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便是两千年前秦朝的“厕纸”

 等待MYLOVE 2016-03-08

这便是两千年前秦朝的“厕纸”

格物致知秦朝穿越指南张不叁2016-03-08 10:01

文/张不叁

这便是两千年前秦朝的“厕纸”

竹简(资料图 图源网络)

当时秦朝还没有发明纸张,如果你看到秦题材的影视剧中有人拿着本线装书装模作样地读,赶紧上去打个招呼吧:“兄弟,从哪个次元穿过来的?”

一些有钱人用布帛当书写材料,这种材料轻便又结实,但最大问题就是贵。

所以当时最主要的书写材料是竹片或木片,写之前先要用被称为“削”、“书刀”的小刻刀削好,再在上面写字;写错字也可以用小刻刀把错字削去,正是因为刻刀的重要性不亚于笔,所以文职吏员素有“刀笔吏”之称。

如果是写很多文字,就把这些竹简木牍的上下两头打上小孔,再用绳子或熟牛皮绳穿起来,这就是书籍的最早形态。

这便是两千年前秦朝的“厕纸”

竹简(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绳子和熟牛皮绳叫“韦”,成语“韦编三绝”就是说孔子看书很勤奋,把竹简翻得连“韦”都断了好多次,相当于现在把书“翻烂了”的说法。

由于竹木所占体积比较大,所以一卷书其实没多少字,有人统计,《云梦睡虎地秦简》的一枚竹简,通常只有30字左右,以此推断,一篇5000字的文章就要60枚竹简,足以构成一卷书。

成语“学富五车”最早是形容名家大师惠子,说他的藏书多到能装满五辆车,但如果按前述标准来衡量,这些竹简的总字数也算不上惊人,任何一部三流穿越小说,都可以在字数上超越它。

有些竹简的最后归宿是——当厕纸。前边说了,那时没有纸,如厕时又不能不擦,于是当时人们用树枝、竹条来刮啊刮的,有条件的就用外表平滑的“厕筹”,于是有些不用的竹简,就像如今写满字的废报纸一样,肩负起这一任务。

它们出土后又成为文物,天知道考古工作者面对这些两千年前的厕纸,究竟是什么心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