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各型鼠疫特有的临床表现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7-17

1.腺鼠疫:

淋巴结炎常发生在发病同时或稍后,部位多在腹股沟和腋下。西北旱獭疫区多由剥食旱獭引起感染,故大部分病例多发生在腋下。在家鼠疫源地中,成/人多为腹股沟和股淋巴结炎,儿童则以颌下、颈部、腋下多见。感染淋巴结迅速肿大,大小在1—10cm,局部皮肤隆起,张力增大或出现红斑。由于疼痛剧烈,迫使患者采取特殊体位以避免引起疼痛的刺激。触痛十分明显,肿块不活动,淋巴结周围炎较重,与周围组织粘连,局部皮肤发热,皮下可触到1至数个坚硬而无滑动的肿块。

鼠疫淋巴结肿大的特点是快、痛、硬、连(肿大快、疼痛剧烈、质地硬、与周围组织粘连)。肿大淋巴结一般为1~2个,也有多至20余个,遍及全身各部位。

极少数患者虽无浅表淋巴结肿大,但发生深部淋巴结炎症,如纵隔、腹腔内淋巴结炎,引起腹部疼痛、触痛、反跳痛,容易误诊为阑尾炎、肠炎、结肠炎、胆囊炎等,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2.肺鼠疫:

为鼠疫最严重的一型,病死率高,流行病学意义最大。有报道患者接触感染后可当天发病并于当天死亡,抗生素治疗迟于发病后20h以上时死亡几乎不能幸免。

肺鼠疫除具有严重的鼠疫一般症状外,同时出现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及血痰、粉红色泡沫痰等,并可出现呼吸困难、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即有精神抑郁、谵妄狂躁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听诊可闻及散在性干湿哕音及捻发音,X线片检查有片状或斑点状阴影或融合的实变。

继发性肺鼠疫常常是腺鼠疫血行播散的结果。患者在原有症状的基础上,病情突然加剧,出现连续性咳嗽,继而表现肺鼠疫的全部症状,病人心慌气短,呼吸困难,进一步发展则导致呼吸衰竭,颜面及四肢皮肤发绀甚至全身呈紫褐色,痰中带有大量鼠疫菌。

3.败血型鼠疫:

原发性败血型鼠疫是鼠疫菌直接侵入血液,并在血液内大量繁殖引起的全身性感染。细菌经血循环进入各器官组织形成多发性感染灶,并在血液中迅速繁殖,释放大量毒素,使患者很快进入重症中毒状态。患者可出现多种严重的临床表现,包括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衰竭(M0F)、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出现较早,血压下降,心音低钝;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导致小动脉凝血,引起皮肤黏膜和实质性脏器广泛出血,有时出现呕血、黑便及血尿,四肢出现紫绀和组织坏死。

多数病人起病时即表现为感染性休克的症状,病死率高达100%。血液检查白细胞稍高或下降,血液细菌培养常为阳性。此型无独特的症状,在流行初期易被误诊,要与其他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败血症进行鉴别。

继发性败血型鼠疫多由腺鼠疫发展而来,主要表现为全身症状加重,但较原发性者病情为缓,预后也较好。

4.皮肤鼠疫:

皮肤鼠疫是指在原发感染部位皮肤发生炎症,皮肤损害最常见的是丘疹、水疱、脓疱及焦痂,破溃后形成溃疡,疼痛剧烈。局部皮损出现后,常常并发所属淋巴腺炎,全身反应一般较轻。

5.眼鼠疫:

细菌直接侵入眼中,则可使眼睛感染而引起流泪、结膜充血、肿胀疼痛,在数小时内形成化脓性结膜炎,分泌大量脓血性物,与脓漏眼极为相似,眼分泌物中可分离出鼠疫菌。

6.肠鼠疫:

可因食用未煮熟的带菌动物肉类而感染。表现为恶心、呕吐、频繁腹泻,排泄物中常带有多量血性黏液混合物,排便时出现疼痛性里急后重。有体温升高及鼠疫的一般症状。

7.鼠疫脑膜炎:

此型鼠疫不多见,多为其他型鼠疫继发而来,病死率高。鼠疫脑膜炎的特征是发热、头痛、剧烈呕吐、颈项强直及出现各种病理反射,脑脊液检查有多核白细胞为主的细胞增多的改变,并可检出鼠疫菌。内毒素鲎试验阳性。临床上需要与各种脑膜炎鉴别。

8.鼠疫咽炎:

鼠疫感染可以出现类似急性扁桃腺炎的咽炎。颈部淋巴结通常发炎肿大,但全身症状轻微,易误诊为链球菌感染的扁桃腺炎。

9.隐性鼠疫:

又叫轻型鼠疫,一般包括自愈的无典型鼠疫病程经过的病例及能走动的轻症病人。这类病人在流行过程中不被发现,流行过后从其血清中查出特异性鼠疫F1抗体,流行病学方面往往有与染疫动物及病人的接触史。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