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北大学习和生活的四年

 昵称46060529 2018-07-13

在北京大学读书是一番怎样的体验?

 壹 | 校园环境

北大的校园不大,有上了年头的老房子,也有才盖没多久的新楼。

园子北面的未名湖还占了很大一部分地(未名湖附近还有CCER、李兆基人文学院等建筑群),所以实际使用面积就比较小了,经常被学生戏称为“公摊太大”。

大概我们每天生活在园子里都习惯了,并没有觉得它很特别,但是偶尔看到摄影大牛们拍的校园还是会惊艳。每逢节日和庆典,博雅塔会彻夜亮灯,照亮未名湖的波光粼粼。

学校里有大量的流浪猫出没,据说登记在册的猫有80多只。

有的猫很亲人,有的对人有敌意,有猫协负责定期投喂猫粮。每只猫的活动地点比较固定,所以也有了“楼猫”的说法。冬天来的时候,楼长或爱心人士会给猫咪做过冬的猫窝。

 贰 | 校园设施

北大的教学楼比较新,不过宿舍有的就比较有年头了(刚入学的时候住28楼,已经60多年了,现在已经拆掉建了新楼)。这几年学校一直在大兴土木,本来就不大的校园显得更加拥挤了。一处施工感觉处处施工,“北京工地大学”的戏称就是这么来的……

食堂确实没有清华多(似乎还比清华贵23333...),中午12点至1点的下课期间教学区的农园和燕南食堂几乎都要挤爆掉了。

有次某无良报纸发了个“北大学生都站着吃饭”的新闻,不是我们不想坐,确实是因为中午下课时间太短,人多而座位不够多啊。这几年北大似乎在筹划建一个餐饮综合楼,希望未来会改善。

北大的图书馆非常牛逼的,说是亚洲第一的高校图书馆并不为过。另外北大图书馆基本上买全了全球范围内的主流数据库,因此做学术研究、检索外文资料都非常方便。

不过实际使用的角度来说,如果学院有自己的图书馆,学生还是更愿意在院馆查资料,专业书籍也更丰富。

凭心而论,北大的硬件设施不如清华。但吐槽归吐槽,上大学也不是为了种花养老撸猫,北大的闪光点足以让你爱上它。


 叁 | 娱乐活动

北大的社团活动非常丰富,每年开学时的百团招新大战都非常壮观。

据说16年有超过160个社团参加了百团大战招新活动——从三角地到二教,从大图到新太阳,满满都是社团的摊位。

各种活跃在北大的社团包括文武学社、风雷街舞社、猫协、爱心社、山鹰社、元火动漫社、AIESEC、健美协会、阿卡贝拉清唱社、思维拓展协会、北大剧社、鼓玩协会、中西乐器社等等,总能找到同好的社团。还有谜一样的“起床协会”和“解放清华协会”……

社团众多,再加上各个院系定期举办的各种活动、请来的国内外大牛讲座,因此一年到头的活动非常丰富。很可惜总是迫于课业压力、忙于考试、实习、交换,没有在各种活动上多花时间。

有些活动办得非常赞,比如“北大之锋”辩论赛、“北大剧星”、“校园十佳歌手”。很多参加十佳的学生后来真的出道当歌手了,足见比赛的水平。一些比较活跃的社团举办的活动和演出常常一票难求,比如阿卡贝拉清唱社的周年演出。

很多拉赞助能力很强的(土豪)学院的新年晚会也值得一看,总之和高中生举办活动的水平相比,不是一个量级的。

北大百年讲堂经常有各种高逼格的演出和刚上映的电影。北京西区爱乐的平安夜音乐会、元旦期间中央芭蕾舞团的芭蕾演出、英国TNT剧院的莎翁剧、圣彼得堡基洛夫芭蕾舞团的天鹅湖、意大利爱乐乐团或管弦乐团的新年音乐会,都是每年的保留节目。


 肆 | 选课制度

北大的选课方式是按照意愿点抽签决定,说起来比较复杂,等来了就清楚了。

每个学生在新学期开始前需要选择自己新学期的课程,以专业课和必修课为主,也会选择部分其它院系面向全校开课的选修课程。

每个学生每学期学分上限是25学分,每个学分相当于每星期1小时的课程(不包括作业),如果是实验课、体育课可能1个学分需要占更多的课时。如果学生修了双学位,双学位的学分上限为每学期16学分,且双学位加主学位的学分不得高于每学期35学分。

这里必须吐槽一下,一个本科生的培养计划包括140多个学分,很多学生出于未来发展的考虑都会超额修课。如果学生还修双学位的话就需要额外完成40-50学分的培养计划。只有完成培养计划才能最终顺利毕业,每逢选课季节总感觉自己学分修不完毕不了业...

