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伏后,喝三豆汤,吃三伏瓜,做好三件事,为秋冬健康打好基础!

 营养师雪姐姐 2019-11-09

一入伏天,气温升高,“以凉制热”,成了很多人乐此不疲的事。

但是,你知道吗?

顺应自然、践行“热养生”,才是伏天“消暑”的法宝。

老话说:“冬养三九,夏养三伏”!

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因此,三伏天养生也很特别很重要。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生命最为旺盛的夏天,反而容易留下病根!


一旦过不好三伏,那么,非常容易留下病根!

但是,如果养好三伏,可以冬病夏治,为秋冬健康,打好基础!

所以,入伏后,喝三豆汤,吃三伏瓜,做好三件事,为秋冬健康打好基础!

入伏后,喝三豆汤

入伏后,喝三豆汤,是最好的时节,最晚可以喝到处暑,一周可以喝两次。

三豆汤的方子,出自宋代医学著作《朱氏集验方》

全是食物组成,很安全,既是糖水,也是味道超好的药茶。

三豆一同食用,实为解暑、清热、祛湿、防病的消暑佳品。

三豆汤中,绿豆、赤小豆起清热解暑、利湿的功效,黑豆则健脾补肾

在伏天里,没食欲、浑身乏力的人,喝一碗三豆汤,大有裨益。

自己动手做,三豆汤

材料:绿豆、赤小豆、黑豆各20克,冰糖适量

做法:

1.将豆子洗净,清水浸泡1个小时;

2.将三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烧滚后转小火慢煮1个小时,待豆子开花后放入冰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放凉后连汤带豆一起食用。

入伏后,吃三伏瓜

三伏瓜,指的是:丝瓜、冬瓜、苦瓜。

春吃芽,夏吃瓜,夏季最适合吃瓜,并且,在伏天,最适合吃这三伏瓜!

丝瓜

伏天吃丝瓜赛人参。

因为,丝瓜里边含有人参所含的成分——皂甙,非常适合伏天食用,解暑防燥。

丝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植物黏液、木糖胶等物质,全身都可入药。

而且,丝瓜可谓是三伏天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好帮手”。

中医认为,丝瓜性寒,具有消暑利肠、祛风化痰、凉血解毒的功效。

如果,出现痰喘咳嗽、热病烦渴等,不妨试试吃点丝瓜来缓解。

翠绿的丝瓜,无论是做清汤,还是做排骨、鸡汤,都能除油解腻,令人胃口大开。

天热的时候,凉拌丝瓜最好。选颜色深、有光泽的嫩棱子丝瓜,去皮,切条。

凉拌丝瓜不用酱油、醋和味精,只用少许盐和香油,这样才能突出丝瓜的原味。

入口凉丝丝的,嫩脆多汁、满口清香。

丝瓜清炒则清淡可口,清热利湿;

西红柿丝瓜汤可以清解热毒、消除烦热,尤适于暑热烦闷、口渴咽干时食用;

取生丝瓜适量洗净榨汁,按10∶1的比例调入蜂蜜搅匀而成的生丝瓜汁,具有清热止咳化痰的功效。

冬瓜

药食兼用的冬瓜,在伏天可多吃点,不仅能补水,还能防止中暑症状的发生,核能预防多种疾病,堪称夏季第一瓜。

夏天食用,能润肺生津、清胃热、除烦止渴,还能通利小便、消除水肿,帮助减肥。

冬瓜含水量最为丰富,高达96%;钾元素含量也相当高,每100g含钾量为130mg,属典型的高钾低钠型蔬菜。

钾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营养素,补充钾元素可以将体内多余的钠排出,保护心脏功能、补充水分、消肿利尿、防止中暑都非常好。

并且,冬瓜皮也有很好的养生作用,不仅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多种挥发性成分,具有消暑、健脾、利湿的功效。

冬瓜皮比较厚、比较硬,建议做冬瓜汤时最好带皮煮。

苦瓜

夏季的瓜类里面,苦瓜是比较特殊的一种。

喜欢它的人,认为这种苦味吃完,会产生让人愉悦的口感。

而讨厌的人,宁可去喝难喝的药,也不愿意多吃一口苦瓜。

苦瓜,除了当蔬菜吃之外,也经常被用来入药。

三伏天,吃苦味的食物,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可以清热解暑,提神,健脾,明目,而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

不管是烧、炒还是凉拌、煲汤,只要能把苦瓜做熟且不失“青色”,都能达到去火的目的。

所以,三伏天,吃点苦瓜,是不做的选择哦!

