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界最大的谎言是哪一句?

 精华1mcnocvnyq 2018-07-12

教育界本没有谎言,但是,无论是政府的赞美之词、大众的评价之语、业内的教育理念,经过专家的解析、媒体的烹炒、吃瓜群众的咀嚼,就都成了谎言。

1..来自于政府的言论

《未成年人保护法》本是为保障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保护性法规,它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专家们把所谓“隐私权”无限放大,孩子的学习成绩,班级排名,乃至于默写小测的成绩都成了隐私,于是,考试成绩成了老师的烫手山芋,不告诉家长吧,家长有知情权,告诉家长吧,一个不小心,就伤害了学生的“玻璃心”,就会与家长投诉“幸福相遇”。再比如“未成年人的学习教育权利”,学生违纪违规,一旦老师做出停课处理,就立刻会遭到围攻,谴责其剥夺了 学生的被教育权利,其实这是两码事,违纪违规必须要给予纪律处分,这也是为了优化教育环境,更好的保障学生的学习,但是,在专家、媒体的烹炒下,《未成年保护法》成了剥夺教师惩戒违纪学生权利的利器。失去了“戒尺的”老师们也就只能“跪着”教书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成了教育界最大的谎言。

2.来自于大众的言论

“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现在看来就是笑话。老师们的职业荣誉感早已荡然无存,教师早已被贴上了“上课不讲重点,课下补习讲重点”的标签,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拉倒吧,老师现在只敢教书不敢育人已经是教育常态。能保住自己的“灵魂”就不错了,还敢奢谈塑造别人的灵魂?想多了吧您!一个不小心,学生、家长都会让你“灵魂出窍”的。

“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道德绑架的最好借口,说白了,教师就应当奉献,讲待遇、提工资,明显没有师德嘛!

3.来自专家的言论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原本是前辈幼儿教育家在课堂之上教育那些师范生(未来的幼儿教师们)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课堂鼓励用语,现在专家挖掘出来后如获至宝,俨然成了评价老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不二法宝,一时间甚嚣尘上,校长们、家长们、吃瓜群众们,个个义正言辞,言出有据,老师们则集体沦陷,陷入无底深渊,因为无论你怎么教,总会有学困生存在。

套用一下鲁迅先生的名言,教育界本没有谎言,烹炒的人多了,就都成了谎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