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神遇上经济学就漏洞百出了,其实经济学跟追求两个字的境界:均衡

 昵称41082923 2018-07-11

药神一片肯定是没敢说出最终原因,但是聪明的你一定能想到。

《我不是药神》可谓打动了一众普罗大众的脆弱心灵,让观者无不潸然泪下,感动万分,说实话,它确实切合了一个当下的公众心理:病不起!所以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共情。但是最近在经济学圈,一位专家就指出,“药神”太不懂经济学了,甚至堪称经济学小白,比如药厂开发新药投入巨大,所以它卖得贵是天经地义的,如果不这么贵,药厂没有足够的利润,就没有动力来研究新药,这样就有很多药无法问世。这简直就是违反经济学规律的。所以做电影、看电影也要懂一点经济学。

其实这位学者批判的靶子观点二三十年前就有,我们称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它也比较容易让人从另外一个角度听上去觉得头头是道。但这个理论跟一味指责药厂高价同样都有一点问题,即所谓经济学它不是万能的,经济学不是一个空想的、理论的、真空的经济学,经济学落实到具体经济环境的时候,必须有现实的因素去衡量。

举一个反例,假如在中国很多药卖的便宜,甚至像印度有很多仿制药,那药厂是不是就会积极性受影响?事实上,虽然它成本很高,它还是在研发新药。

这里就有一个边界的问题,比如大量的仿制药退出,包括中国可能也有些仿制药在使用,其实它没有影响我国药厂的市场利润。所以市场原教旨主义太夸张,在现实之中其实行不通。

看这个电影,我认为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这里面经济学的作用,一方面也不要高估经济学的作用。总之不要一边偏,经济学的精华还是均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