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法煎药久违的经典中医绝技

 czj9616 2018-07-18
古法煎药久违的经典中医绝技——煎药之法(图)

  上期我们介绍了古法煎药的历史以及所用器皿和溶媒,而《伤寒论》中提到,药物的煎煮法是以提高疗效为前提综合考虑,辩证施治,丰富而灵活。同一味药物,由于病证不同或同一病证而所处的阶段不同,轻重缓急有别,煎煮法亦殊。本次我们就着重为您揭示古法煎药之煎法。

  1.得率:汗下之药,煎至八分;对病之药,煎至七分;滋补之药,煎至六分。不可极干,亦不能猛火骤干,恐伤药力。

  2.火候:病在上为天,煎药宜武;病在下为地,煎药宜久。

  3.药性:发散芳香药,不宜久煎,取其生而疏荡;补益滋腻之药,宜多煎,取其热而停蓄;味淡质坚之药,非久煎则药力不出;药味厚且重者,宜两煎;药味轻且薄者,宜单煎。

  根据这些经验,坐落于中山路的达仁医院总结出了严谨的煎药工艺流程,并严格执行。

  特殊煎法:

  1.先煎可减毒增效,如生半夏、生草乌、生附子、雷公藤、马钱子等;另外矿物、贝壳类等坚硬的药材如生石膏、生牡蛎、磁石、代赭石、生龙骨、龟板、鳖甲、珍珠母、瓦楞子、生石决明、生赭石等,先煎煮15-20分钟,才能煎出有效成分。

  2.对含淀粉较多的药材如茯苓、麦仁、焦神曲等采取先煎去渣。

  3.方剂中的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如:薄荷、藿香、麻黄、木香、细辛、银花、豆寇、泽泻、青蒿、紫苏叶、沉香、佩兰叶等,不宜煎煮过久,采用后下。

  4.包煎:方剂中含粘性成分的药材,影响其他药材出汁;带绒毛、芒刺及粉末状的药材,煎煮稠浑,病人难以服用,采用布包煎,如:车前子、赤石脂、旋覆花、六一散、麦芽、滑石、青黛、红花、葶苈子等。

  5.烊化:阿胶、龟胶、鹿胶、蜂蜜、饴糖等。

  6.冲服:牛黄、麝香、羚羊角粉、沉香末、肉桂末、田三七、紫雪丹、六神丸、生藕汁等。

  此外,在汤剂煎煮过程中,加水量、煮取量及其之间的关系、煎药时间也都是与汤剂药效有着密切关系。

  服法提示:

  煎剂还应遵医嘱,即:取汗剂得汗为度,取吐剂得吐为度,取下剂得下为度,和解温补剂宜久服。


  《伤寒论》对汤剂各方面做了详细的记载,达仁医院努力挖掘古法煎药的技法,煎药时根据药性区别火候和煎法,对特殊煎法(先煎、去渣、后下等)不厌其烦,力争使药材充分发挥药力,使方剂功效得到进一步优化,为临床医生精心辨证,慎下方剂提供最大的制剂保障。

  古法煎药这如此珍贵的中医药传统技艺却无奈的离我们越来越远,而达仁医院一直坚持采用古法煎药,致力于为百姓提供最地道的中药汤剂,以翼广大患者少吃药,尽快痊愈。

  咨询电话:26356331

  邮箱:dryyjkzx@126.com

netease 本文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