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书法的“法度”?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8-07-19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书法中要强调一个法度的问题,法度就是规范、规则、秩序。自有了文字以后,这个法度就一直持续着,是后人学习前人的汉字书写法则,进而不断深化、演变,逐渐形成了各种书体的不同书写规则。因此,法度是书写的法则和汉字书写的规范。


从甲骨文开始,后人就模仿这种字体,后来形成了大篆,其他书体以此类推,但那时没有理论上的文字记述,最早提出"法度"一词是东汉书法理论家崔瑗,他在《草书势》中提出了"法象"的概念,用自然之物描写汉字的法象之态,"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副规。"用自然中的物,连接汉字中的笔画,是一种规范性和秩序性,这种表述同时也道出了汉字之美。

最能体现汉字法度的应当是唐朝,以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为代表的书法家,为唐楷书法树立的规矩的典范,因此,"唐尚法"也就成了唐代书法尤其是楷书的自觉要求。


法度从笔画、笔法、结构、章法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定,遵循这些书写规定,才被认为是尊"宗",后人也在不断归纳、总结了前人的书写法则,比如有人根据欧阳询的楷书总结出了《三十六法》,对其书写规律进行了全面汇总,成为学习楷书书法的基本教材。当然,时下还有更多类似不同书体的"法帖"教材供爱好者学习。


法度既然规定了书法的书写规则,那么,它究竟有什么作用呢?首先,这是文化继承的需要。如果后世不沿袭前人的书写规则,自成一体,那么,书法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只有遵循着一定的书写规则去学习、继承,书法才会在一个有效的通道之中完成它的生命持续。其次,这是书法欣赏的需要。欣赏书法首先要看它的继承性和艺术性,如果离开了继承,作品自然就没有了生命力,何谈艺术性?只有在某个规则约束的情况下,欣赏书法才能找到它的艺术"根源",进而对其进行分析、对比,得出书写者的水平。最后,也是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的需要。文化是需要一代代人来传承、发扬光大,书法作为文字的一种形式,更需要有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其发扬光大,为后世的学习继承提供保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