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鼠疫的临床表现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7-17

鼠疫又称黑死病,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属我国法定甲类传染病之一。原发于鼠疫自然疫源地中的啮齿动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染疫的鼠、蚤或其他途径传给人类,造成/人间鼠疫。

临床表现:

人间鼠疫临床病型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鼠疫、皮肤型鼠疫、眼型鼠疫、脑膜炎型鼠疫等。

鼠疫的潜伏期很短,多为2~3d。潜伏期的长短与病型、免疫接种等因素有关。

(一)一般症状发病急,高热畏寒,体温迅速达到39℃~40℃,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发病初期即出现头痛、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昏睡等神经系统症状。多数病人有恶心、呕吐、腹痛等。

另外,可有皮肤及黏膜出血、结膜充血、呕血、血尿和鼻出血等。

(二)各类病型的特殊症状:

1.腺鼠疫是鼠疫最常见的临床病型,除一般症状外,以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多发生在腹股沟、腋下和颈部淋巴结。一般在发病当天或第2d就出现典型的淋巴结不肿大症状,发展迅速,淋巴结坚硬、红肿、剧痛。治疗及时可完全吸收,治疗不及时可化脓破溃,愈合较慢,脓汁中含有鼠疫菌,可成为传染源。腺鼠疫进一步发展可继发肺鼠疫和败血症鼠疫。

2.肺鼠疫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肺鼠疫除严重的一般症状外,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咳痰,痰为鲜红色泡沫状血痰,痰中有大量鼠疫菌,胸痛、呼吸困难。肺部检查体征不明显,与严重的临床表现不相符。若治疗不及时,可全部死亡。继发性肺鼠疫为腺鼠疫或其他型鼠疫继发发生,具有原发型鼠疫及肺鼠疫的双重表现。肺鼠疫患者是人类鼠疫的重要传染源。

3.败血症鼠疫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败血症型鼠疫由于鼠疫未经过机体的免疫系统而直接进入血液,病情发展迅速,全身中毒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出血现象均较严重,病人迅速出现神志不清、烦躁、昏迷,皮下及黏膜出血、血尿、呕血、便血,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

4.其他类型鼠疫除一般的全身中毒症状外,表现出相应系统的症状,如皮肤型、眼型、脑膜炎型、扁桃体型等。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