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可混淆卷与篇

 鉴益堂 2018-07-17

古人著书,每有“卷”与“篇”之分。了解“卷”“篇”之含义,可对了解古典著作有一定的意义。

王充《论衡·量知篇》云:“截竹为简,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大者为经,小者为传记,断木为椠,析之为版,力加刮削,乃成奏犊。”由此可见,木版用于彼此通信。至于写书则专用竹简,所以篇、简等字均冠以竹字头。《说文》云:“简,牒也”,“篇,书也”,即是一块竹片称之为“简”,许多竹片编合起来才称篇。以后人事日繁,在竹简上不能多写字,便兼用丝帛,由于丝帛写书可以收卷,较竹简易于保存,故在汉代以后渐废简篇而行卷轴,“卷”之名由此而来,取舒卷之意。

古代记载语言文字的工具是简帛并用。故在古时“卷”和“篇”两字的区别是不大的。《汉书·艺文志》里所录诸书,有的称卷,有的称篇,就说明了这一点。 

汉代以后,由于卷轴的推广使用,“卷”和“篇”的含义有所转化,且在一书中二者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卷的分合,决定于分量的多少。篇的应用,决定于写作的义例。在多数情况下,一部书中的篇数总是多于其卷数,如《素问》九卷八十一篇,《伤寒论》十卷二十篇。故了解“卷”“篇”字的含义和各自的功用,有助于对古典医著的学习,不会被卷篇的划分所混淆。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u/211748274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