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的反应不同代表着不同疾病(1)

 阿狸哇l974aypv 2018-07-15

艾灸后反应
该反应所代表疾病
处理方案
1
不热
表明体内寒气极重,体内寒气与热抵消,因此感觉不到热也可能因最近太疲劳,气血虚
加大灸量(即增加单穴艾灸时间和频率)
2
经络有瘀堵现象,热无法渗透下去,烫的部位大多是有问题的部位:按下去有疼痛或结节的部位,或是平时不舒服、平时疼痛的部位。
用手揉,提高高度,疏通经络
3
局部皮肤凉
相应经络不通,阳气到达不了,相应的脏腑功能就会下降。
通络、艾灸
4
粘汗
湿气重(多有脾脏方面问题
继续灸
5
冷汗
寒气重(表明肾有问题
继续灸
6
手心, 鱼际穴百会涌泉冒凉风
体内瘀,有寒气
继续灸
7
关节冒凉风
关节内有寒气,容易患关节炎
继续灸
8
三阴交冒凉风
有妇科炎症
继续灸
9
上火
表明体质热,或灸的时间长,灸量大,配穴不合理
艾灸涌泉、太溪、足三里等下焦穴位,引火归元
10
百会冒热风
虚火旺
上焦少灸或不灸,先疏通后再灸;灸滋阴的穴位及下焦为主
11
鱼际冒热风
肺部有热
疏通手太阴肺经,经下焦为主灸或涌泉
12
手心冒热风
心肺火旺
上焦部位少灸或不灸,好转反应后正常灸
13
膝盖冒热风
胃火旺
灸中脘泻胃火,少吃辛辣食物
14
涌泉冒热风
肾阴虚
关注公众号学艾灸
15
左热右凉
血瘀或血虚
右侧疏通时多加强
16
右热左凉
气虚或气瘀
右侧疏通时多加强
17
忽冷忽热
阴阳不协调(晚上不睡觉,白天想睡觉)
继续灸
18
症状加重
艾灸时间或灸量不够,身体太过虚弱
局部刮痧,点刺放血
19
返病
过去得过的病,没有去根
加强营养,继续艾灸
20
染病
本身的慢性病,正气足了以后的正邪相争
专业艾灸师,指导配穴
21
灸后皮肤红白相间点
有风邪(与肝有关),且湿气重
红白点会自动消失
22
烦躁
体内有虚火
继续灸,但灸时不灸上焦部位,适当刮痧、拔罐
23
体内有风邪(与肝有关)、与湿有关
用手揉
24
酸麻胀痛
体内的经气被激发,与病灶的邪气相搏斗时的反应
加大灸量;疏通相关经络
25
越来越凉或冷
体内的经气充足,开始将病气驱除体外了
加大灸量
26
头晕、头胀
下焦部位经络堵塞,艾灸补进的气血全拥到脑部,加上原本脑部经络不通,而导致头晕、头痛现象
头部和手臂进行适当刮痧、按摩;秩序渐进灸,5次后可灸大椎
27
想睡觉
气血补充足后,改善了脑部缺氧状态,使脑部放松进入自然睡眠状态
继续灸
28
鼻流清涕
肺部有寒气,身体免疫力差,近期感冒未愈
加大灸
29
排尿多
身体毒素和寒邪从身体排出
在原有穴位上加肾腧穴
30
腹泻
体内有寒湿,艾灸之后,阳气提升,体内运行时,肠胃功能开始恢复,肠蠕动增强,寒邪化开,排出体外。
继续艾灸,脏腑中浊气排出体外,症状就会消失
31
月经异常
调理过程中,也会消耗一部分人体津液,若吸收功能差,补液不足,此时气血虚弱,出现的假象
适当减少艾灸时间和力度,艾灸前后补充温水,适当吃一些山药等补益脾胃的食物,增加气血的转化这种症状就会得到缓解。
32
白带异常
寒邪循经而走,经脉绕于阴气。阳气增强之后,阴邪驱逐,正邪相争中,细菌暂时滋生,出现炎症。
保持外阴干爽,多喝水,吃清淡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