不过,从16级新生开始,双学位和主学位的GPA合并计算了,修双学位的人数一下子少了很多。


 伍 | 通识教育

北大能给你提供非常优质的不同学科资源,至于算不算所谓的“通识教育”,留待后人判断。

我刚入学的时候,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中,除了英语、政治课、体育等全校必修课外,还要求学生修12学分的通选课(相当于通识课)与8学分的跨学科平台课。其中12学分的通选课必须来自6个不同的领域,包括理工、社科、哲学、史学、艺术等。

当我还是个萌新的时候,选课也曾经非常的走心,结果选课一时爽,期末火葬场……很多同学到高年级时,在选择非本专业课程的时候还是会权衡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精力。看重GPA的学生会选一些给分好的课程,课业压力大的学生会选一些相对轻松的课程。

当然,在权衡的过程中还是听过了非常多的好课(或许是因为通选课好课的比例还是很高的),比如陆绍阳老师的世界电影史、陈波老师的逻辑学导论、朱青生老师的艺术史、初晓波老师的对外关系等等。

还记得陆绍阳老师一学期从卢米埃尔兄弟和梅里爱一直讲到皮克斯和梦工厂。每周四在那个闷热的教室里,听老师用不疾不徐的声音,点评《野草莓》《陆上行舟》和《东京物语》。如果不是老师,恐怕一辈子都不会发现这个新世界。

还记得初晓波老师讲新中国外交史,嬉笑怒骂引人入胜,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印象特别深的是期末考前,老师和韩国学生对话就说韩语、和日本学生对话就说日语,还有许多听不出也认不出的语言。

还记得好多次白天赶完作业去上艺术史,在课上因为太困了而睡着又醒来好几次,但仍然被朱青生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所折服。说起来非常惭愧。


 陆 | 北大老师

北大的老师基本上汇集了国内专业领域的各种大牛。有人说清北不过是汇集天下英才,不过在我看来,能接受这些大牛老师的教诲反而是作为学生的一种幸运。

各个学院的官网上都可以查到老师们的教育经历和学术经历,基本上都是国外顶级名校博士或者专业领域内数一数二的学者。

有的老师可能偏学术一些,有的老师行政工作比较繁重,也有的老师开课一课难求。大部分老师都非常重视给本科生的授课,那种在讲台上浑身散发着光芒的样子,真的会令很多学生终身难忘。

很多老师常常说:“北大老师,管教不管学。”都知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却总能在做出抉择的时候得到老师们的提点。

还记得在专业分流前,小心翼翼地去咨询老师。老师却笑眯眯地说:“你可以选这个专业,也能学好这个专业。但从你的选课列表中就能看出,你真正的兴趣并不在此。或许你没有意识到,但冥冥之中你的内心已经有答案。”

四年匆匆过去,真的很庆幸能遇到非常多的好老师。一次次带给我思维的乐趣,一次次教会我人生的哲理,也一次次带给我勇气和力量。


 柒 | 学习与成绩

有人说清华的本科生像高中生,北大的本科生像研究生可能人文社科类的学院确实是比较宽松,但是北大的四大“疯人院”(数院、物院、信科、化院)的学生还是(被逼得)很刻苦的。肯定没有“进了大学就轻松了”的说法。

当然,辛苦和努力与否取决于学生对自己的定位和要求。在疯人院也有养老划水摸鱼的人,在养老院也有学成狗的人。想保研的,在专业课上多花功夫,或者跟着老师科研搬砖;想出国的,刷好GPA和托福;想毕业就工作的,就得早早开始规划实习。

北大在学习这件事情上给学生的足够的宽松和自由。你付出什么样努力,完全取决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虽然北大自由散漫的学风对学生的成绩不做具体的要求,但是在一批聪明勤奋(如狼似虎)的同侪身边,无论是同辈压力还是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打算,总不至于学得太水。并且奖学金、保研、出国交换都是和GPA密切相关的,说成绩不重要都是骗人的。

