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临床上,我们除了局部取穴以外,还经常用到远部取穴。之前有推文提到过“远道刺”,今天,我们继续深入经典,了解远道刺中的缪刺法和巨刺法。
什么是缪刺与巨刺?
缪刺与巨刺为古代传统针刺方法,出自《黄帝内经》,均为一侧有病,取对侧的针刺方法,即左取右,右取左,交叉而取。治疗痛症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灵枢·官针》曰:“凡刺有九, 以应九变。一曰输刺, 输刺者……八曰巨刺, 巨刺者, 左取右, 右取左。”
《素问·缪刺论》曰:“夫邪客大络者, 左注右, 右注左, 上下左右与经相干, 而布于四末, 其气无常处, 不入于经俞, 命曰缪刺……故络病者, 其痛与经脉缪处, 故命曰缪刺。”
缪刺与巨刺的区别
《针灸大成》记载:“巨刺刺经脉,缪刺刺络脉,所以别也。”“巨” 者,大也。缪刺刺络,巨刺刺经,经与络相对而言,经大络小,巨刺是相对缪刺而言的,巨刺刺在大经上,所以称“巨刺”[1]。
缪刺适用于邪从外受、病情较浅、或病变多在皮腠的络病,针具多用三棱针,针刺部位多于四肢末端,耳部(因多络脉集中于此)针刺。巨刺适用于邪从外受,病情深重,用于经病,针具多用毫针,针刺部位在全身躯干和四肢的经穴。
因经深而络浅,故巨刺乃深刺、重刺刺其经,目的为调气;缪刺乃浅刺,轻刺刺其络,目的则为理血。
取穴心得
根据《素问·缪刺论》中“以左取右以右取左”的原则,结合该篇中举例如“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可得屈,刺其踝后,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本人在临床上多在患部交叉对应的同名经络的对应点进行针刺。能在对应穴位上的,针刺对应的穴位,痛点不在穴位上的,不必硬套穴位,寻找痛点相对应点针刺,否则刻舟求剑会影响疗效。
四肢部位:以脐部为中心,上下左右交叉对称。
右上(下)肢
对应
左下(上)肢
左手某经
右足同名经
躯干部位:以任督二脉为轴,上下交叉对应
腹
背
前颈部
腰骶部
后项部
耻骨上缘
肩胛和臀部以脐为对称轴,上下左右交叉对应
牙痛:督脉为界限左右对应
口部
肛门
取穴举例:腰痛若在督脉上,L3/4的部位,可取脐下关元、气海等穴;若左足外踝前下方(足少阳经)疼痛,取右手腕尺骨外髁内侧(手少阳);左髋足少阳经上疼痛,取右肩手少阳经对应的点;右肩胛骨手太阳,则在左臀部足太阳找(如秩边);脱肛可在嘴唇周围如人中、地仓找对应点。
案例举隅
案例一
患者A,男,36岁,因长期受寒湿影响,一周前左肩部突然疼痛,入夜尤甚,抬举不利,不敢提取重物,曾自服芬必得等药物,效果不显。查体:外观无红肿,外展约30°,上举约45°,舌黯红,苔薄黄腻,脉右弦涩,左平和。
西医诊断:左肩周炎
中医诊断:漏肩风
施术:因其脉右弦涩,左平和,病在于左,右脉病,知其在经,不在络,取巨刺。右肩髎直刺0.5寸,右肩贞直刺0.8寸,右臂臑直刺1.2寸,右条口透承山直刺1.5寸,得气后捻转泻法1min,嘱左肩部小幅度活动。留针15min,间歇行针。
转归:出针后,患者自觉症状好转,查体见外展90°,上举70°。
案例二
患者B,男,22岁,右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5h。自诉当日下午下楼梯时不慎踏空,致右踝关节损伤,予冷敷、外用云南白药等症状缓解不明显。现局部疼痛,行走困难。查体:右踝前下方压痛明显,叩击痛(-),内翻疼痛加剧。x线检查未见明显骨折征象。舌淡红,苔薄白,舌下静脉稍卷曲,双侧脉象和缓。
西医诊断:右踝关节扭伤
中医诊断:筋伤
施术:因其脉象和缓,知其在络,不在经。仔细检查后,于患者左侧肘关节尺泽处发现一怒张静脉,皮肤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刺络放血,至血色鲜红而止。后取左侧足临泣(输主体重节痛),进针后行强刺激2-3min,并嘱患者缓慢活动右踝关节。留针15min,间歇行针。
出针后患者可自行行走,疼痛减轻。3次治疗后痊愈。
总结:
脉象是判断取用何种刺法的标准。针刺前先切脉,若脉象平和者,宜采用缪刺法;若脉象异常且异常脉象与疼痛部位左右相对者,宜采用巨刺;若脉象异常且异常脉象与疼痛部位同侧者,不宜采用巨刺法,而应该采用病侧循经取穴针刺。
巨刺、缪刺法的治病机理,主要是调整机体两侧的经络平衡,多依据脉象、针感强弱、穴温、病证虚实施以针法,对一些特殊病例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潘海华.浅探“巨刺”与“缪刺”[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2):58.
