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间府戈氏“五进士”传记

 河间戈氏文化 2018-07-14


 

  河间戈氏家族祖孙四代“五进士”指戈英、戈懋伦、戈锦、戈涛和戈源。他们的传记记录在河间府《戈氏族谱》中,其中戈英、戈懋伦、戈锦的传记作者是边连宝,1760年戈涛主编《献邑志》时,应同编诸君子之邀,编入《献邑志》。戈涛和戈源的传记作者是纪晓岚

 

侍御史实斋公传

〔清〕边连宝

  公讳英,字育仲,号实斋,继皋公次子。方诞时,父梦天马行空,云五色霏霏,然语人曰:“此子当有异也。”幼丧母,六岁入塾,读诗至蓼莪,痛哭不已师始欲扑之,问知状,为之泣下。十四入庠,顺治丁酉举乡。己亥第进士,选庶吉土康熙三年改授山东道监察御史。

  公既居言路,慨然以天下为心,首陈漕政十害,曰:多收之害、贵折贱买之害、私折之害、盘送之害、营官买粮之害、比欠之害、绝军之害、帮贴之害、庇军之害、缴票之害;又请禁革江西提甲弊,请敕部严行禁止一时翕然称便;又陈考满寄凭、严武弁、恤旗兵、察升员留任诸事;又请恤刑以弭天变、遇灾蠲免请停本年征豁次年额,于时地丁多荒绝,请勘除以民困疏凡十上,皆见施行。巡历四城,奸顽屏惧转掌浙江道司登闻鼓,丁未,命视川湖茶马,所至体察民隐,布德意,番民,绘有《赍番图》及《西秦纪事诗刻》。丁继母艰,服阕补官疏请豫教诸王陈弭盗要摘安抚,捏饰沉艘,侃然正色,中外惮焉。乙卯,命巡视两淮盐政,巡盐故膻朊任,英至尽罢一切陋例。故事朝皆有愧,公既罢绝陋例,无所愧,以是颇得怨。

  张凤阳者,淮大驵也,疏请治之,未得旨适丁外艰,反凤阳所诬,坐落职部臣因议坐赔,借账银二十万两群商吁,于后御史郝浴曰:“自戈之任也,岁增课不啻二十万,非加之商向所橐入者,戈商未尝取一钱,愿公输十二万以代偿。”浴为请,余遂得免。

  甲子,驾东巡,过河间问英,因察向事之枉,械凤阳至京师论死,还英职将复用,而英已被病。癸未,帝南巡,遣使存问,赐御书。又明年,卒,年七十二。所著有《居易轩诗文稿》,奏疏若篇。子三:懋伦,别有传;淳伦,癸巳举人,蓟州学正,阜才学,工文章;全伦,丁酉举人

  醇谨以孝友闻。

  本文亦载于《献邑志》《随园文集》卷四。

  《赍番图》,绘于绫锦面料之上,描绘当时清廷接纳蒙古使臣代表向康熙皇帝进献宝马良驹,而戈英以皇帝名分率文武大臣迎接番使、接受宝马良驹隆重场景,该图共绘有69人,个个栩栩如生。至21世纪初此图仍完整保存于河间府城戈氏后人手中。

 

《检讨懋伦公传》

〔清〕边连宝

  公讳懋伦,学兴三,号勉斋,继皋公之孙,英公长子。戈氏世自传其学,不从他师。英天姿挺特,凡经训、轇轕芒昧及天文、历法、乐律、三角算诸难通晓之事,一涉即能知其义。懋伦醇笃深思,尝积日夜求之,父嫌其钝,作文自祖继皋崇尚嘉隆以前法律,懋伦尺寸步趋,父又目为平平不之喜。懋伦读书贾氏庄,尽屏所常习业,博观两汉、唐宋诸大家文及宋贤语录久之,渊然汨然作古今文一册,寄呈父父方与诸生讲论,阅大嘉,且吟且批,淋漓满幅。因谓生徒曰:“此真宝也。”有小女奴在侧闻之,英与诸生会食,窃以去。既罢食,求之不得,乃遍索,获小女奴所卧席下,诘之,曰:“主以为宝,吾将以鬻钱”父大笑