每到期末季节,北大周边的肯德基、麦当劳、咖啡屋都能看到成群的北大学生在刷夜。


 捌 | 自由散漫

如果说黑隔壁用“又红又专”,那黑北大大概就是“自由散漫”(有点undisciplined的感觉)。

晚上几点回宿舍、回不回宿舍都没人管你,上课爱听不听爱来不来,也没有一些学校不允许大一新生带电脑的奇怪规定。班主任如果是研究生那肯定比你还早离开学校,如果是老师也不太会干涉(其实是太忙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有年学校要求所有老师落实点名签到政策,很多本科生表示非常抵触。有的老师并没有落实教务的规定,有的老师觉得用点名留住学生是“为师之耻”,有的老师觉得学生翘课说明有比上课更重要的事情。当然也有老师觉得不来听课还能拿A 那只能佩服你...

总的来说,北大的整体氛围是非常自由的。相应的任何强制性的新政策总是会引起学生很大的反弹,比如“课外跑步考勤”、“电动车禁止进入校园”等等。

印象很深刻的是大二军训的时候(北大是大一结束后军训),团长让唱《团结就是力量》,下面学生呵呵一片。忽然有个人说不如我们唱《燕园情》,3000多人忽然就安静下来,慢慢地跟着唱起来。那一幕给我的感动至今难忘。

自由的另一面是责任——没有人管你,你能不能自己管好自己。

比如交学费这件事情除了新生入学会通知你一下,之后你得自己关注学校财务部的消息,每年财务部都有一批忘记交学费的学生。再比如申请奖学金,如果自己不去关注学院的学工办和教务,错过了提交材料的时间,不好意思,成绩再好,你也没份。

大一入学的时候,很多老师都会强调一句:“你们现在都是成年人了,成年人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北大教给我们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自己的人生和未来负责。


 玖 | 智商碾压

各个院系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智商碾压的情况,当然理科院系和工科院系可能更突出一些。所谓的智商碾压,大概就是当你已经觉得自己竭尽全力了,最后结果仍然是学霸学神谈笑间学渣学酥灰飞烟灭。

在北大你会真的遇见一批非常非常聪明的学生,花更少的时间精力却总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看学霸们秀颜值秀肌肉,看二代们秀恩爱秀GPA,都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智商碾压存在,但是并非无解。

首先,本身大学的期末考试更多是检验性质的,而不是选拔性质的。只要学生自己能够好好努力上课、完成作业、期末好好复习(或者预习...),总能取得一个还过得去的成绩。如果本身智商不足,还不够努力,被碾压成粉末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其次,大学的评价方式与高中相比变得更加多元。

对于学生来说,成绩或许仍然是一项很重要的标准。但对于一个完全的人来说,所谓的成功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标准。

A同学成绩或许不是最好的,但是实习经历和工作经验丰富,早早选择就业的道路;B同学在本专业领域不是很突出,但是在其它专业领域却做得风生水起(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在北大,你总是会在某一个方面被各种大牛碾压,但关键是明白自己的定位和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并为此付出努力和代价。


 拾 | 关于空心病

前段时间,北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老师发了一篇文章,说北大30.4%的新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得了“空心病”

在我看来,恰恰相反。

3至4年前,我们被allocated进一个个我们或许并不了解的学院和专业,但几年的学习恰恰教会了我们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去活成自己希望的样子。

人生的意义不是被教会的,而是要去寻找的。有的人企盼现世安稳,有的人value功成名就,有人离经叛道愤世嫉俗,也有人放浪不羁爱自由。人生有多少种可能,就有多少种不一样的人生。

这个选择或许不那么标准、不符合一些世俗和权威希望赋予它的意义,但我觉得,北大教给每一个学生的,恰恰是:

人生的千百种可能,和作出每个选择需要为之付出的代价。

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或许会踌躇迷茫,或许会在内外压力下屈服,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忘记了“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曾经带给我们的勇气。

毕业离校的前一天晚上,很多人坐在百周年讲堂的台阶上,打着手机闪光灯彻夜拉歌。有人偷偷在宿舍的书架上刻下:

愿你这四年没有虚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