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高度集中听音乐?

 阿里山图书馆 2018-07-18
      

当精神高度集中时,我们可以使用自控力将意识集中到身体的一个或多个器官。比如,我刚才在想“意识”这个词时,就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大脑。想认真的写一行字,做一顿饭,或听一首曲子,都需要精神的高度集中。

事实上,我们的耳朵始终都处于“打开”的状态,之所以这样我们才可以从睡梦中听到闹铃声,才能独处在一间安静的房间并听到来自隔壁的喃喃细语。既然都能听到,何必要弄得更加复杂?

前不久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美国著名音乐史学家,爵士乐评论家泰德·乔亚(Ted Gioia)著作的《如何听爵士》细致的讲述了人们应该如何欣赏爵士乐这一特殊的音乐类型。泰德从爵士的起源讲起,并分析了听众应该如何欣赏并判断舞台上音乐家们的“交流”。想要更多了解爵士乐自身魅力的朋友们,不妨买一本读读看。他的解析引导着你学会聆听不同的节奏,音调和音色,以及个性。可在做到这一切之前,我们也应该学会怎样使用我们的耳朵,而不是盲目的将听音乐作为一项功课完成 ——何况,这一切的“训练”也只是为了让我们能更细致的听到音乐的美。

当下,听音乐的方式多得快让我们不会听音乐了。从在音乐厅,俱乐部现场,酒吧观看演出到在家中使用监听音箱,唱片机,手机扬声器或同过监听/非监听耳机播放音乐——这些便利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音乐带给我们的美好。

但我们有因此而听到了更多好的音乐么?一些时候,我们自我的“疏忽”可能造就了很多遗憾,也许一场听完并无任何感想的音乐会在多年后成为了畅销经典——是我们那晚的耳朵状态不佳?还是个人审美的不同?也有一种情况,很可悲,就是在舞台上的音乐家并没有在“听”他们自己的演奏。记得有几次,在一家Live House,我很轻松地将身体倚着靠背,闭上眼,用双耳细微捕捉着舞台上的每一举动,却迟迟无法“听见”就在我眼前不到10米处的钢琴家的solo。首先,这与乐队的大小无关:独奏,三重奏,甚至大乐队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其次,这也与演奏音量大小无关,只不过这些演奏并不能穿过耳朵直达人们的心里,在耳外时,就散了。

美国著名钢琴家,即兴演奏家凯斯·杰瑞特(Keith Jarrett)在2014年NEA Jazz Masters上的演讲中说道:“现在的人们根本不知道他们在听什么。”

 
            Keith Jarrett

“在以前没有网络的时候,人们会去外面‘体验’音乐:去唱片店购买CD,去图书馆借唱片,或者去听一场现场演出。”

现在的我们更多只是通过不同的网络平台听音乐,不过在这个生活节奏快的时代,这似乎并没什么。但音乐,源自于声音的共振,只有在现场才能完整地体验聆听的整个过程——这也是一个音乐家和观众需要共同‘享受’的过程,如果只是一个人在台上默默地演奏,那这个过程就不完整,就无法达到它应有的效果。

“音乐是无法使用言语来表达的。音乐只是在空气中,你找到,或找不到她,而你只是不够努力罢了。”  —— 凯斯·杰瑞特

Keith对观众观看演出时的“苛刻”要求是广为人知的。在2007年的意大利翁布里亚爵士节(Umbria Jazz Festival)上,Keith在演出前用英语破口大骂,叫那些拿着相机的混蛋们“都他妈的把他们关上!”

“现在!” 他还说。
2010年,在Keith的一场美国旧金山(San Francisco)的独奏音乐会上,他还与观众进行了一番辩论:

Keith:......记得四十年前在纽约的一家俱乐部,我曾经在我的四重奏演出时停下对一些观众说:“你们为什么不先聊完?我们正好休息一下。”...如果你们刚刚听到了话,也许就会意识到,每当有人咳嗽时我就稍微暂停演奏,留出空隙。有更多的咳嗽声时,我就只能弹的更轻点,但我越轻,咳嗽声就越多。他们也因此都被录下来了,所以...

观众:你就弹吧!
Keith:自从佩鲁贾(翁布里亚)后我已经尝试做一名好人了。

观众:你真是个混球。快弹吧!快点...学会处理它。万一有人感冒了呢?
Keith:难道只有我感觉旧金山这么奇怪么?
观众:闭嘴。你为什么这么粗鲁?混蛋。

Keith:OK,所以我应该开始弹了。这让我想到一场我曾经的欧洲巡演,那些人可讨厌美国人了。噢,那些喊“弹”的人,你们想,你们希望我弹什么?

观众: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Love?
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Love?
Ella Fitzgerald - Ella Fitzgerald Sings The Cole Porter Songbook

即便在我本人看过的2016年2月Keith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的一场观众颇为肃静的独奏会,他仍然在返场一两曲后走到麦克风前说道:“这他妈的是什么?” 之后抬起头并笔直的站在舞台中央“给予”观众们时间对他进行抓拍。不过东海岸的观众似乎更有些幽默感,并没有人与他顶嘴。最后,在音乐会终前,他还祝大家晚安,说:“你们表现的不错了!”

所以,我们应该怎样认真听音乐呢?
对于演奏者来说,除了听到每一个音符,还要听到音符之间哪怕极为狭小的空间,这些缝隙看似只是音与音之间衔接的一条小路,但一旦凹凸不平,后果将不可设想。在聆听的时候,尽可能不要让音符快速的流失在空气中,如果能捕捉到更多的声部,那演奏出来的音乐也将会更有立体感。

而对于听众来说,无论是一名音乐家,还是一名爱好者在听音乐,都需要做到用心去聆听。深呼吸,放松身体,让自己毫无压力的去感受传播到自己耳朵旁(里)的音乐——也许,你也可以先尝试故意不去听一段音乐,再让自己的耳朵专注起来去捕捉。

如果在现场的话,那就更有意思了。首先,你要尽量选择一位好的音乐家的演出观看。很多时候,“听不到”音乐并不是因为你自身的问题。对于我来说,有的录音可以让我听上上百遍,上千遍,但那些并不让我心动的,也许一遍都很难听完。其次,如果你不是只想把一场演出当做背景音乐来听的话,那你就要尝试让自己的身体进入一个良好的状态。另外,在一场重要的音乐会夜晚前,一定要保证自己拥有足够的睡眠。

前段时间我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看了一场我一直没有机会看的著名古典钢琴家。从我坐到自己在一楼的位置上后,我就开始精神高度集中,不过开场后10分钟,我就困得睡着了。

在一场自己想看的演出前,也要让自己身体做好准备,即便音乐再有趣,你也不能指望她可以百分百地唤醒你。不过,你也可能因此而得到一段良好的睡眠,但记住,别打呼噜。

往往那些在演奏时发出怪声的人的音乐让人听起来更加流畅,因为他们同音乐在呼吸——很多时候,我在听Keith Jarrett的演奏时也会不由自主的哼出声来,而恰巧,这些时候他也会停下来呼吸。如果我们在聆听演奏家演奏时可以与他们一同呼吸,那得到的效果将是最真实的。

最后,想真正让自己高度集中精神听音乐,还要保持一颗虔诚的心。去年10月我在Blue Note Beijing弹给我爱人Wandy的“爱的记忆”,我之后听了很多遍。每次,用心听时,都会默默落泪。感谢Wandy,也感谢Till Brönner柔情的小号演奏。

                     文 | 阿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