  康熙癸酉,举乡。壬午,驾南巡,懋伦扶父迎驾沙河,上召英,语良久,问懋伦名。癸未,复南巡,英已老病,上遣使存问,宣懋伦诣行在,赐御书。及懋伦第进士,见上,以前识名,选馆授检讨。懋伦既入词馆,师事安溪李文贞公,深究诗、易、太极、阴阳、性命之学渊渊浩浩,穷深测微,于时,方辨晰朱陆异同懋伦祖继皋尝手抄通辨一书以授懋伦文贞广座延问诸弟子,懋伦举所闻祖者覼缕以对文贞大赏叹,以为得道之宗。同辈徐坛长、蔡闻之、李巨来、卢六以诸公皆相推重,于是,德望岿然方是时,诸公多以才辨胜,临川尤豪迈不可一世。每纵谈,掀髯抵掌、指画天地,如泉翻风发。懋伦间出一二语,理趣渊微,众心餍焉。

  后以老罢归,教授乡里五经,必一周阅年七十犹自作细书,手抄不倦。尝叹:“今学者惟事科举,吾时文业不患无传,诸经皆有绪闻,谁与其传之者。”时孙涛方十岁,侍侧,目之曰:“此子其庶几乎”所著西轩集凡六十卷子三:钟,丁酉科举人;镇,甲午举人;锦,庚戌进士,官嵩、开化、归安三县令。   

  本文亦载于《献邑志》《随园文集》卷四。

 

《归安尹封翰林院编修素庵公传》

〔清〕边连宝

  公讳锦,字絅公,号素庵,懋伦第三子。领康熙癸巳乡荐,雍正丁未成进士。庚戍廷试发河南省学习试令,分隶按察使司,按察使卢公焯,老于刑名,每举所阅疑杂案试诸学习,多不解,独锦一二言能中肯要,焯惊,异荐于督府,督府委之事,锦伉直不能附阿,以勘赈多所补给失,督府意挫折之,不与官,会督府卒,乃得授令嵩县。

  嵩二程故里,伊水出陆浑、鸣皋间,锦相地利,开古渠十八支、渠八十以溉田,请除伊濒岸水刷地粮五千余亩,罢行户猎户士贡百合,诸派累民大悦,乃建五社,取中州道学,编伊洛渊源,录及吕沙,随呻吟语与诸生讲习,敦勉修复二程之业,五年教化大行,人以涉讼为耻。

  锦所治既和无事,又以明决能剖事闻于上官,于是,凡遇诸所不决事,皆委锦往决,前后所决以百数将超,擢委摄陕州牧,会易上官,有以蜚语中之者,解篆就质己,而事得白,复官,锦以父母老不待补竟归。及父母卒,乃补浙开化令,勤于职,调湖州归安,归安附郭事至剧,任者至不得食息。锦曰:“吾治简以勤,治繁以逸。”于是重修东升阁,作适成亭,引流种树,脩然如无事者,人诧焉。锦曰:“吾之逸吾之勤为之也。邑繁以讼多耳,讼多必多虚词,虚词者利在不理,不理将益生轇轕,乃至不可爬梳。吾于来必受,受必穷得其情一二,得其情,虚者将尽遁矣,此所以逸也。”

  有宦某遗妾守志嫡,将计夺其有,故使有所往,既往钻其宅,投词诬之,又使族老生四人证实其事,且讫,勿訉语,颇壮有体。锦疑焉,立訉得其情,四人皆与谋者方,是时,妾怀刃,以为苟受诬,将自刎于堂,邑人观者数百皆知妾冤状。既得白,欢呼称神明,指骂四生,唾其面。或问曰:“公听讼何明也?”锦曰:“是在礼书,色、听、貌,稽得过半矣。虽然必主于静,讼者类嚣,嚣易有间,以静伺嚣,不难得其间。持之抑又有难者,惯讼之,子亦难静胜,则勿遽与争事,多为方以扰之,使自乱,乃能得间,得间急操,勿少纵彼,将不暇遁矣。”闻者大服。居三年,多惠政,一日幡然曰:“可以止矣,”遂以老乞休,上官勉留,请益力为诗八章,勒于石,东升阁壁。遂买舟归,时年六十有二。

