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浑沌凿窍之寓言,是解读老庄之钥匙

 昵称11410324 2018-07-16

    浑沌凿窍之寓言,是解读老庄之钥匙

《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学者们之见

这篇寓言说的什么,从文字看十分明白而很好理解: “倏”与“忽”二人,见“浑沌”没有七窍,为报浑沌之德而为其凿窍,日凿一窍,七日七窍凿成而浑沌死。

但这篇寓言说明了什么,就不是那么好容易理解了。对这则寓言,所寓意的哲理,只知其皮毛而不知其究竟:只知“这是主张自然,反对人为的寓言” 而不知其它。

有学者认为:庄子用这个故事来表明其“清净无为”、“顺物自然”的社会政治理想。故事启示人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尊重客观规律,不能只从主观想象和主观意愿出发。

也有学者认为:庄子是哲学家,《庄子》是哲学著作,他这个寓言当然不是随便讲讲好玩。他要表达的,是他的哲学思想。这就是凡事要坚持自然无为,不可违逆天道,不要将主观的意志强加在客观事物之上。……等等不一而足。

还有学者出奇地认为: 这则寓言,是还浑沌凿窍是庄子在精神意义上的创世寓言,认为艺术是人类世界与非人世界的最大区别,因为倏与忽为浑沌开凿出七窍,是要让他告别蒙昧,享受自由快乐的艺术人生。

并认为寓意及启发:做事不应过于机械,要根据事物的内在规律而行。

在对其分析内容时说:这实际上是庄子的创世寓言,有趣的是与《旧约·创世纪》中的上帝一样花了七天时间。但这只是一个巧合,庄子的灵感来于人的七窍,希伯莱人的灵感来于巴比伦星相学的七星观念(星期即源于此)。庄子的创世寓言不同于《圣经》的创世神话之处,就在于他的创世不假手于神,倏与忽都不是创世神,而只是时间在寓言中的拟人化,汉语中至今仍有“倏忽”一词,意为极短暂的时间,相当于佛经中的“刹那”。但庄子并不认为时间在刹那之前还没有,却在刹那之后突然出现了。“倏”与“忽”虽然是极短暂的时间单位,却象征着由这些极短暂的时间加起来的总和,相当于佛学中的“渐”。一切演变都是在“渐”的过程中完成的。所谓浑沌,就是浑浑噩噩的愚钝。浑沌之死,意味着文明的开化。

更有甚者认为:甚至还可以从更坐实的角度来理解这个寓言。浑沌是一块原始的大陆,所谓“中央之帝”,就是中央之地。而倏与忽是原始的大海,所以谓之“南海”之帝和“北海”之帝。这符合大地被海洋包围的初民直观。又因为浑沌是陆地,因此可供开凿。而为陆地开凿出生命、赋予其形态的,正是大海。在由倏与忽这样极短暂的时间原子累积而成的无限藐远的时光中,洪荒之水对蛮荒之地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洗礼。最初的生命就在这一漫长过程中诞生了,经过永不停息的演化和分化,终于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球生物圈

最后结论:由此可见,庄子是最早具有朴素进化论观念的中国思想家。不过我无意于拔高古人,所以更愿意把这个寓言理解为精神意义上的创世,而不是物质意义上的创世。也就是说,庄子认为,艺术是人类世界与非人世界的最大区别,因为倏与忽为浑沌开凿出七窍,是要让他告别蒙昧,享受自由快乐的艺术人生。

笔者之见

浑沌凿窍之寓言,是《庄子·应帝王》这篇文章点睛之笔。从这篇寓言之人物其所处方位,人物之形态及行为,人物之心境愿望等,其精密构思之旨看: 这篇寓言连标点在内仅67个字,则影射了华夏古典哲学之核心。这篇寓言之构思行文,在古今中外之经典文学作品中,真是独步古今绝无仅有。能完全读懂并理解这则寓言,就能读懂老庄,可以说这则寓言,是解读老庄之钥匙。

