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济南从何时起成为山东的政治中心?为何春秋战国时期临淄作为齐国的都城没有得以延续继而成为山东的政治中心...

 gudian386 2018-07-18

建立一个中心城市,须遵循几个重要原则。

必依水、必平原、必为南北/东西大冲。

这在地图上是显而易见的,譬如西安之所以为会:

如汉中之所以为发祥:

如成都之所以为天府(山城重庆较为特殊):

北京、天津、石家庄,以及秦皇岛:

我们再看看山东:

历城(济南)和临淄这两片地方,历来就是人烟聚集处,因为其本身就适合定居。当临淄为地域中心时,必定伴随着“齐国”这个概念。齐国所辖地域,从建国到汉的齐国,几乎全都是以临淄为治所,这是钦定的,同时是情势所驱。

齐国狭长,政通东西,不通南北。即便可以通南,它也不愿意通,还故意盖了齐长城顶住南边。这意味着,一旦这个限制南北的界限消失,便是临淄作为“大都会”的消失。

齐郡:

所以临淄后来不是山东的省会,就连市中心的位置也丢了。后来统辖山东中部的是青州,且不说青州,就连淄博(淄川)的位置也比临淄更好,为东西、南北必经之路,所以到现在,更适合发展成较大城市。还是那句话,临淄的衰落,从不作为齐国国都之后,就是不可避免的。

再说济南。

宋代徽宗时,齐州升级为济南府,不是平白无故就升级的。首先是济南的山水人烟的规模日趋扩大,古城墙就是靠着大明湖北面一圈,大明湖南就是府衙:

济南的地理位置在这些年里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文明与建设都超越周边。到金代,原先当过济南知府的齐王刘豫,专门为济南凿通了小清河,主要就是为了搞盐。所以小清河还有个名字,叫运盐河。


盐对于推动经济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济南盐商有四大家,每一家都富可敌国。盐被官销内陆,稳赚不赔。从开凿完成到元朝,时间有二百年。

与之相比,临淄却在西汉末年就开始衰落。到了元末,临淄古城已经颓废到不得不直接改在南边另起新城的地步了,新起的临淄城,规模不及古城的一半。历经南北朝的战乱之后,唐宋金元时期,济南的发展倒是十分好的。无论是文化(词人)还是经济(盐、货),以及交通、位置,都比其他地方更适合作为省会。

于是到了明朝洪武九年,山东的治所就从青州,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济南。此时,临淄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的重要性早已不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