  以子涛封翰林院编修,归六年,卒于家。子四,涛、济、沖、源。

  本文亦载于《献邑志》《随园文集》卷四。

  边连宝,(1700-1773)字赵珍,后更肇畛,号随园,直隶任丘边各庄村人,与戈涛同为“瀛州七子”之一,是当时畿辅一带著名的学者、文学家、诗人。雍正十三年(1735年)拔贡,廷试第一,乾隆元年(1736)应博学鸿词科,未中,十四年,举荐经学,以病辞不赴。肆力于古学,以文词声雄北方。性情耿介,不依阿流俗,精通经、史、子、集,在家乡授书从教40余年。诗著有《随园诗草》、《杜律启蒙》、《病馀长语》。戈涛叔祖母(戈全伦妻)乃边连宝姑母,小于涛三岁的戈鏻是边的表弟,鏻、涛叔侄少时同受学于边连宝。戈涛比边连宝小17岁,二人亦师亦友,交往甚密,一起论诗,以诗会友。戈涛为其《随园诗草》作序,给予其高度评价,称“随园诗以韩、孟为宗;兼收并采自成一家;诗之为物、穷形极变;其骨近韩,其神近孟,其气近李,其情近卢,惟其近之,是以似而有之”。在边连宝的诗作中,提及戈涛的就有67首。连连宝曾相约戈涛“我二人后死者任传”,然而在边连宝58岁时,却邀戈涛为其作了生传《边徵君传》,也正因此,戈涛去世后,边悲痛万分,没想到自己还要为戈涛作传。戈涛去世后第二年,边连宝作《哭芥舟十七首》怀念挚友。

 

《编修芥

〔清〕纪晓岚

  公讳涛,字芥舟,号蘧园。少颖异,读书志气激发,年十六补诸生,从南宫鲍梓学文,从沈阳戴通乾学诗,受知于学使钱陈群,以经学荐,征,未届期中。乾隆十六年进士,授编修,改官御史,终刑科给事中。

  数上封事,言人所不敢言。伶人魏三以色艺倾京师,王公卿相为所惑,时有达官挥汗下马待旦之。谚,涛巡视南城遇三,三偃蹇不下车,而后车数十乘皆贵介。涛驻马令卒擒三,褫其裳,掷道旁杖之,诸贵介皆侧目,将甘心焉,涛若为弗见也。杖讫,令三疏。同游诸贵介名将入奏,众惧不敢言乃己,由是举国若狂之风一变,大学士和坤闻其名,欲罗致门下,诱以美官,公抗疏劾之,遂有却。以品学为时士所重故,未受害。

  晚年锐意著述诗古文疏,宕有奇气。公卒,其友任邱李中简哭之曰:“古道绝矣!”

  为修缌服礼。

 

太仆仙舟

〔清〕纪晓岚

  公讳源,字仙舟,自号曰橘浦,然仙舟之号特著于士大夫间。少负奇慧,以随父任于浙江官署不克就试年十六旋里,一试即补县学生,是年即举于乡,越岁甲戌成进士。计自童子试至释褐,不满一载。眉宇秀发,而老成深稳,望而知其有吏才。故高宗纯皇帝始命为县令,既而命学习于部曹,盖将使练习政事老其才而大用也。

  在户部,屡居异等,旋改御史,转给事中,皆侃侃多所建白。戊申,擢太仆寺少卿,督学山西者四载,以末疾致仕。故里无尺土寸椽,流寓京师,竟以贫病卒,年仅六十三耳。

  公生长世家,少年高第,而落落无纨绔习,亦无名士风流习。与朋友言,恒有经世之志,不肯徒事温饱。初,公兄芥舟先生、方舟先生相继殁,承藉旧业,尚薄有田宅,然无如食指之太。公慨然曰:“吾忝为官,月俸尚足赡妻子,九兄老而不第,诸侄亦俱未成立,是殆将不自存也。”乃以王桥田宅与兄,以河间府旧邸与方舟之子,以京师校尉营旧宅与芥舟之子,自不取豪厘。坐是遂大贫,殊不悔也。凡至亲之贫者,多收养于家,廪禄弗能给,则齑盐糜粥丰俭与共,故其家内外上下同一食。尝戏谓余曰:“十刹海之法,万物平等。一僧一室,佛亦仅占一室;一僧一盂饭,佛亦仅供一盂饭。佛尚可,尔吾何不可与厮役同也。”嗟乎!此其胸次居何等也?使得行其志,视天下之人如是矣。

  居官多异政,殆不能一一数。其督理街道,不动声色,能使豪强侵占无所容,涂径圮垫无不治,而胥吏不能舞弊取一钱。余虎坊桥宅前秽杂不治,坐车上呼余仆隶,立使扫除,不以余故而牵就。其官学使,卷必亲阅甚纰缪者,必涂乙而张之壁,逐句评驳,如塾师为弟子批课艺。晋人多不娴声病,公一一甲乙其试牍,如批时艺其佳者则刊布以为式,其中或字句之疵类,则点窜完善,而细论所以点窜之故。积劳成疾,多由于此。然公每莅一官,必勤举其职,事事不苟,可以想见矣。使得竟其用,树立必有可观者乃天  不假年,竟使赍志于地下,是则深可惜耳。