这个寓言中只有“儵”与“忽”和“浑沌”三个人物,“儵”与“忽居两端,而“浑沌”居中间,他们之间没有对话,只有一个简单的“凿窍”行为。“”与“忽”二人与常人一样,有受看之七窍而“浑沌”则无。“儵”与“忽”给“浑沌”“凿窍”,是因为“浑沌”平时对人很好,为“谋报浑沌之德” ,出于一片好心。一天凿一窍,七日“凿七窍”而浑沌死亡,这就是好心“凿窍”之结果。连标点在内仅六十七个字,就构成象征“”之核心原理的一个完整的寓言故事,文笔之简要,意象之磅愽,世上绝无仅有。这个惊世之寓言故事之象征,对古华夏之哲理其理解,和对老庄思想之认识及原文之理解有如下之启发作用:

一,这则寓言故事之象征: 寓言是寄意之言,庄子“寓言十九”中,这则寓言不仅是寄意之言,而还是寄意于高深哲理之言。“八卦成立,象在其中” ,寓言完毕,意象在其中,因而读寓言先看其意,象者像也,意者文之旨也。八卦是由图形组成,,而寓言则是由文字组成,八卦形,源于八卦之汉字则象形会意,象形就是象征,会意就是会文之旨。所以在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之后,要知晓这则寓言故事之旨意,必须先从这则寓言故事之象征入手。

1,人物名字之象征: 这个寓言中只有“儵”与“忽”和“浑沌”三个人物,“儵”与“忽”这个人物名字象征,其存在的时间短暂之一“瞬间”。“浑沌”这个人物名字,象征不开窍,象征“愚”--简洁之“朴”与“素”。

2,人物所处位置之象征: “”与“忽”,一个处南极之“南海”,一个处北极之“北海”,象征阴阳和两极,意味走极端者会“瞬间”消失而不长。“”与“忽”虽各处两端南辕北辙而连用,象征极左与极右,其形不同其本质相同。“浑沌” 所处位置中央,象征“朴”是道之核心,象征其及而不过之“中庸”,象征“适而可止,恰到好处”  “中”,象征道体之“中正”。

3,人物形象之象征: “儵”与“忽”有五官之七窍,象征受看之“智者”,象征世俗之人。“浑沌”没有五官之七窍,象征不受看之“愚笨者”,象征修道之人,象征有差别心之“智者”,与守一之整体之“慧者”。

4,人物行为之象征: “儵”与“忽”给“浑沌”凿窍之行为,象征人为伪之无事找事,象征弄窍成掘之自作聪明,象征“己所欲而乐施于人” 好心,象征好心办坏事之事与愿违。“浑沌”没有行为,象征“不图不企”,象征“恬淡虚无”,象征守朴守静,象征不无事而找事之结果事无事

5,人物身份之象征: “儵”与“忽”和“浑沌”三个人物,身份相同都是,“儵”是南海之帝,“忽”是北海之帝,“浑沌”是中央之帝,三个人物平齐平坐,象征其谁也不主使支配谁。而象征其三个人物对“政治”各自不同之出发点,而标点“应帝王”之篇名。

6, “儵”与“忽”,其行为结果之象征: 七日七窍凿成而浑沌死。象征“智”险 “愚”安,象征“朴散为器” 而“道”亡。象征以“人”灭“天”。

7,整个寓言故事之象征: 致深之哲理,寓于平凡的事物之中,象征华夏之道简而明,象征“道”不远人在身边

二,这则寓言故事对古华夏哲理其理解之启发:

1,“浑沌”二字,是模糊一团的状态,象征太极之初的宇宙大爆炸状态,后分化出阴阳,体现“道”之体用关系。

《老子》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常道之无极无名,这个“天地之始”,就是非常道之太极有名之开始,“无极生太极”,故“无名,天地之始”。“天地之始”就是太极之初,太极之初,即宇宙大爆炸之初,是模糊一团的“浑沌”状态。

