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伊娃·海丝——走极端总比创造一些普通的东西有趣得多

 彼岸丹青 2018-07-17

伊娃·海丝(Eva Hesse)

“偶尔你该对这个世界说‘去他妈的’。”

这句话出自一位好友写给伊娃·海丝(Eva Hesse)的回信,每个看到的人都会在刹那间感觉被击中了内心。因为在生活中一个人去做一件事情,也许总会被各样的理牵绊、阻塞。

1965 年,伊娃·海丝历了一段自我怀疑的时期,遇到创作瓶颈。她沮丧地将自己的困境告诉了好友。几周后,好友以这句话回复了她。

说了这么多,也许有人要问:伊娃·海丝是谁?

伊娃·海丝,1936年出生于德国的美国艺术家,创作于六十年代,是第一位将极简主义艺术推进到后极简主义的艺术家。她的作品中常带有一丝冷静的残忍风格。她善于用胶漆、玻璃纤维等柔软性材料,以对抗男性的强硬。1970年死于脑癌。

 

Untitled   196

Untitled  1964

vertiginous-detour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见伊伊娃·海丝的作品,没看过她的简历,也许会认为她尚在人世间——因为就作品而言,跟现在这个时代丝毫不脱节,而且还影响着一代青年艺术家。比如盐田千春。

伊娃·海丝与后极简主义关系密切,她的自然主义、有机的雕塑形式,其实是一种反对60年代格子几何的极简主义雕塑的行为。通过使用极简主义的艺术观点,例如使用重复的方式,结合生动的、有机的雕塑形式,使得伊娃·海丝的作品可以同时叙述个人身份存在与性别的问题。伊娃·海丝与男性艺术家共同推动着后极简主义艺术——一个男性主宰的艺术运动时刻。

后来伊娃·海丝被称为女性主义艺术运动的先驱,虽然她并没有在自己的作品中表明这种政治立场,但她是第一位开启这个艺术方向的艺术家。众多女性主义史学家提出,伊娃·海丝的作品非常成功的指出了女性主义的问题的同时,又巧妙地避免了直接的政治讨论。

伊娃·海瑟作品

敏感、简练,线的指向明晰果断不犹豫,带有一丝死亡的气息,似乎很脆弱,又似乎很强硬。伊娃·海丝的作品给人的感觉即是如此,这显然是由一颗有自由神奇思想的心灵所创造出来的。她还相当擅长把编织艺术溶入一般的雕塑程序裡面,这种发扬表现女性艺术的技法,让她在日益高涨的女权主义中适得其所。

伊娃·海瑟和她的作品

Untitled , ca. 1963,gouache, watercolor, ink, crayon and paper collage on paper

Size:32.39 x 41.91 cm. (12.8 x 16.5 in.)

Untitled , 1960,ink on paper,Size:22.9 x 30.8 cm. (9 x 12.1 in.)

Untitled , 1965,ink and gouache on paper,Size:48.8 x 64.1 cm. (19.2 x 25.2 in.)

【时代背景】

任何一个艺术家的成长都离不了她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所处的文化艺术氛围背景。

60年代兴起的极限主义,是一种非写实绘画与雕塑,其理念在降低艺术家自身的情感表现,而朝单纯、逻辑方向选择发展的艺术思潮。伊娃·海丝是其中颇具特点的一位女性艺术家,她善用胶漆、化纤玻璃等工业原料,其作品中带有一丝冷静的残忍。

而后极限艺术的风格是:完全无传统雕塑的台座;无个性的呈现;观众的身体置身于场所中,主动去感知极限艺术;剧场性与时间性的艺术;呈现出作者已死,观者已生的理念。强调的是极端的理解中不寻常的意义,即没有作者强加给观众的意义,完全可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感受在观者自身。

C- Clamp Blues   Painted concretion, metal wire, 218.4x96.5x15.6cm  1965

H H   1965

contingent  1968

在伊娃·海丝看来,一件构思好的艺术作品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她主张完全即兴未知的创作过程。她曾说:“走极端总要比创造一些普通的、平凡的、标准尺寸的东西有趣得多。”因此各种不稳定的、有机的、在时间和空间中不断变化的材料就成了她的首选。