  公不喜声气攀援,恒与物寡合。宦资既深,与时髦益不相洽。病以后,杜门却扫,几不知长安道上有是人。故公之行事,渐不为后进所知。戈、纪故世婚,余与公又同年相契,余不志之,恐后来益无所考,乃撮其大端作为此传,庶乡党有所矜式焉。

  本文亦载于《纪文达公遗集》卷八

  纪昀:(1724.7-1805.3),字晓岚,一号春帆,直隶河间府献县崔尔庄(现沧县)人,河间才子,谥号文达。清乾隆年间著名学者,乾隆十九(1754)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留有《纪文达公遗集》、《阅微草堂笔记》。纪晓岚是中国文化史上有重大贡献的文献学者,是一位文化巨人。与戈涛四弟戈源为同乡又是同年,交往甚密,曾将三女许婚戈源之子,年仅十岁,未嫁病亡。纪晓岚之父纪容舒曾与涛父戈锦为乡试同年,乾隆己卯,同到京城看望儿子,相见据谈竟日,使浙江画家沈朗为作《二老比肩图》,后有戈锦图记,翁方纲图记及行书五言诗,画卷记录了戈、纪两家的亲密关系,此图戈、纪各藏其一,现二图并藏于河北省博物馆。戈源去世后,纪晓岚为撰挽联云:“元白旧同年,紫陌寻春,犹记初登同喜宴;朱陈原共住,黄泉哀逝,竟谁续画比肩图。

 

刑科掌印给事中芥舟戈公传

〔清〕边连宝

  呜乎!不谓今日余转传芥舟也。忆前壬戌、癸亥余馆芥舟家者二载,与芥舟比舍居,无日不相过从。一夕,谈甚欢,酒酣,步月下,余执芥舟手曰:“我二人后死者任传。”然芥舟少余十有七岁,因笑曰:“然则我传子耳。”在芥舟故以为戏也,余则以为固然而非戏也。

  越丁丑,余客雄邑,芥舟以内忧家居。余以书抵芥舟,丐作生传。芥舟又笑曰:“不犹忆耶?胡不能待也。”在芥舟仍以为戏也。然其时余已年近周甲,且婴锢疾者十年,中间濒死者数矣,故余愈以为非戏也。呜乎!孰谓胡不能待之言,竟成芥舟自谶哉!余又恶忍传芥舟也。乃其孤廷模及弟济、源前后以书来,并言芥舟弥留时喃喃说前约不去口。且曰:“知余之深而信之笃者,莫如随园,倘不传我,我且不瞑。”呜乎!余又乌忍不传我芥舟也!

  芥舟讳涛,姓戈氏,号蘧园,芥舟其字。曾祖侍御公讳英,祖检讨公讳懋伦,父归安公讳锦,并以名进士起家,有声时。芥舟生而岐嶷五、六岁时,举止端严如成人。稍长,下惟读书,日诵数千言。书卷之外,惟游心翰墨,衣服玩好之属,一无所嗜。年十六,为诸生。丙辰,举於乡,年二十,屡困公车。己巳,补宗学教习是岁,诏大臣察举经学,通政使薄公海,以芥舟应诏,未及试。至辛未,成进士,改庶常,入翰苑,时年三十有五。

  初,归安公筮仕嵩县令,嵩故剧邑,公以廉能为上宪所器,兼摄陕牧又屡被檄代谳邻邑狱。簿领填委旁午,芥舟佐理其间,无不楚楚就绪。庚申,归安公中飞语,解篆候对簿资斧乏绝,僦屋以居,冬夏不蔽风日,兼以代者百端抑勒,万难措手,芥舟携弟济力为劈画,艰苦备尝。凡三年,然后事白,得归。方在嵩时,有事於河北,事竣,呼舟南渡,已而风暴作,瞬息踔二百余里。附舟者相觑无人色,芥舟独危坐以镇,日瞑始泊岸,岸正直北邙,渡舟无所,乃率二骑入邙。值车数十辆鱼贯下,轨外不可重足立,乃窜入荆棘中。人马皆伤。已而就道,风飒飒四起,望林隙中闪烁如灯光。欲往觅宿,实非灯,乃虎睛也。人初不知,而马觉,伤吻敝策不敢进,且举后堕乘者,逸而归驿。驿卒知中途有舛,因持烛呼吁来迓,始免於难。余尝读芥舟诗,有“性阅百苦坚,命季寸晷贱”之句,盖入滇时过老鹰崖作也。不知其少时已能履险如此。盖其识力坚定,故遇事能以强直自遂、卓然竖立,而无所挠。壬申,散馆授编修。丙子,典云南乡试。既竣,丁内艰。己卯,服阕,改湖广道监察御史,又丁外艰。壬午,服阕,改山西道监察御史,旋奉命巡中城。中城为商贾辐辏之地,歌馆剧园、豪侠恶少以及宵匪鼠窃,蜂杂蚁屯,不可爬梳。公任,首严职官入剧馆,尽逐小唱出境,痛惩恶丐剽贼於法。人胥敛迹屏息,辇下肃然。