这个模糊一团的“浑沌”状态,仅一刹那间,在这一刹那间,显示无极之道体“震动”,“震动”同时道用之太极“出现”。在这刹那间之前,无极之道体未“震动”而没有道用之太极,在这刹那间之后,道用之太极分化出阴阳,而模糊一团的“浑沌”状态,是未分化出阴阳。这就是“道体”决定 “道用”,其因果关系的体现。

道用之太极分化出阴阳之后,才能成为“万物之母”,太极之初因其是模糊一团的“浑沌”状态,是不能成其为“万物之母”。一切源于有名的非常道之太极,叫“太极生万物”。太极“生万物”离不开阴阳,而北南则是阴阳之象征,故有“南海”,“北海”。这篇寓言之“浑沌”,“南海”,“北海”共同承现一幅处于动态的太极初始之象,及之后的太极图。而太极初始之象,是无极之道体运动之结果,象征无极之道体主使支配太极之道用,呈现出“道之体用”关系 图。“道之体用”关系 ,是华夏古典哲学之核心。所以通过对这篇寓言中,对什么是“道之体用” 关系之认识,能对古华夏之哲理予以深刻之理解。

2,“浑沌”没有七窍,象征其“道”之简洁素“朴”特征。“浑沌”连五官之七窍都没有,其简洁素“朴”致极。《老子》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 ,就是说无名之常道,是简洁素“朴”的,这是“道”之基本特征,而“朴”就是“道”之代表。离开简洁素“朴”这一道之基本特征,就不是“道”,所以守“道”就是守简洁素“朴”。因而通过对这篇寓言的理解,能认识 “道”之基本特征,对理解古华夏之哲理就奠定了基础。

3,“浑沌”没有“行为”,象征“道”之“自然无为”这一基本属性。人之行为受欲望驱使,才有所“图”有所“企”,才有制造是非之行为。而大自然没有欲望,则“不图不企”,而没有不该作为的行为,这就是《老子》第三十七章所论的: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自然无为”之“为”念四声wèi,只有“不图不企”才能“自然无为”,“无为”就是庄子解注的“不刻意而为” 。“刻意而为”不叫自然叫人“为”伪。而受欲望驱使的“儵”与“忽”,给“浑沌”凿窍之行为,就是“刻意而为”,“”不正是“”之表现吗!所以, “自然无为”,是“道”之基本属性。所以通过对这篇寓言中,对什么是“道之体用” 关系之认识,能认识 “道”之基本属性,对古华夏之哲理才能予其深入之理解。

4,“儵”与“忽”给“浑沌”凿窍之动机,可以正确判断什么是“天道”,什么是“人道”。《老子》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就是“自然无为”,因其“不图不企”,故“天道无亲”,“天道无亲”,说明“天道”之运行是没有动机的。“天道无亲”,天下自然公平公正。所谓“善人”就是遵“道”之人,这个“善”是自然之“道善”而非人为伪之“善”。所以《老子》第五十三章才说: “唯施是畏” ,“施舍”之“善”,是人为伪之“善”,是最可怕的。因为大自然没有欲望,才“不图不企”,所以“天道无亲”。因为人具有欲望,则有所“图”有所“企”,所以“人道则有亲”,所以才出现天下不公不平不正之乱象。

“儵”与“忽”给“浑沌”凿窍之动机,就是其欲望使然,虽然出自一片善良之好心,但毕竟是人为伪之“善”。这就可以正确判断什么是“天道”,什么是“人道”: 无亲之“天道”之善是自然之“道善”,有亲之“人道”之善是人为伪之“善”。《老子》第二章才对人为伪之“善”予以抨击说: “善之为善,斯不善” 。“儵”与“忽”给“浑沌”凿窍之动机,就是“为善而善”,结果导致“浑沌”之死,就是“斯不善”。所以通过对这篇寓言之解读,可以正确判断什么是“天道”,什么是“人道”,什么是“道善”,什么是人为为之“善”,这对古华夏之哲理才能予其理解,特别是对其自身所形成的辩证哲理之理解,更为重要。

