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的研究发现,幼儿总喜欢把所有玩具都倒出来摊在外面,甚至把玩具拆开,为了观察认识材料,了解里面到底有什么,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因此,幼儿园应该投放什么样的材料,以及如何存放这些材料,可以更有利于激发和辅助幼儿的游戏和探索,是环境创设的一大难题。 兮兮悄悄告诉你:英国EYFS 体系为这一难题提供了经济实惠的解决办法 ——投放 Loose Parts 即 自由零件 。 1 自由零件是什么? 1972年,建筑师Nicholson最早提出 “自由零件”的概念,只要是小朋友可以自由移动的,可以用来做游戏,做实验,探索发现的的物品都是自由零件。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这类物品, 比如对于大人来讲很普通的一根木棍,对于儿童来说就是一个自由零件。 儿童拿着这根木棍靠近水边,这根木棍就是钓鱼竿;拿到泥土厨房里就可能是餐具;如果有皮球卡在树枝上就是够到皮球的工具,甚至孩子们会用来认识和学习各种几何形状(如下图)。 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James Gibson 提出环境或材料的可提供度的概念(affordances of envrionment or objects),幼儿园的环境和材料就应该具备极高的可提供度,拥有各种变化和无限的游戏可能,从而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学习诸如事物的样式结构等更高级的概念,并且锻炼身体协调性。 比如一个废弃的轮胎作为自由零件,可以让孩子学会叠放,并排等空间概念。 一个静态的,无变化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无法激发幼儿的游戏,但是一个会自己做加法的环境就有趣多了,比如沙滩这样的自然环境,富含水,沙子,石头,贝壳,孩子可以不厌其烦地玩下去,因为大自然其实是最天然的自由零件存放处,也是儿童进行自由零件游戏(Loose Parts Play) 的天然场所。 然而,面对当下有限的自然环境和幼儿园的可占地面积,如何通过环境创设的方法,在后期把幼儿园打造成一个天然的且充满自由零件的地方,是一门学问。 2 自由零件有哪些? 自由零件大体上可分为以下类别,但实际中任何物品都可以是自由零件。 NO.1 大自然类材料:例如木头,泥土,松子等 NO.2 建筑类材料和工具:例如木块,钉子,斧头 NO.3 废旧回收类材料:例如旧轮胎,破布 NO.4 大型物品:木桩树根等 NO.5 其他任意物品:纽扣,玻璃球,粉笔等 3 如何投放自由零件 管理类筹备工作 确定将自由零件游戏纳入幼儿园整体游戏课程设计的一部分;带领幼儿园教职员工学习自由零件的内容和好处;在幼儿园网站或公众号或宣传册上向家长介绍和宣传自由零件游戏。
▼例如,将如下宣传单页整理编入宣传册 收集和更新自由零件 先收集一些最基本的自由零件作为基础:
▲工厂不用的螺丝螺母和家里不用的蒸锅笼屉 ▲家里的纽扣和捡来的贝壳可以用来拼写自己的英文名字 接下来要保证不断地加入填充和更新自由零件: 准备一个箱子或者是专门的区域,孩子们可以把从家里带来的材料放在这里,老师可以先检查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等,然后归类到合适的地方,为游戏做准备。 比如上图▲这种大一点的箱子,或者下图▼这种小一点的篮子和水桶 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家校沟通的软件或者微信群中,专门设置一栏或定期提醒:回收自由零件。 ▼比如,给出需要的自由零件的名称和图片。 留意是否有家长从事的是此类的工作,比如建筑师,农民,维修管道的工人,设计师等等,向他们寻求帮助。 总之,就是广而告之,既可以宣传自由零件的使用,也可以收集更多零件。 存放自由零件 存放要求是儿童能够轻易地拿到和整理,有时需要大人的帮助。 最理想的存放方式是:“自由零件小屋”,室外的游戏区域专门设置的自由零件的储藏室,最好是小木屋。 ▼确保小屋的开口宽敞,儿童可以独自拿到这些自由零件, 最好是双开门。 内部的陈列,也需要满足孩子能够轻易获得的条件,最好是靠墙设置开口的箱子,确保稳定牢固,但不拘泥于具体的存放形式。 ▼比如开口较大的圆柱形管子也可以用来作为储存工具。 其他注意事项 使用以主题归类的自由零件时,切记要花时间定期整理并且保证更新 ,但是不要按照老师自己的意识追求过度完美。因为自由零件的重点就在于不给孩子的游戏设限。 自由零件屋的位置选择应该注意:与装修设计师协商好,不要堵塞下水管道等;注意防火设置;保证屋子的开放性,确保孩子不要浪费时间在找钥匙上。
另类的存放方式:虽然自由零件房子是最理想的储存方式,但是可能并不是最实际的,我们要学会跳出常规思维,学会花式存放方法。 比如,卡迪夫城市大学艺术与设计专业的学生为自由零件设计了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摆放方式 : 五颜六色的六边形柱状储存桶 ▼这样的桶 ,孩子们可以坐在上面 ,藏在后面或者靠着他们坐 ,盖子也可以变成玩的用具 ,比如盾牌。 随时检查自由零件
自由零件游戏体验课程
兮兮说 自由零件虽不是玩具但胜似玩具,作为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只有学会使用,孩子才能学会在社会上生存。自由零件不仅为孩子提供更加丰富的游戏资源,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如何管理和应对一定的风险,偶尔的磕磕碰碰可以帮助他们学会更加健康的成长。不过,兮兮请家长放心,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学校都没有发生过任何危险,孩子们比我们想象当中的要更会保护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