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渡守寡,再嫁却遇人渣,李清照晚年的愁苦都在这首《清平乐》里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8-07-17

千古才女李清照的一生被北宋灭亡后的南渡割开了一道天堑,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与境遇使得她伤悲彻骨,也使得后世人为其扼腕叹息。当李清照的一生逐渐走到暮年的时候,她所面对的是非常困顿的局面--故国已破,亲人亡故,自己之前和丈夫赵明诚精心收藏的金石都逐渐丢失了。正如她在《声声慢》中写的那样“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她的人生境遇如此凄凉。当年和赵明诚的美好生活都早已经荡然无存了,仅剩下她自己一个人惆怅悲苦地回忆与怀念。可是晚年的她却渐渐回忆不起往昔,“风住尘香花已尽”,她也感受到自己逐渐凋零了。

可能是为了唤回自己的记忆以及久久埋在心田的温情,她在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到杭州和张汝舟结婚。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张汝舟毕竟不是赵明诚,李清照和张汝舟的婚姻生活非常不幸福,仅仅几个月两人就离婚了。李清照本来是为了寻找一个自己的休憩港湾,但是她看错了人,错误地嫁给了这个掮客张汝舟。张汝舟的勃勃野心在婚后就暴露无遗了,他是觊觎李所搜集的金石文物,人和物俱占。

后来张汝舟因为不能获得李清照的芳心,不能支配她的行为而恼羞成怒,时而对他大打出手。李清照忍无可忍,最终拿着张汝舟的黑历史毅然决然地和张汝舟对簿公堂。李清照只有将他告倒治罪,才能脱离这婚姻的苦海。但是依照当时的法律,女人和丈夫官司,无论对错,都要坐两年牢。毅然决然的李清照宁愿坐两年牢,也不愿和张汝舟再有任何瓜葛了。入狱之后的李清照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和友人的帮助,只坐了九天牢便释放了。但是这段经历却给了李清照巨大的打击。

这段十分失败的婚姻使得李清照的名声受到一定的影响,有人指责她“不终晚节”“然无检操”,这给晚年的李清照巨大的挫伤与打击。下面这首词《清平乐》就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她当时的心境: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宋 李清照 《清平乐》

李清照的这首小词将自己的身世和梅花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梅花的不同以及赏梅的不同来反映自己的愁苦与凄凉,读来感人心魂,使我为其久久唏嘘不已。

李清照的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怀旧。开头两句“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回忆早年与赵明诚共赏梅花的生活情景:踏雪寻梅折梅插鬓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这个“醉”字,不仅是酒醉,更表明女词人为梅花、为爱情、为生活所陶醉。三四句“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是写她南渡失去丈夫赵明诚之后的痛苦。

从这里可见李清照在抒情时善于将无形的内心感情通过有形的外部动作表现出来。花还是昔日的花,然而花相似,人不同,物是人非,怎不使人伤心落泪呢?“挼尽”二句,说把梅花揉碎,心情很不好,眼泪把衣襟都湿透了。插梅与挼梅,醉赏梅花与泪洒梅花,前后相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阶段与不同的心情。

接着到了下片开始转入伤今。“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其中的“生华”意为生长白发。词人漂泊天涯,远离故土,年华飞逝,两鬓斑白。这里与上片第二句所描写的梅花簪发的女性形象遥相对照。最后的两句“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看取意为看着。晚来风急,恐怕落梅已尽,想赏梅也看不成了。

李清照此时的心境:早年青春佳偶,人与梅花相映。中年迭经丧乱,心与梅花共碎。晚年的自己漂泊天涯,已经不想再看梅花飘零满地了。李清照南渡后,特别是丈夫去世后更是颠沛流离,沦落漂零。生活的折磨使词人很快变得憔悴苍老,头发稀疏,两鬓花白。同时这里的“风势”既是自然的“风势”,也是政治的“风势”,即“国势”。这里在隐隐约约中也寄托李清照对当时国事的担忧感怀。

文|青舟(三度平台签约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