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年教学反思——谈教学方法的运用

 天涯共暖 2018-07-18

               朱承星/文

俗话说,千个师傅,千样法。领导同样也要懂得尊重教师个性发展,不能强调千篇一律。

如今现代技术的运用,各种样的教学方法名目繁多。有的是针对学生提出的,有的是从教师角度分析,有的是从性格、情感、心理等方面去划分。不管什么教育方法,归根结底都应该是有利于人的培养和教育。如果是为了吸引听课教师的眼球,一味玩花架子,把课堂肢解得零离破碎,都是徒劳无益的。

教学,到底要不要考虑教学方法呢?回答是肯定的。特别是刚步入讲台的人,更要考虑学生是不是能够接受;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者在学生心目中早已形成一定风格的,可是尽量少变化。如果在学生思维形成一定惯性后,再模仿其它方法,很可能学生一定难以适应,自然也难取得相应的效果。

我曾经听了一位数学老师讲行程的问题,一会儿挂小黑板,一会儿放图片,一会儿做实验,一会儿分组讨论,一会儿做游戏,整堂课热闹不已,老师也费了不少心思。可是仔细一想这堂课学生是不是都接受了呢?也许老师还没有讲完有的学生注意力早已被分散,哪还有心思专注老师的重点。

因此,教育方法,一定要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不是特别难理解的问题,尽量根据学生惯用的方式进行。真正一堂好课,老师语言要精粹,重要的地方要善于点拨,不要把学生想象成一无所知的人。这就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什么样的学生,我们就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学生才真正吃到了自己合口的饭菜,有滋有味。

高中阶段,我碰到一位老教师,都说他讲课很有名,可是听了他几节课后,我根本不知所云。论口才,他的确是滔滔不绝,可是他普通话不准,方言重,口头禅太多。听他的课我简直是受罪,哪还收获而言。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就要加强自身锻炼,分析原因,不能不顾对象一味盲目地进行下去。教学方法也不是谈虎色变神秘莫测的东西,实质就是适应对象的手段和形式。教师教学前,必须明白这一点。否则,付出再大也难让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