编辑:黎健鹏 招敏虹
多数头痛缘于颈椎
过去,人们往往认为头痛是头部的神经和血管出了问题造成的,而没有重视颈部发挥的作用,因而治疗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在头部疼痛的地方打药或做针灸、理疗、按摩,口服去疼片等。而这些方法的治疗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最终形成“患者头痛,医生也头痛”的局面。
其实,大多数头痛是颈椎问题造成的。1983年,美国一位医生首提出了颈源性头痛的概念。在那以后近10年的时间里,经过不断的争论和研究,颈源性头痛最终被众多学科专家重视,并在1990年得到国际头痛学会的认可。
目前,这个概念已广泛被临床医生接受。1995年,有学者指出颈椎的退行性变和颈部的肌肉痉挛是引起颈源性头痛的直接原因,因此颈源性又被称为颈椎病性头痛。
颈源性头痛有哪些特征
颈源性头痛由颈椎病及急、慢性颈椎损伤引起,与颈部神经受刺激有关。颈源性头痛患者多有脖子僵硬、活动不灵活,头或脖子一般都受过外伤。头痛的特点主要为反复在枕部、头顶、太阳穴、前额或眼眶周围出现钝痛或酸痛,同时伴有脖子上部疼痛。检查时,脖子周围多有按压痛。
头痛为什么与颈部有关
头部的神经大都来自颈部。神经从脊髓发出后向上行走到达头部,途中要经过很多骨头缝隙和肌肉。如果脖子的肌肉或骨头发生病变,如颈椎退变、脖子肌肉外伤等,路过此地的神经就会受到影响,发生异常变化,而这些异常变化就会导致头痛。
颈源性头痛是否与年龄、性别有关
年龄与颈源性头痛的关系还不够明确,尚需进一步研究。颈源性头痛大多发生在20~60岁,但年龄小的也不少见,我们遇到的年龄最小的患者仅有6岁。近几年,中学生颈源性头痛患者有增多的趋势,可能与学习压力过大,长时间低头读书,导致颈椎或颈部肌肉损伤有关系。
临床工作发现,颈源性头痛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有研究显示,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2倍。造成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还不清楚,可能与女性心理反应比较敏感有关。
来自: 杨柳青阳 > 《针炙》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筋针治疗颈项痛
筋针治疗颈项痛。患者,乔某某,男,9岁,2017年3月2日初诊。主诉:颈部低头疼痛4天。检查:颈部左右活动自如,低头时颈部正中疼痛,第六颈椎棘突压痛明显。治疗:采用0.30×30mm筋针,在第六颈椎...
九针治疗颈腰膝三例病症之心得
九针治疗颈腰膝三例病症之心得难得今天九针治疗颈腰膝三例病症之心得。正当我快要结束战斗时,曾在我家租住的女租客带来了她的亲妈和一...
拇指肿胀疼痛针刺治愈一例
拇指肿胀疼痛针刺治愈一例。右手拇指肿胀,不能碰任何物体,稍有接触则有针刺感疼痛,平时难以忍受。治疗:针刺颈部阿是穴,肩井,曲池,合谷。由于患者很惧怕针灸,并且有晕针现象,因此不留针,快速...
论《巨刺与缪刺》
论《巨刺与缪刺》巨刺、缪刺为古代传统针刺方法,均为机体一侧有病,于对侧选取经穴治疗的方法,即左病刺右,右病刺左,交错而刺的刺法,其中巨刺者刺其经,缪刺者刺其络,近年来,临床混用两种刺法者较为普遍。...
郑魁山针灸临证经验:巨刺和缪剌对哪些病证有特效?(附医案)
巨刺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应用于病在左而右脉病者,取经穴深刺的方法,治疗病在经、在脏腑的急性剧痛病证效果好。缪刺是左病取右、右...
针灸这样取穴,效果“立竿见影”
针灸治病的方法丰富多彩,缪刺法和巨刺法是根据经络左右贯通的理论,选取病痛对侧的穴位进行针刺,即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选穴针刺方法...
针灸治病案例|缪刺法和巨刺法
祖国医学认为:“邪客于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邪客于经左盛而右病,右盛而左病。”《素问·缪刺论》中说:“邪客于五脏之间,其病也,脉引而痛。时来时止,视其病,缪刺之于手足爪甲上,视...
颈痛穴治疗颈部疼痛
颈痛穴治疗颈部疼痛颈部疼痛是颈部疾患的一种常见症状,临床上多见于颈椎病、落枕、颈肌劳损、颈椎间盘脱出等疾病,但以颈椎病最为常见。《经穴解》中说:“渚者,水所留之称也,中乃三焦之脉,行乎两经...
阴阳九针第二针——飞龙在天
阴阳九针第二针——飞龙在天。进针部位。用此针法抢救癫痫发作多例,患者颈项强直,口吐白沫,给予针刺“飞龙在天”,患者随即颈项松弛...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