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治疗儿童抽动症?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7-16

儿童的抽动症是一类比较常见的运动障碍,据估计有15%的儿童在某一阶段会出现这种问题。临床上称为“抽动障碍”,起病于儿童与青少年,男性发病较多。主要表现: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不自主地、反复地、快速地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动作思维以及其他行为症状。

无论哪种抽动障碍的形式都主要表现为两种抽动类型,即运动性抽动和发音抽动。但根据抽动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类型又可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与抽动—秽语综合征。

对于抽动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

(1) 药物治疗可分为针对抽动症状的治疗与针对抽动症所伴有的症状的药物治疗。

(2) 心理治疗对抽动障碍的儿童也相当重要。首先,作为家长和老师要正确认识抽动障碍,避免各种加重症状的因素。其次,通过减轻心理压力,解除造成心理紧张的各种因素,教会孩子正确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家长与老师要鼓励孩子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家中,家长对孩子不必过分关注,更不要批评指责。虽然对一些孩子批评后可使症状在短时间内减轻或消失,但过后会出现“反跳”现象而使症状更加严重。

中医认为,抽动障碍的儿童是胆气未充,神气不坚,易受惊,所以引起瞬目和肌肉抽动。合适的处方为:半夏、竹茹、枳实、僵蚕各6克,陈皮、钩藤各9克,干草3克、茯苓5克、生姜2片、大枣2枚。每日1剂,水煎服,30天为1疗程。在饮食方面,有学者认为食物中的调味品和人工颜料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虽目前未被证实,但在选择食物时应当注意。

抽动障碍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一般预后良好。大部分患儿到少年期症状会好转,只有一小部分儿童会持续至成年。

 

对与儿童抽动症,老师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或老师碰到这种情形,切莫责怪孩子,因为越责怪越强制他就越感到紧张,不自主动作亦就越频繁,孩子会渐渐变得胆小、自卑。

2.帮助孩子排除紧张感和恐惧感。家长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孩子生活在平静和自信的气氛中。无论他的动作如何使人生气,既不要注意他的样子,亦不要模仿他、取笑他。

3.家长要鼓励和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有兴趣的游戏和活动,转移其注意力。另外,要启发孩子建立住处从事适当的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会帮助孩子摆脱自己的封闭状态,振作精神,完全放松。

4.对极少数顽固性抽动症的孩子,家长要帮助他们用意念去克制自己的抽动行为,可以采用正强化法,只要孩子的抽动行为有一点减轻,就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以强化孩子逐渐消除抽动行为。

家长们不必为这种抽动担心,更不要担忧孩子长大会落下什么毛病,绝大多数孩子发生的习惯性抽动行为,可以采用正强化法,只要孩子的抽动行为有一点减轻,就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以强化孩子逐渐消除抽动行为。

家长们不必为这种抽动担心,更不要担忧孩子长大会落下什么毛病,绝大多数孩子发生的习惯性抽动,对孩子的精神活动和身体健康并无影响,只要家长懂得怎样去正确地对待孩子,孩子的抽动行为就一定会自行消失。

目前认为,儿童抽动症,症状较轻者,可自行缓解,一般不需服药治疗。如症状严重,可在医师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以氟哌啶醇为个选药物,约85%患儿可达明显的疗效,开始剂量为0.5-1毫克,每天2次,以后根据服药效果调节剂量,同时并用安坦,可减少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如有健康疑问,可到全球医院网公众号(webQQYY)咨询。(责任编辑:罗燕平)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