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袪湿方法来了~

 红袖拭剑 2018-07-16

袪湿这个词开始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提及,也成了养生的关键话题!

我们现代人水湿很重,因为不大运动了,因为晒太阳少了,因为有空调了,因为喝冷饮的机会多了。

不少人去看中医时,舌头一伸,总是被说:“有湿气。”有湿气怎么办呢?当然是要祛湿运脾。

湿气重,原因在生活习惯


1、过食生冷食物饮品

现在无论冬天夏天,大家都喝冷饮,而古代没有这事,古代要想喝凉的,挖地窖挖好深的,然后储冰,基本是皇上才有这个条件。我们把这么冰凉的饮料喝下去会伤什么?伤脾阳,阳气是控制水湿的,把阳气伤了,水湿自然控制不住,湿气也就越来越重。 

水湿的舌像是什么样呢?舌头水湿特别重,舌体边有齿痕,舌苔满布,舌体胖大,舌苔上面唾液特别明显,这都是水湿重的舌像。很多人,一吃凉的就腹泻,其实这就是脾肾阳虚了。

2、现代人空调吹得多

 中医最重要的原则是天人相应,我们的身体会随着季节不同有变化,夏天天气炎热,皮肤开泄了,肺主皮毛,毛孔开张,汗就出来,肺气会使得津液往外走,中医说,夏天阳气在外,这个时候我们如果开空调了,汗出不来,喝的水都没有地方出,就会伤到肺,把我们肺的阳气给伤了,肺主水,没办法运化水了,就会导致水湿。

怎样袪湿才有效

1、根本方式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去除湿气的根本方式,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这些生活习惯不改,那么水湿虽然可以通过药物去除,但是马上就会复来.

我们不能总是靠药物维持体内的平衡,所以,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我们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2、五苓散与平胃散

 中医里面有很多祛湿的方子,比如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就出了苓桂术甘汤、真武汤、五苓散等很多祛湿的方子,在水湿停留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时候,可以用到这些方子。

 五苓散的组成是: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苓桂术甘汤里面,除了炙甘草,其他的三味药都在里面,茯苓祛湿,白术补脾,桂枝温阳化气。同时,张仲景还增加了猪苓、泽泻两味药。都是泻膀胱经和肾经的水湿的,当我们更加确定,水湿的问题主要集中出现在膀胱时,我们可以用五苓散,它的用药部位更加集中一些。

 在《伤寒论》里面,这个方子治疗的症状包括:小便不利、消渴、微热、渴欲饮水水入则吐等。五苓散治疗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膀胱腑,致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而成太阳经腑同病。

 有很多医案可以证明,五苓散可以治疗很多因为水湿泛滥引起的孔窍的疾病。还用来治疗水湿严重导致的眩晕、呕吐、发热、汗出等等疾病。

 后世,在宋代的《太平惠民合剂局方》里面,也有很多精彩的方子,因为这些方子是当时皇家组织编写的,因此很多方子都非常的精到,其中平胃散就是一个祛湿良方。

 平胃散主要是用来去除脾胃的湿气的。它的组成和服用方法古人讲的是:

 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三斤二两,甘草(炒)三十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以水一盏,入生姜二片,干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

 这个方子主治湿滞脾胃导致的脾土不运,湿浊困中,胸腹胀满,口淡不渴,不思饮食,或有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困倦嗜睡,舌不红,苔厚腻。

 因为这个方子的苍术药性燥烈,因此没有水湿之气或阴虚之人,症见舌红少苔,口苦而渴,或脉数者,都不能服用这个方子。

 五苓散或者平胃散是中药方剂,大家不要自行使用,需要找专业的中医师辩证使用。

两个法子,让祛湿效果翻倍


1、祛湿步

为什么湿气大的人腿容易肿?因为湿性下注,湿的重点是在下面。

湿气大的人可以这么散步:双手叉腰,后面的腿往前蹬出去,脚尖勾着蹬出去。走得不用太着急,走稳一点、慢一点,只要把腿抖起来,气血循环就舒畅开,经络就疏通。

祛湿步,其实就是一个蹬腿的动作。我们这样走起来,它特别有效,可以促进腿的气血循环。腿的气血循好,湿气就能很好地消利出去。

2、祛湿穴

 阴陵泉穴属于脾经上特别好的健脾利湿的穴位,可以说是祛湿第一穴。

取穴方法:做好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势,胫骨内侧髁后下方45度凹陷处就是阴陵泉穴位的位置。

按摩方法:取最舒适的体位(坐位、仰卧位均可),用两手拇指按压在两侧阴陵泉上,按而揉之,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并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维持一定力度,用拇指对局部肌肉进行左右弹拨。每次按揉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每日2-3次。

点击查看小暑时节祛湿的食疗良方:薏米红豆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