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看似简单的一首七绝,却蕴含深刻的道理,开悟许多人!

 关东兴云閣 2018-07-14

苏轼可谓古代最有才气的文人之一,其诗词文均有深厚的造诣,都有杰出的代表作。苏轼曾写过一首七言绝句诗,此诗表面上看起来就是一首写景的小诗;仔细推敲,才会领悟到其中深刻的道理。此诗就是东坡游览庐山时所作的《题西林壁》,此诗原文如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释义:从正面去看庐山,就是山岭,从侧面去看,就是山峰。总之从远近高低各个方向去观看,会有不同的形状。我终于发现,自己没有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原来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当时,苏轼由黄州被贬到汝州,任团练副使。路经九江,于是游览庐山。庐山绝美的风景,触发了苏轼的作诗雅兴,苏轼于是作了数首观游庐山的诗。《题西林壁》诗,正是对于观庐山后的总结。此诗描写了庐山的风貌,并借景说理,指出看问题应当全面,而不可片面,片面看问题必然导致判断错误。

此诗的结构脉络很清晰,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实写游历的所见。从不同的方向观看庐山,就会得到不同的景象。此句非常形象的表现了庐山移步即换形、千姿万态的风景特点。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借景说理,抒发思想。作者发现,自己之所以没有看清庐山的真面目,正是由于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局限,只能看到庐山的一峰一岭而已。这是局部的,是片面的。基于这个道理,推之于世间万物,其实也是如此。人们看问题,由于角度、出发点有所局限,看问题难免就会片面。因此,要正确的看清问题的本质,必须跳出狭窄的范围,并摆脱主观上的成见。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就是这个道理。

苏轼在写此诗之前,已然经历了数次人生的大起大落,对于人生,有过深刻的思考。此后苏轼对于事物,不单只是看其表象,更要窥其本质。此诗就是写在观景中悟出自然的道理。故而此诗既是一首优美的写景诗,也是一首内涵深刻的哲理诗。此诗写得很巧妙,深入浅出,充满智慧,亲切自然,耐人寻味,让人茅塞顿开。

苏轼的诗词作品,不事雕琢,犹如浑然天成。初一看,似乎很简单,仔细推敲,便会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这正是苏诗的一个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