  乙酉,命巡通州西仓。丙戌,充会试同考官,转掌河南道。京师外城沟渠,日久寝坏每雨集,辄损民居,兼妨行旅。公疏请修治,即命其督理。是役也,费繁而时久,人或难其成。公则鸠工庇材,疏滞流恶,以时奏绩。居者、行者咸歌王道荡平也。是岁,转户部给事中。丁亥,巡视东城。未几,转刑科掌印给事中,兼署江南道。先是公屡膺上考,胥以力辞免。至督坐粮差,任尤腴,又力辞。戊子,又辞京察上考,当事者曰:“难进易退,君自为谋则得矣。将如我辈蔽贤何?”遂以上考引见,蒙记名。是秋,命典福建乡试,闱中得膈疾。撤棘后,即北旋,中途加剧,时弟济为丹徒令,急趋丹徒,遂十月二十日,卒丹徒官署,年五十有二。卒之先,有旨命公中途会礼给德公,同勘宿迁城工。至是,江抚以公故上闻,上为嗟悼久之。

公自台中历掖垣,章奏凡数十上,遇弹劾无所梗避,其余亦皆剀切详明。如请严妇女善会之禁,以正风化;请严夜唱之禁,以靖地方;请定早发秋审招册之期以重会谳;请查科场录,以清弊窦;请定山西丁粮,以昭画一,以苏民困等疏,其所关国计民生、风俗教化者为尤钜。凡所敷陈,悉蒙嘉纳。率皆朝入奏而夕报可。上之眷注良深,行将大用矣,乃未跻下寿而遽殒殁,可不惜哉!

  芥舟短而瘠,面皙白,不善饭而声如洪钟,两目闪闪如岩下电三十以前特耳。既贵而忽作腮,戟然如刺,其色黄,望其威棱,知为真御史也。

  初,家居教授时,其从叔奉母边氏命,受学芥舟。芥舟以赫蹄封朴,率告其父聚五公之主。拜奠讫,芥舟启赫蹄举朴向,曰:“涛受命先叔祖矣,叔即不率教,涛将抗法。”肃然学行,赖以有成。时年方十五六,少芥舟仅三岁耳,盖其时已为人所严惮如此。

芥舟之学甚邃,尤长诗古文词。其少作,风怀疏逸,绝似右丞。时而穆然元淡,则直探左司之奥。迨其后,两游豫章、滇南,尤得江山之助。演迤涵泓闳大以肆汪茫浩衍中,其风骨仍复棱然可揣,盖不可以一家名矣。古文峭奥以洁,神似柳州。尤长碑版,求者踵门无虚日,然其义法森然,誓不敢持所无诬化者,以谀墓取金。故得一字褒者,荣如华衮。所著有《诗经参》若干卷、《坳堂诗古文》若干卷藏家;《献县志》、《族谱》已刊行世。子三人,廷模、廷标俱诸生,廷枢业儒。女一人,其子妇、女婿并士族,而无显要。三子并能承其家学。模制义灿然可观,知文者俱以为可售矣,然入秋闱而卒不售。

  随园氏曰:呜乎!以余所论列芥舟生平,庶可谓人杰也哉!

虽然论人者必深探其本,余前谓其识力坚定,故竖立不挠似矣,而犹未也。

  向余与比舍时,芥舟日行袁了凡功过格,每言人心善恶之征,必以梦寐为究竟。心之根株未净,虽旦昼强自勖厉,夜必游魂为变,而形诸梦寐。故其梦稍涉不正,必署大过一次,以阴自绳检。居恒谈议以及诗歌,从不作绮语。余尝为小词示之,辄颦蹙曰:“何必为此!”余为之竦然。又戈氏家法,妇见夫必起;岁时妇拜,夫答揖。而芥舟之遇妇尤氏尤严,妇亦贤淑奉教惟谨。

  帷中虽笑不苟。古所谓“闺闼之际若朝廷”者,芥舟有焉。盖余闻之其叔祖母而为余姑母者如此。呜乎!芥舟之文章学行,其所从来者微矣。未尝不叹古之所谓“慎独”及“造端”乎?夫妇之说之果非迂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