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记者喜欢报道医生的错误?|留言有礼

 昵称41082923 2018-07-16

文末留言有好礼!



作者|廖志林

来源|《当医者遭遇记者》

为什么记者喜欢报道医生的错误?

 

如果新闻和舆论是传媒业卖的产品,那买家就是读者(或受众),于是自然而然,读者喜欢什么,媒体难免就会投其所好。

 

从这个角度来看,读者的“口味”就是关键了。有心就不难发现,在新闻实践中,灾难性事件报道,监督、批评性新闻对读者来说,更有吸引力。这与读者, 也就是受众的“负面阅读心理”有关。

 

负面阅读心理说白了就和“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个道理,作为普通受众中的一员,我们也可能有这样的体验:同样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焦点访谈》比《新闻联播》更引人入胜;而《焦点访谈》中,批评曝光的比歌颂表扬的更好看。

 

每天晚上,我们和家人围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餐桌上的话题,很少谈及诸如单位开会传达了什么重要精神这类正面的事。我们分享的,要么是单位里的鸡毛蒜皮或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事,要么就是哪里发生了稀奇古怪的奇闻,往往还是一些未经证实的“路边社”消息。


是我们庸俗吗?不是,这就是普通人的正常生活。

 

对于这种现象,权威调查机构也有相关的数据支撑:2009 年,美国著名的尼尔森调查公司发布的一份亚太各国网民的用户习惯报告称:“在整个亚太地区,中国网民最喜欢发布负面产品评论。”请注意,不是“之一”,是“最”。而且,只有中国网民发表负面评论的意愿超过了正面评论——约有62% 的中国网民表示,他们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而全球网民的这一比例为41%,我们对负面产品的喜好程度远远高出世界平均值21 个百分点


 

美国尼尔森的调查结果显示了中国网民患有所谓的“坏消息综合征”,更喜欢议论和关注别人遇到的麻烦事儿。为什么我们会有“坏消息综合征”呢?

 

首先,“坏消息综合征”源于比较心理优势导致的选择性关注和阅读。所谓比较心理优势,就是相比较之下,读者本人的位置感和优越感。在海量信息中,往往是那些负面的、有噱头的内容更能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评论,这不仅仅显现在网络的新闻频道、论坛、微博上,在传统媒体上也一样。

 

举个例子,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管是我们熟悉或者不熟悉的富人还是公众人物,当媒体在报道他们的致富经验、先进事迹、光荣成就时,我们经常会选择性忽略,不去关注和议论;可是,当某乡党委书记的孩子在学校惹麻烦摊事后,在无助和着急中大叫“我爸是某某!”以求解决问题时,这必然是个大新闻,无论坊间舆论,还是媒体都会认为是权力的外露和张扬,必将万炮齐轰之,万民声讨之,最留情面的议论也是:“孩子不能那样管、那样惯,要舍得教育。”言外之意,你不教育,社会(我们)来教育。

 

这些负面的人和事,其实和我们八竿子打不到一处,但我们还是要参与评论甚至要数落人家怎样教育孩子,为什么呢?也许当一个人在各方面处于弱势时,就总想找一些例子证明自己也是不错的。于是当别人家孩子出问题后,机会就来了:起码在教育孩子方面,我比你强吧!我的孩子没有你的孩子那么麻烦吧!我是不是还有点优势呢?

 

受众之所以对负面内容感兴趣,往往还因为这其中承载着与之可能共通的命运,他们通过关注并评论这些负面消息,借此发泄自己的情绪。可以说 “坏消息”已经成了承载受众情绪出口的一个工具。

 

其次,“坏消息”一般具有影响新闻价值的冲突性和异常性这两种特质,西方报人中有一种说法:“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就是这种新闻特质的极端体现。

 

再次,人们喜欢“坏消息”的背后,还有一个良好愿景——希望坏人坏事经过媒体的曝光、社会的谴责,能起到警示作用,社会随之减少这样的人和事,变得更加美好

 

这个愿景和媒体监督报道的初心完全一致。但在众多关于负面医疗新闻的报道和舆论中,普通批评者、议论者大多不明就里,对真相一知半解,但只要媒体曝光批评,就毫不犹疑参与到批评的洪流中来。

 

这也很好理解: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病人,即使现在不是,将来也保不齐要到医院,所以当医院有问题被媒体曝光时,人们立马参与到批评挖苦医院的队伍中去——不只是为了取乐,或者比较心理优势那么简单——大家希望通过全社会的批评,能推进医院的改变,错误被纠正,类似的遭遇就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检验人们的负面阅读心理,方法很简单,可以用我们对于社会事件、公众人物的记忆牢固度来验证。我在讲课的时候,有时会做这样一个实验:请与会者回忆国家曾推广宣传的行业先进典型、模范,比如医疗界的赵医生、吴医生、冯医生、华医生,我请大家说出他们的名字。令人遗憾的是,几乎没有人能说全。我不得不给大家解密,他们分别是:赵雪芳、吴登云或吴孟超、冯理达、华益慰。

 

然后大家才恍然:是的,曾经宣传过,还组织学习过。相反,我举出最近几年一些事情本身并不重大,但被媒体炒作的负面人和事时,大家都记忆深刻。

 

除了上述“负面阅读心理”外,在社会舆论场里,还有一种“仇”的心理和戾气,并时而形成潮流。据有关课题分析,目前被“仇”的前三名分别是:仇官、仇富、仇城管。只要新闻当事人的身份是其中之一,那在公众的舆论中就会自然而然地罪加一等。在这个被“仇”的榜单中,据说医者排名第六,当然记者也在此列,位列前十。

 

综上,负面新闻能扯眼球、吸引人是有道理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记者也是“身不由己”——首先,身为受众,这种阅读心理,医者和其他工种并无二致。

 

其次,记者不天生是医者的敌人,是敌是友,不取决于医者的错误,而取决于医者的态度


最后,讲俗一点,媒体传播信息,发行量、收视率、点击量是生存之道,在不违背大的方针政策和宣传纪律的前提下,报道追逐一些读者感兴趣的问题,永远不会输。

 

因此,医者也需要懂一点读者、懂一点新闻、懂一点媒体。


留言有奖


作为一名医生,你是否和媒体记者打过交道?在评论里说出你的故事,点赞数最高的一位读者将获赠价值202元《医生的精进之路:从医患沟通到临床决策5本套装》一套,点赞数第二的读者将获赠《当医者遭遇记者》一本。



作者廖志林是华西医院的宣传统战部部长,管理一家大医院的对外形象传播,他还是《健康报》记者,深谙媒体运作规律。在《当医者遭遇记者》中,作者把从事医院宣传工作20年来成功化解的新闻危机经典案例,进行深度分析并详解应对策略,从中提炼出了一套改善医院舆情管理,做好医院/医生个人宣传的独有方法。


本书充满了作者个人风格,内容真枪实战,文笔轻松幽默。你以为这是在读小说?其实这是每位医疗人应对舆论必备的实操手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