各种流体的软质的材料,如树脂、乳胶和粗细棉布,通过她亲手进行的包裹、捆绑和缝纫,呈现出一种层层叠叠的木乃伊式的硬化过程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死亡意象。对于她而言,艺术作品的最终形式并不是关键,关键是它的形成过程,过程本身才是全部意义之所在。

Eva Hesse   Magnet Boards  1967

hang-up-1966

hauser-werth

Ingeminate 1965 Enamel, cord and papier-mâché over two balloons connected with surgical hose  length of each balloon- 56cm

metronomic-irregularity-ii-1966

【成长环境】

如果说一个艺术家的成长离不了她所处的那个时代,那么同时也离不了童年成长环境对她的影响。

伊娃·海丝1963年生于德国的一个犹太家庭,命运比较波荡,这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她的世界观和创作。1939年,她侥幸没有被送进集中营,那时两岁的她和姐姐一起逃到了阿姆斯特丹。在孤儿院待了两个月后,父母找到她们,并把她们带到了纽约。可是不久以后,她的父母就离婚了。1946,海丝的母亲自杀。早年经历的亲密、遗弃的遭遇给她带来了严重的恐惧和忧郁,也让她在自己的艺术中不断地表现着自己的形象。

伊娃·海丝年轻时并没有特别的美术天份,她开始雕塑创作是在她和雕塑家丈夫结婚以后,她从丈夫那学习了一些雕塑的技巧,从此才绽放出在艺术领域的光芒。

No title, 1965  50x65cm

Oomamaboomba  1965

repetition-nineteen-i-1967

repetition-nineteen-iii-1968

Ringaround Arosie  1965

1962年海丝与雕塑家Tom Doyle结婚并移居德国,Tom Doyle从企业家、收藏家Arnhard Scheidt手中买下了一个艺术家驻地。一年后海丝与Doyle离婚,之后开始在一个废弃的纺织工坊工作。海丝的工作空间仍然保留着旧工厂的材料和工具,这些废弃的机器场景给海丝后来的机械主义素描与绘画带来灵感。

海丝并不希望回到德国,但是在这段时间海丝开始使用她所工作的这间旧工厂的废弃材料制作雕塑,她的第一件作品Ring Around Arosie使用一种特别的布料组成的绳子以及电线、纤维板制成。这一年在德国的创作是海丝艺术生涯的转折点,从这一年开始她开始持续的创作雕塑作品,这些成为海瑟后来的代表类型作品。她于1965年回到纽约,开始使用代表她作品特点的材料创作:乳胶、玻璃钢以及塑料。

Several 1965 Acrylic, papier-mâché, latex and rubber (4 units) 223.5 x 28 x 17.8 c


Metronomic Irregularity I  1966

作品《The honeycomb yellows and urine golds》

Right After, 1969.

从她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海瑟的这种俐落手法冷浚而刚强,和我们身处都市丛林、冷漠人心,相互呼应;在作品中伸出的那条线,又把我们这些漠不关心外在事物的现代人拉了一把,拉入画框裡,拉入了现实的社会中,经由这条线进入她的内心世界,感受她满满的艺术气息。

【耀眼却短暂的一生】

烟火虽美却转瞬即逝,海丝的艺术生涯就如同绚丽的烟火,耀眼却短暂。1970年海丝患脑瘤去世,年仅33岁。因她做雕塑创作时使用胶漆、化纤玻璃等工业材料,未采用隔离保护自己而离开。

在她离开两年后,古根海姆博物馆为她举办了回顾展。工作人员把她的部分作品成列在工作室里,出售给想念她的朋友和喜爱想要收藏的人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纪念她。

工作室作品陈

工作室作品陈列

工作室作品陈列

工作室作品陈列

工作室作品陈列

工作室作品陈列

工作室作品陈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