5,“浑沌”之死,所象征的“朴散为器” 而“道”亡,揭示了“道法术器”之整体不可分。“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 ,“朴”是“形而上”之道体,“器”是形而下”之道用。“道”分“道法术器”四个基本层次:“道”指道“体”,“法”指道之“法则”,“术”指道之“运用”,“器”指道之运用之“结果”,所以“道法术器”是一个不可分割之整体。而象征“道”体之“朴”,则是这个不可分割的“道法术器”之整体的灵魂,故“朴散为器” 而“道”亡。因而《老子》第二十八章才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这一句之“官长”是“朴”,修道之人的就是“朴”,故“圣人用之”。所以通过对这篇寓言之解读,可知“朴散为器” 之理,从而能认识“道法术器”之整体不可分,对古华夏之哲理才能以予最终理解。

6,通过对“儵”与“忽”之“人道”,其恶果之认识,才能体会出什么是“道法自然”。自从人类社会从原始蒙昧时代,迈进所谓开化后的“文明”时代起,原天下公平公正之社会,就被天下不公不平不正之乱象社会所取代,而人们又渇望追求天下公平公正。为此,古今中外不少哲学家,思想家,社会学家,以及政治家,都在为此探索如何实现“天下公平公正”,而为此著书立说,为“人道”立论,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人道主义”学说。

我国先秦时期以孔圣人为代表的儒家倡导“仁爱”,所以傅斯年先生早已指出:“春秋时人道主义固以发达” 

西方法国大革命时期,把“人道”具体化为“自由”、“平等”、“人权”、“博爱”。孔圣人在倡导“人道”时而未忽视“天道”,而西方只讲“人道”而不讲“天道”,结果是“不道”。先秦时期的老庄只讲“天道”而不讲“人道”,但老庄把“天道”原理用于指导人们之行为,“人道”,就在其中,这叫“圣人之道”

所以《老子》第八十一章才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因人们读不懂老庄,认为老庄不但只讲“天道”而不讲“人道”,反而主张“绝仁弃义” 去反对“人道”。正是这一误解,比庄子稍晚一点的荀子才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为后世学者说庄子不讲“人道”留下口实 。殊不知遵“天道“人道”自在,背“天道“人道”不在而没。修道德之圣人遵“天道“人道”自在,不修道德之俗人背“天道“人道”不在。

“道”之基本属性,“自然无为”“自然无为”之结果是“为而不争” ,这就是“圣人之道”。《老子》第二十二章所论的: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天下不公不平不正之乱象,就是因为人们拼命相争所致,只有“天下莫能与之争” 时,才能消除天下不公不平不正之乱象,这就是老庄至高至深之“人道”,也是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最精致的“人道”主义。知此,就知,华夏古典哲学原理来自大自然之自然原理,就知为什么太极八卦图是宇宙模型!知此,就体会出什么是“道法自然”!就知什么是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所以通过对这篇寓言之解读,能体会出什么是“道法自然”,对古华夏之哲理才能予以予透彻理解。

