却手握海量激活账户。

至于流量从哪里来?两种办法,要么自己动手铺设流量入口,如民生、光大银行近期力推的社区银行,着力打造社交、本地服务入口以扩大流量;要么从其他行业导入流量,最近招商银行开始推咖啡银行,在咖啡店设置银行服务入口,就是对自建流量入口成本高、受牌照资源限制的一种突破与创新。还有一种玩法叫左手倒右手,平安集团依托优势的保险、资产管理业务,从健康端、资产端导入流量,浇灌集团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线。其实可以做流量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关键是跳出我行客户的思维桎梏,向非我行客户、非银行金融需求客户、非金融需求客户甚至暂时毫无需求的客户要流量,在放大的流量中通过产品和服务把账户沉淀下来,变现为银行的客户。

二是要有平台思维。平台的第一个要义是上下游整合。假如四大行中消失了一家,用户可以马上换一家,如果银联没了呢?会给生活带来极大不方便。银联一端是所有商业银行,另一端是海量的线下商户,只此一家别无他处,平台气质难以撼动。现在杀入互联网金融的互联网企业,出手就是平台级的大招,这点银行业一定要引起重视。以余额宝为例,在协议存款价格谈判中,拥有上下游庞大的用户、货币基金整合能力的平台只此一家别无他处,而银行却因为缺乏不可替代性,跟余额宝谈判毫无优势可言。平台的第二个要义是去中介化。信息不断扁平化是当今社会不可逆转的重大趋势,在金融领域也一样。从客户角度出发,以消除信息不对称、促进金融效率为宗旨,最大程度的帮助用户减少金融服务的中间环节,只挣该挣的钱,才能把平台做大,淘宝、360杀毒、微信,关于用免费造就巨无霸平台,他们已经给我们上了一课又一课。

三是要有极致思维。银行的产品太多了,基本上是人有我有的干法,同质化非常厉害,产品太多,对营销是一个问题,集中不了火力,也不方便客户深度接受。而互联网思维不一样,笔者对此的理解就是小而美的思维,拿出一款功能做到极致、价格也让大家无法拒绝的产品,然后再用一个完美、简单、有趣、直捣要害的营销点引爆市场,一炮走红。这种玩法是乔布斯发明的,如今蔓延到了互联网金融领域。要跟互联网对阵玩金融,习惯了大而全的阵法的银行业可能也得接接互联网小而美极致思维的招了。

四是要有定制思维。打开微信,向各种公众号可以发起咨询互动和各种个性化需求,人也即用户成为了组织资源的中心。不是我有什么给你什么,而是你需要什么我给你什么,这就是定制思维。银行产品那么多,要满足客户无线细分的需求,在产品线选择、库存规划上也是有成本的,不如反过来先收集用户需求,快速响应推送个性化定制产品,实现以销定产,也许在成本上反而再造了优势。

总而言之,信息透明、效率提高是人类社会不可阻挡的潮流,利率市场化也迟早要到来,银行业应对互联网金融一战,不如易守为攻,主动出击,尝试从客户思维用户思维转变,流量在手,万事不怕,向流量变现,向平台进化,抛开成本暂且不说,仗着眼下银行业拥有互联网企业无法比拟的巨大线下入口,谁笑到最后还不一定。按照互联网雷厉风行的惯例,留给银行做出选择的时机也许不会太多了。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个人金融部)

(文中观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指导建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