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具一格的武学理念,“触力反走”,使你的拳术炉火纯青

 文苑书店66 2018-07-14

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又有那,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拳是什么?打个比方,打沙袋好,不一定能打人。比如两人隔着一张桌子,约好同时出手。打沙袋的,摆好架势,一个直拳,攻击面门,可击空了。瞬间,小肚子一痛,挨了一下。对方钻桌子过来,攮了他一拳。这是打沙袋的,不厉害吗?不是,是此一时彼一时。一张桌子,空间就变了。练拳,就怕欠考虑。拳术,本就是因地制宜。古代武林,都是生死之争,干掉对方活下来才是目的,要学会利用环境。武术,这不是比赛。江湖,是开放的。用惯性思维,去理解拳的本质,是本末倒置。拳要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一种环境下,练出的东西是单一的,不具备多样性。这是环境思维僵化的症结。




触力反走,传武理念之一。触力,接触到力;反走,反向操作。接触到力的刹那,必要反向操作。你掤,我也掤,就变成了顶。你掤,我就捋。你挤,我就按。不拼功力,比想法,多变化,玩的是脑子。你退就我进,你进我则退,你跑我就纵,你来我就闪。触力反走,也叫随曲就伸。触力反走,必须具备一个字,活!不活,变不过来。劲活,身法活。意念超前,心思灵敏。有时候,打不过不是劲不大,是输给了智量。关键时刻,就缺一闪念。触力,别停留。他进,你就走。凡是以小博大,都要沾着他跑。二人过手,一个直进中宫,那个中门破拆。这是没想留余地的对攻。你穿刺中路,我偏门闪进,这是触力反走。不仅表现在空间上,还可以做时间的学文。对方一看你也会,用高频位移,调动你。他一快,你就沉。他越快,你越沉。无形当中,破了他的频率,这叫以不变应万变。本以为能调动的,反被消耗。想当然的事,不存在,人家不跟你这么玩,这就是触力反走理念。世间就是这样,有周瑜,就有孔明;有项羽,就出现了刘邦。太极拳也是,有掤,就有了捋。万物相生相克,总有一股力量凌驾于另一股力量。学会触力反走,不要随波逐流。看着弱的,能把强的带偏了。拳练的是思考。太极拳,是一种沉思。都以为金子沉,值钱!扔水里,就沉,啥都不是。在什么环境,说什么事儿。练拳也如是,沉就一定胜轻吗?不一定!触力反走,就是这样一门武学。你想沉住我,也要先盖得住我。人不怕硬碰硬,就怕摸不着。




老师父说的好,不怕推不动,就怕推不着。我能打翻你,这没什么,但你刚要倒地,我又给你扶正了,这才可怕,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这些东西,都出自触力反走。王宗岳说的好,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只有反向的,才是沾黏连随。稍一顶抗,性质立变,薄的像一张纸。一触即粘,粘就是走。怎么走?反走。能反走,就能连随。二人过手,就要触力反走。你要我动,我偏不动。处处和你反向操作,就坏了你的东西。为什么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柔顺之下,必有暴强。水可以让舟,随波逐流。但也可以瞬间使其倾覆。他用龙蛰身,你就蛇拨草。他摆懒扎衣,你就倒卷肱。触力反走,不随频率,不随方向,反向为之,这是武学理念。高手比我们强在哪里,就是比我们快,比我们准。时间很关键,人家半秒钟,就知道你要干嘛,你还在掰手指头算,你不输谁输。触力反走,靠的是实力。见多识广,是不是实力?不是,那是经验,还要有真东西,才能玩儿的转。下手要准,高手一看你的门子,就知道怎么进去,这是阅历。但进去能拆了你,这就是功夫了。功是触力反走的基础。所有的法,都必须有功做基础,传武尤为注重。打个比方,东林初祖慧远,一句佛号,一念十数天不动。坐着不动,也需要大定力,何况还能一心不乱。佛号是法门,坐禅是功夫。触力反走,太极拳高阶理念。学拳必要在,长短,刚柔,快慢,宽窄,上下,高低,你我,等对立要素上下一番苦功,方得拳学精髓。此正是,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浩渺如四海,眩曜如三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