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发了一篇名为《18世纪一群英国囚犯登陆澳大利亚,100年后当地土著只剩5万》的千字短文,不期竟然引来网友万字跟贴,讨论话题从殖民、种族到东西方文明,后来又引申到中国和西方谁更早使用火器,谁的火器更先进? 众所周知,火药是中国的发明。古时炼金的道士想炼出长生不老药来,结果意外发明火药,但当时在中国的用途主要只是鞭炮而已。就算是蒙古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宋朝皇帝也没有发明某种末日武器来拯救江山。一直到大约15世纪(火药发明600年后),大炮才成了亚非大陆上战争的决定因素。 网友正方认为明朝使用的火器优于同期西方,反方则持相反观点,两人在论战中引经据典,很有技术含量,现摘录如下: 正方:网易福建省厦门网友 你贬低明朝火器,我来继续打你脸。来,接巴掌。 明朝火铳花样不多,也就是以下这么多种而已:有火铳、鸟铳、噜密铳、佛郎机铳、三眼铳、四眼铳、五排枪、五雷神机、七星铳、十眼铳、十连珠铳、连子铳、马上佛郎机铳、震叠铳、铅弹一窝蜂、快枪、夹把铳、飞天神火毒龙枪等。 就以鸟铳为例口径在9—13毫米之间,射程可达300米左右,这个是什么概念?AK47的有效射差不多也是在300米左右。原始不原始??开心不开心? 掣电铳是单兵火绳枪,用的是撞击式燧发,采用子铳方式填充,什么概念?就是用燧发撞击发射,已经有现代步枪的影子了。而子铳是先把火药预先填充在很多小管子内,从后膛塞入,激发之后取出空管子,再放进去新管子,再射击,这是不是已经有现代步枪子弹的影子了?不再是需要往前膛把火药桶进去,开一枪捅一下。十连珠铳十个管子密集发射,这相当有威力了。 左宗棠在西北发现当年明后期的开花炮弹之后居然说:“这东西明朝时期就从西方引进了”,实际上这就是明朝自己已经发明出来了。正是因为努尔哈赤被明朝用火炮打死的,所以满清才一直拒绝再使用火器,导致这个火器研究断绝了。 好了,打脸就打到这里,疼就叫出声来,别憋着。 反方:处污不染 [上海市] 笑死人。你列了那么多,其实只有火铳是中国原创的,不过着实简陋得很啊。传到西方后经过了改良,性能远超原先的火铳,从葡萄牙传到日本,从日本再传到中国,这就是让楼上骄傲得不行、媲美ak47的鸟铳了,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赵士桢著成的《神器谱》中记载了鸟铳传入中国后,中国原有的诸火器皆失其利,是因为中国原有的铳器需一手持柄一手燃药因而较难命中目标,而形容鸟铳为:“后有照门,前有照星,机发弹出,两手不动,对准毫厘,命中方寸,兼之筒长气聚,更能致远摧坚。”后面那些基本上是在鸟铳基础上“改良”,比如几把鸟铳绑在一起之类。楼上也好意思把弗朗机列出来,弗朗机一看就知道是外来的,其实弗朗机就是葡萄牙,弗朗机铳其实是早期的加农炮,传说中打死努尔哈赤的红衣大炮也是从葡萄牙进口的加农炮。 正方:网易福建省厦门网友 从网路上搜一点二道资料,避重就轻的描述,就想抹杀中国在火器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1、火器最早是出现在宋朝,在北宋的《武经总要》就有现在历史上最早的军用火炮和火药制作过程记录。 2、到了元朝由郭子仪子孙郭侃发明了铜火铳被献给了蒙古汗蒙哥,被用于征讨欧洲之用。你欧洲爸爸当时只有被吓的尿裤子的份。 3、随着阿拉伯人把中国火炮和火药技术,带到了欧洲之后欧洲才开始对火炮和火药的研发应用。你欧洲爸爸是不是要感谢一下阿拉伯人? 4、随着东西文化的交流,明朝火器技术也吸收了一些欧洲的火器技术,比如说你吹上天佛郎机技术,这种交流本来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却被你吹成好像是你欧洲爸爸先发明的火器一样。 反方:处污不染 [上海市] 你的无知完全超出我的想象能力。明朝的火器比西方的差得远,所以大量进口西方的火器,这也叫吸收欧洲火器技术?这真和打磨芯片有一拼了。蒙古征讨欧洲,你得瑟什么?难道你是蒙古人?不然你也是被征服者。欧洲好坏并没有完全被征服。不管火铳是怎么传到欧洲的,反正对火铳的改良是欧洲人完成的,正好就是用来反抗阿拉伯人的呢。其实这段历史充分证明我之前说过的,中华文明存在内在缺陷,没有发展科学技术的能力,个别人灵光一闪的火花也得靠西方来发扬光大。所以近代远远落后于西方,蒙满两次入侵是外因,内在缺陷是内因,即便没有外因,内因也决定了中国会被西方远远甩到后面。 正方:网易福建省厦门网友 你就只知道鸟铳,却对我详细描述的掣电铳只字未提?你真是避重就轻呀。由赵士祯研发的掣电铳是用燧发撞击激发,后膛填充弹药的火枪。这枪已经初具现代步枪的影子了,这比欧洲战场上打一枪还需要从枪口塞弹药先进多了,直接采用事先填充好的子铳从后膛填入。 在北宋已经有了初期的地雷,但是主要是引信激发命中率低。而到了明朝已经有踩压激发的“钢轮发火”具体原理就是当敌人踏动机索时,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还有“海底鸣雷是触线式水雷。 《武经总要》卷十二中的“霹雷火球”就是用发射弹丸爆炸产生的破片杀伤敌人。这就是早期的开花弹,到了明朝已经开始使用开花弹做战。左宗棠在明朝古炮遗址中挖出百枚开花弹后,在其《左文襄公书牍》,卷十三中感叹“利器之入中国三百余年矣,使当时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岛族纵横海上,数十年挟此傲我?” 佛郎机炮是明朝获得欧洲炮后,改进出更先进的炮族,从重大千斤,到轻到手提。郑成功攻打台湾荷兰人的时候用的佛郎机炮远优于荷兰人的火炮,荷兰人在一顿炮轰后直接挂白旗投降了。 反方:处污不染 [上海市] 你自己都说了掣电铳是单兵火绳枪,跟燧发有啥关系嘛!你根本没弄清楚什么是火绳枪什么是燧发枪,所以会闹火绳枪燧发的笑话。其实掣电铳是把佛郎机铳的后装子炮的特点应用到鸟铳上而已,和其他那些东西一样都是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最多造几支,根本不可能大规模用于实战。实战中大炮当然都是从西方进口的佛郎机炮和红衣大炮,枪的话少部分是火绳枪(鸟铳),大部分还是火绳枪上一代的火门枪,因为火门枪便宜,明朝没钱呀。在欧洲西班牙凭借火绳枪横扫欧洲,战胜过瑞士步兵和法国重骑兵,要是明朝火器比西方更发达,又何惧乌合之众的农民起义军和骑射的后金军? 火器确实是在中国发明的,但是发明后就停滞不前,然而传到西方后发展极为迅速,等发展到火绳枪的时候中国才接触到,顿时感觉到差距了,引进然后山寨。然后除了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并没有突破性的发明,而西方继续发明了燧发枪,淘汰了火绳枪。 火器方面乃至科技方面,明朝已经全面落后于西方,这是历史事实,你硬要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确实难。 双方论战还有很多精彩的回合,因篇幅所限,先节录这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