7,整个寓言故事之象征: 致深之哲理,寓于平凡的事物之中,象征华夏之道简而明,象征“道”不远人在身边。浑沌凿窍整个寓言故事,不但简要也平淡无奇,象“儵”与“忽”这种好心办坏事其事与愿违之事,是司空见惯,在我们身边随时可见,只是其后果严重程度不同而已,这说明“道”在身边。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之事发生后,悔恨者居多吸取教训的则少,能从中悟出一个哲理者几孚没有,连孔圣人都没有悟出这个道之哲理,都是不知“道”。《论语-卫灵公》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有人认为,这句话和老子的“无为而治”有些相似,大概就是“恕”了。说此话者该打屁股!“无为而治”则相反,“己所欲,也勿施于人”。这个寓言故事中的“儵”与“忽”,则是“己所欲,乐施于人” ,认为自己喜欢的别人也喜欢,才导致好心办坏事恶果。孔子是一个仁义之圣人,因其对仁义“己所欲”而“乐施于人” ,游说仁义,结果被另有所图之假圣人所利用,导致好心办坏事之结果。在传统文化中,因其儒文化普及之结果,人们形成一个“我为了你好”之习惯。凡是自己喜欢的,总是想强加于人,“我为了你好”确实是一种善意,总是对自己相好的说:你听我劝,必须照我所说的去做,有的还釆取强迫手段必须听我的。现在世界之美国,“己所欲”而“乐施于人”:四处推销其所谓“价值观”,不惜用军事干预强迫其他囯家,按其所谓“民主政治”立国。由此可见: 致深之哲理,寓于平凡的事物之中,简单而明了,因人们不知“道”,找不到其根治的办法。通过对这则寓言故事全方位之解读后,就知其“道”,以便于自觉遵“道”

三,这则寓言故事有利于对老庄思想之认识及原文之理解,现列举于下: 

1,通过对这则寓言故事全方位了之解后,就知道华夏古典哲学原理之核心,就是“道”之体用关系。就知华夏古典哲学中“道”之基本特征,是简洁素“朴”“道”就是“朴”,“朴”就是“道”,守“朴”就是守“道”。就知“自然无为”,是华夏古典哲学中“道”之基本属性, “自然无为”之结果就是“为而不争” 知此,就能读懂《老子》第八章中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之含义,就能读懂上善若水 ,不是人为伪之,而是体现大自然规律之道,就知什么是“”。知 “”其结果,不但知道什么是华夏古典哲学,还能知道《老子》五千言及《庄子》十万言说的什么。知道《老子》五千言及《庄子》十万言说的什么,在读老庄经典时,就不会望文生义,去解读老庄经典。在解读老庄经典时,其恰当与否,就有个评判标准以止争。否则出现五花八门之公理婆理之争,谁也不能说服谁,而没完没了争论不休。

2,对这则寓言故事全方位了之解后就知《老子》五千言之旨是: 自然无为,为而不争,守朴守静”。知其《老子》五千言之旨,再去解读《老子》就顺理成章了。

例如我们在读《老子》第一章中“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这一句时,就知《老子》在论道体主宰支配道用,这一道之体用关系。《老子》第十一章中“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是在对道之体用关系予以注解。我们在读《老子》第二章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就知《老子》第章中在从反面“道”之基本属性,“自然无为”为美而美,为 ,是违反“自然无为”的人为的行为。所以又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只有世俗之人才处有为之事 世俗之人处有为之事是其欲望使然。为此,《老子》就章中主张常使民无知无欲 为无为,则无不治 。后紧接着在章中再从正面“道”之基本属性,“自然无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就是在对“自然无为”之论述。这种“自然无为”体现其天道,体现其圣人不仁之仁。“自然无为”之结果是“为而不争 ,所以《老子》就章中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种“为而不争”,不是人为伪之善而是道善,故“上善若水 

自然无为为而不争 论述后,就是“守朴守静”: 《老子》就十六首论“致虚极,守静笃在此“虚极”就是“”之象,只有返归真者才能恬淡虚无而“致虚极”。“奢华者好动简朴者好 ,所以孔子才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仁者简朴”,“智者奢华”,水流不止,山恆不动。《老子》十八章中,对人为伪之“人道”抨击 : 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在十八章中论述其,反人为伪之“人道”其理由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同时又点明:“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之后论自然之“人道”及其辩证原理: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随后在二十七章中,论自然之“人道”特征: “善行无辙迹 之道善: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要想行道必须返朴归真,又在二十八章中论 “”: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为什么要守“”,守“”就是遵“”,遵“”必须守“”。为此,又在三十二章中论 “朴道”: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天下人不遵“”之原因是瞧不起简“”,对简“”不原愿俯首称臣。陏后又在三十七章中论”之关系:“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常道“无名”是道体决定道用,“无名之朴”也是道体决定人们善恶之行为。无欲则朴,故“不欲以静 。无欲无争,天下自然公平公正,故“天下将自定 

