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甲状腺机能亢进方法
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方法
甲状腺机能亢进
症候:情绪激动、食欲增加、而日渐消瘦、心悸、突眼、甲状腺肿大为特征
。是甲状腺分泌过盛所致。属中医学“种消”、“瘿病”范围。其病与心、肝、肾、胃有关。
辨证要点:易激动、好发脾气,怕热,多汗。食量增多而日益消瘦,眼球突出,手指振颤,心悸。
一、火郁胃热
1、症候:多食易饥,形体消瘦、体重减轻,头晕眼花,口苦唇干,心悸烦躁,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2、分析:由于饮食五味偏嚐,胃内郁热,或情志刺激,气郁化火,火热郁胃,胃热,则消谷,故多食易饥,唇干。水谷精微被火热耗失,不能营养肌肤,故形体消瘦 ,体重减轻。气郁化火,上扰清窍,影响神志,故头晕眼花,口苦,心悸、烦躁。舌质红苔黄,脉弦数,为肝郁化火,胃热燥盛之象。
3、治法:清胃润燥,清肝泻火。
4、方药:用调胃承气汤,加夏枯草15克、生白芍9克,以清肝泻火。
二、痰气郁结
1、症候:精神忧郁、紧张、易激动,烦躁,失眠,胸闷不舒,喉有阻感,月经不调,甲状腺肿大,舌质淡,苔薄白腻,脉象弦滑或弦细。
2、分析:由于精神刺激,情志不调,肝郁气滞,疏泄失常,以致痰湿凝结,肝气不舒,故精神抑郁,胸闷不舒。气郁化火,扰及心神,故紧张、易激动,烦躁,失眠。气滞痰凝,结于颈咽部,故甲状腺肿大,喉有阻感。妇女可因肝郁气滞,影响冲任二脉,故月经不调。舌淡苔薄白腻,脉弦滑或弦细,为气郁有痰之象。
3、治法:疏肝理气,消痰散结。
4、方例:四海舒肝丸加减。
由柴胡12克、香附9克、枳壳9克、陈皮9克、半夏9克、茯苓9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黄药子15克、贝母9克、生牡蛎24克、海蛤壳15克组成。水煎服。
5、方解:柴胡、香附疏肝解郁;陈皮、半夏、茯苓、枳壳理气化痰;昆布、海藻、黄药子、浙贝母、牡蛎、海蛤壳消痰散结。
三、火郁伤阴
1、症候:怕热多汗,情绪激动、心悸,易惊,夜寐不安,面赤形瘦,时而烦躁,甲状腺肿大,舌质红,脉细数。
2、分析:由于情志刺激,气郁化火,耗伤心阴,痰火上扰,导致心脏阴虚血亏,阴虚火盛,故怕热多汗,情绪激动,面赤烦躁,心阴不足,神志不宁,故心悸易惊、夜寐不安。阴虚热盛痰凝,水谷精微耗失,故形瘦,甲状腺肿大。舌质红,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征。
3、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宁神,佐以化痰软坚。
4、方药:补心丹加减。
由生地18克、麦冬12克、元参24克、胡黄连6克、远志9克、炒枣仁12克、生龙骨18克、生牡蛎30克、胆南星9克、石菖蒲9克、黄药子15克组成。水煎服。
5、方解:生地、麦冬、元参养阴清热;胡黄连泻肝清火;石菖蒲、远志、枣仁、龙齿镇静安神;胆南星、生牡蛎化痰软坚;黄药子清热解毒,消瘿瘤。
四、阳亢风动
1、症候:头晕欲倒,手指及舌伸出时震颤,目眩眼突,精神恍惚,烦躁,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甲状腺肿大。舌质红无苔,脉弦细而数。
2、分析:由于气郁化火,耗伤肝肾之阴,以致肝阳上亢,阳升风动,故头晕欲倒,手指及舌伸出时震颤,头眩眼突。阴虚阳亢,风火上扰,故精神恍惚,烦躁。肝肾阴虚,相火浮动,冲任二脉失养,故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无苔,脉弦细而数,为阴虚阳亢之象。
3、治法:滋肾柔肝,潜阳熄风。
4、方例:三甲复脉汤加减。
由生地18-30克、白芍12克、首乌12克、枸杞子12克、菊花9克、钩藤30克、生石决明30克、生龙、牡膈30克、生鳖甲24克、龟板12克、夏枯草24克、黄药子12克组成。水煎服。
5、方解:生地、白芍、首乌、枸杞子柔肝滋肾 ;菊花、钩藤、石决明、龟板、生鳖甲、生龙骨、牡蛎平肝潜阳,育阴熄风;夏枯草、黄药子消瘿散结。
来自: 新宇医馆 > 《甲状腺疾病 颈淋巴结核》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植物神经紊乱八纲辨证,你都懂自己的植物神经紊乱辩证分型吗?
植物神经紊乱八纲辨证,你都懂自己的植物神经紊乱辩证分型吗?二、植物神经紊乱虚实辨证。王世龙医师认为植物神经紊乱患者的辨证论治当...
瘿病(甲状腺结节、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甲亢)助无
瘿病(甲状腺结节、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甲亢)笔记。<3>肝火旺盛证(【痰气交阻】气郁化火,壅结颈前)清肝泻火,消瘿散结→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加减→性情急躁易怒、舌质红、脉弦数<柔...
肝胃不和的症状,
肝胃不和的症状,肝胃不和的症状:③烦躁易怒--气郁化火,肝失柔顺。④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带数--气郁化火之征。⑤或巅顶疼痛,遇寒则甚,得温痛减--寒邪内犯肝胃,阴寒之气循经上逆。⑥或形寒肢冷--寒邪...
气郁型,阴虚型,痰湿型,阳虚型
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分:气郁型,阴虚型,痰湿型,阳虚型。现针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辨体质类型论治,以常见体质类型为辨别对象,对患者自身...
甲状腺机能亢进中医方剂
甲状腺机能亢进中医方剂。中医将本病归于“瘿瘤”范畴,其发病原因首先在于患者素体阴亏,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阴失敛。总之,患者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郁化火,炼液为痰,痰气交阻于颈前,则发于...
肝胃不和
肝胃不和:肝胃不和证是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脏腑功能不协调所致的病证。
浅谈甲亢的中医辨证论治
浅谈甲亢的中医辨证论治。中医学认为,病人禀赋不足,潜在肝肾阴虚,可能是本病发生的内在或先天因素,而精神因素则是促进发病的诱因。本病的基本病机是以阴虚为本,气、火、痰、瘀为标。[病理]气机郁...
申氏甲亢方(二)治疗阴虚火旺型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申氏甲亢方(二)治疗阴虚火旺型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处方】黄药子25克、生地25克、生牡蛎25克、玄参25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胆草10克、甘草15克【用法】水煎服【功能】滋阴泻火【主治】...
51 瘿证
51.1.4 检查血清总T3(TT3)、T4(TT4)、游离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型超声波、甲状腺吸碘试验及同位素扫描等项目,有助于诊断。5...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