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没想杀光功臣,但1392年发生一件事,让他决定动手了

 潇潇雨ekg9m5f4 2018-07-14

历史九点半/文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位草根皇帝:刘邦和朱元璋。刘邦比朱元璋出身还要好一些,做过泗水亭长,朱元璋则完全就是最底层爬起来的,做过乞丐、和尚,最终开创一个朝代。

朱元璋的经历虽然是他的加分项,但他也有一生最大的污点,就是登基后大杀功臣。朱元璋为何会杀光功臣,大部分人都认为是因朱元璋出身卑微不自信、疑心重、心肠歹毒。其实这都不是最重要的一点,朱元璋原本没想过杀光功臣,直到1392年发生的一件事,才让他最终决定动手了。

这是什么事呢?这一年太子朱标病逝。如果朱标没有病逝,而是顺利登基,朱元璋很大可能是不会杀光功臣的。

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马皇后所生,生于1355年。朱元璋当得知有了朱标后,大喜,朱标5岁时,朱元璋就请宋濂给朱标当老师。1364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9岁的朱标被立为世子,这就意味着朱元璋已经认定朱标为接班人了。在这之后,朱元璋开始有意的培养朱标,确立朱标的威望。

1368年朱元璋称帝,即立朱标为皇太子,并且逐渐让朱标监国治政。在所有王公贵族眼里,朱标是未来皇位的唯一继承人,而且朱标宅心仁厚,深得文臣武将们拥护。

但在1392年朱标去世后,这种情况就改变了,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朱允炆的接班也是朱元璋大杀功臣的开始。朱允炆比不过父亲朱标,他没有根基和威望、人脉,朱标是跟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走出来的,无论是文臣、武将还是在皇子中,都具有足够的威望,但朱允炆没有。因此为了确保自己死后,朱允炆能够顺利掌控大明,朱元璋从1392年朱标病逝,朱允炆被册立皇太孙开始,将功臣几乎洗个遍。

最为著名的就是“蓝玉案”,蓝玉1388年官拜大将军、凉国公,蓝玉是太子妃的舅父,因此跟朱标关系十分密切,也是最拥护朱标的人物,与朱棣关系形同水火。朱标没死前,蓝玉的存在无论对朱标的皇位,还是大明的江山都是最好的保证。

但朱标一死,朱元璋立马搞出“蓝玉案”,将支持太子朱标的一众武将全部屠尽,受牵连着多达1.5万人。朱元璋这么做就是因为朱标可以镇住蓝玉等人,但朱允炆不行,如果不除掉蓝玉等一众武将,待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基本上也会被架空了。

所以说,如果朱标不死,朱元璋不会在1392年之后大杀功臣,这也导致了朱允炆上台后无良将可用,靖难之役被朱棣抢了皇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