3,《老子》第一至第三十七章是“道经”主论“道体”,十七章至八十一章是“德经”主论“道用”。“道体”决定“道用”: 有“”才有“”,无“”则无“”。为此,遵“”就有“”,因为“”决定“”。遵“”就有“”,遵“”“”在其中。背“”则无“”,离“”求“”而缺“”。

知此,就能理解第三十八章中: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这一段。其 “无以为”是指不为求“”而求“”,“有以为”是为求“”而求“”。为求“”而求“”是“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为求“”而不求“”,则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这就是“”与“”其辩证之“”“”关系。

本章下面接着论述华夏传统道德,从上古原始母系社会至西周近五千年的道德斗争史: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后总结到: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就是说认识到华夏道德斗争史,就知其“”之精华就是始于“”,“”就是“”之精华。所以“大丈夫”要处其“朴实”忠厚,不要图其虚荣。故去奢华取其简“”。

《老子》最后在其八十一章中,以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作结,突出五千言之主旨。所以,通过对这则寓言故事全方位了之解后,对老庄思想之认识及原文之理解是有启发作用的。

4,解注《老子》五千言的《庄子》一书, 首篇《逍遥游》,其开篇就用“鲲鱼化鹏鸟” 之神话,体现道之体用关系: 鱼鸟喻阴阳,鱼在水中游不见喻其阴,鸟在天上飞则可见喻阳,鲲鱼化鹏鸟,暗喻阴化阳无生有。阴为道体,阳为道用。鲲鱼象征阴,鹏鸟象征阳,鲲鱼是道体之象征,鹏鸟是道体之象征。鲲鱼化鹏鸟 说明: 沒有鲲鱼就沒有鹏鸟,这就体现出道体决定道用 道之体用关系

如果我们读庄子《逍遥游》之开篇 “鲲鱼化鹏鸟” 之神话读不出庄子之这一文意,就读不懂整部《庄子》一书。

台湾大学哲学教授陈鼓应,在其《庄子今注今译》一书中,对《逍遥游》之开篇 “鲲鱼化鹏鸟” 之神话,根本就不知说的什么?所以他才说: “本篇可分三章,首章起笔描绘了一个广大无穷的世界” ,如此而已,什么也没有。这就足以说明陈鼓应教授,《逍遥游》之开篇就用“鲲鱼化鹏鸟” 之神话,根本就不知说的什么?所以他的《庄子今注今译》一书,只是对中国两千年来,对研究注解《庄子》一书之观点的一个汇集。这说明,中国两千年来研究《庄子》一书之学者,没有一个人知道,《逍遥游》之开篇就用“鲲鱼化鹏鸟” 之神话说的什么?他们对《庄子》一书,在其“注解”的一些见解之观点,均是在其望文生义的基础上,想当然得出的一些见解之观点,或者说是猜想。正是这一原因,才对“庄子”其人员工作人员工之评说,乱七八糟。也正是这一原因,《庄子》一书,才与《老子》《易经》一起列为“玄书”。  

    《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  “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 ,庄子此论是说“道”在言外而非言内。所以寓言是“寄意”之言,不能理解其所“寄之意”,就不知其这则寓言说的什么?而“鲲鱼化鹏鸟” 之神话也一样,不知其神话言外之意,也不知其这则神话说的什么?这就说明对这则寓言故事之理解,非常重要,若不能跨越三个”化“代沟”,是难于理解的。

5,“文”化之“代沟”:读我国先秦时期的文化,必须硏究其”之三大特点: 一是太极八卦,十分直观之图,二是神话、志怪类、寓言类寓意很深之,三是没有标点的文言“”。现在先秦经典著作中,之标点是秦汉之后,学者们在读经典中标点的。秦之后的书籍是有标点的半白话”,而汉字简化后,则是全白话”,中西文化融合后,白话”变味叫现代“”。具有现代“”之文化水平之学者,去读先秦经典,其困难是可以想象的,如何去跨越这三个代沟两汉时期及之后,只有一个“”化“代沟”,就读不懂先秦经典,而当代则有三个“”化“代沟”,又如何去读懂先秦经典?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先秦,读不懂先秦经典,如何去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系?不解决三个“”化“代沟”,又如读懂先秦经典?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知道华夏古代哲原理,并熟练掌握运用华夏古代之哲理,去化解跨越这三个”化“代沟”之难题,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5,能看懂这个寓言故事之象征意义,就能看懂太极八卦图之哲理。寓言是寄意之言,庄子的“寓言十九”,不仅是寄意之言,而还是寄意于高深哲理之言。神话与寓言类似,也是寄意之话,中国古代神话,则是寄意于高深哲理之话。如《庄子·逍遥游》开篇其鲲鱼化鹏鸟之神话,就是寄意于高深哲理之话。包括寓言和神话在内的一切文学作品,其共同特点是形象思维,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其寓含的是一种哲理,只有寓含较深之哲理的文学作品,才是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

北宋苏轼的《题西林壁》这一首哲理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它启迪人们认识事物,及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之结论也不同。它告诉我们只有处高才能望远,才能窥视其事物的全貌,才能了解事物真象,否则就是瞎子摸象。因此,要想正确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必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来去脉,其左右之分枝其全貌才行,只有找到中国传统文化其主脉,又才能读懂认识先秦百家之文。因为有了其全貌和主脉,才能对百家之文予以比较,又只有相互比较之结果,才能认识了先秦百家诸子其人。只有在认识了先秦诸子其人之后,才找到其人之文其旨意,又只有找到其人之文其旨意,才能读懂其文而不是瞎猜和想当然。

6,这则寓言是《应帝王》篇中最后一段:一段说的是,不要以仁义笼络人心,应无为而治。二段说的是,无为而治,不能以法代德,三段说的是,无为而治,要顺物之自然,去掉人为干预,四段说的是,圣王无为之治,无影无形。五段说的是,列子因浮华被神巫所迷后自省返朴,以示君王无为之治,不被好大喜功者所动。六段说的是,无为之: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是说这个无为之道:不求名,不用心机,不任性,要知道体。知其道体,则无穷尽,而知其初始,竭尽自然本性,而不显露,此虚无而已。至人无为之道其用如镜,对外物不送不迎,物来即现物去影消,故能外物而不被物所伤。

 可是陈鼓应教授对这个无为之道译成: 绝弃求名心思,绝弃策谋智虑,绝弃专断行为,绝弃智窍作为。体会着无穷的大道,游心于寂静的境域,……。陈鼓应教授因其不知华夏古典哲学的道之体用关系,才将无为知主,体尽无穷”,一并译成“体会着无穷的大道,游心于寂静的境域 。这就是不能理解随后之寓言所影射的哲理所致。

这则寓言中“浑沌”二字,是模糊一团的状态象征没有“差异”,没有“分辨心”而不开窍,与“智者”相对为“愚者”,“浑沌”没有七窍象征“朴”,故古代“愚”字本意为“朴”而并非是蠢。 “浑沌”居中而“朴”象征“中庸之道”,不“朴”而居中叫折衷。而“浑沌”不开窍之“愚者”居中,虽无人们那美观之七窍,却生活得很好。开窍之后而亡象征“朴”散为“噐”,“朴”是形而上之“道”,“噐”属形而下之类。由此可见,认识理解形而上之“道”,是何等之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