入伏后,做好三件事,为秋冬健康打好基础

第一件:养好阳气

 春夏养阳,春秋养阴。

阴为阳之基,阳为阴之动力。

春夏养阳,才能推动秋冬阴的生长,利于身体健康。

三伏天,天气炎热,暑湿会损伤阳气,加上人们吹空调、食冷饮、喝凉茶,以及晚睡晚起等习惯影响,身体的阳气很容易受损。

所以,三伏天养生,要多保护人体阳气,不受寒气侵袭,为秋冬健康打好基础!

经常按揉三大固阳要穴——补气要穴、振奋阳气、生命之根!


补气:气海穴

【位置】前部腹部的正中线,肚脐往下1.5寸,即两横指的位置。

【方法】平时可以按揉气海穴或者用筷子、笔等按压住穴位来回旋转刺激穴位,每次3—5分钟。

振奋阳气:涌泉穴

【位置】前脚底板左右两块肌肉交汇点,明显凹陷的位置。

【方法】用手揉涌泉穴,每次3—5分钟。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第一个穴,肾为生命之本,是阳气的升发之处,所以涌泉是振奋阳气的一个要穴。

生命之根:神阙穴

【位置】肚脐正中。

【方法】平躺,全身放松,双手重叠,以肚脐为中心旋转按揉,顺时针方向由小圈到大圈,然后逆时针方向由大圈到小圈来按摩,按摩时以感觉到胃肠的蠕动为标准。


此外,晒后背,有助于养阳

晒太阳也是补阳气的方法,但是,夏季晒太阳是有学问的。

在炎热的夏季,不能使劲睡觉,夏天阳气旺盛,要顺应它的规律。

盛夏作息时间,最好晚睡早起,中午午睡一会儿,下午四点出去遛弯一小会儿即可。

从补阳和养阳的角度说,晒太阳最合适的位置是督脉,因为,督脉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阳气。

督脉不管是晒,还是比较高的温度,对养护阳气都是有帮助的。

而督脉在后背,所以,伏天里,傍晚时分,可以晒晒后背,有助保护阳气!

第二件:健脾祛湿

三伏天气温高,湿度也大,人体容易受湿热邪气侵袭,出现头身困重、疲倦乏力、食欲下降、腕腹胀满等症状。

脾虚易惹湿,湿气又易伤脾,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如果,体内阳气不足,外界阴盛阳衰,正气不能将阴湿祛除,若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

夏天阳气盛,体内阴湿亦外泄。通过人为调和,增补阳气,散寒祛邪,活血通经,极大利于祛除寒邪,缓解或治愈冬季易发病。

因此,三伏天既要清热祛暑,更要注意健脾化湿。

茶疗,健脾又祛湿

用具有健脾祛湿效果的食材,做杯茶饮,每天喝,是既简单又有效的祛湿方法之一。

可以自己动手做,蒲荷陈皮茶,每天喝一杯,健脾、祛湿排毒

材料:蒲公英、薏苡仁、栀子、砂仁、赤小豆、茯苓、山药、甘草、绿豆、葛根、黑豆、百合、干姜、芡实、冬瓜皮、淡竹叶、马齿苋、陈皮、桔梗、荷叶、人参、金银花、菊花、紫苏叶

做法:

1、蒲公英、马齿苋,洗净,切段,烘干,碾碎,备用;

2、薏苡仁、赤小豆,炒熟,碾碎,备用;

3、栀子、砂仁、茯苓、山药、甘草,烘干后,碾碎,备用;

4、绿豆、黑豆、芡实、陈皮,碾碎,备用;

5、百合、干姜、冬瓜皮、淡竹叶、桔梗、人参,洗净,烘干,碾碎,备用;

6、金银花、菊花、紫苏叶、荷叶,洗净,烘干,碾碎,备用;

7、取蒲公英、薏苡仁、栀子各0.3g;砂仁、赤小豆、茯苓、山药、甘草、绿豆、葛根、黑豆、百合各0.2g;干姜、芡实、冬瓜皮、淡竹叶、马齿苋、陈皮、桔梗、荷叶、人参、金银花、菊花、紫苏叶各0.1g,做成一个茶包,即可!

解析:

24种食材,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饮,可以健脾祛湿、排毒,效果显著!

其中

蒲公英,擅长祛湿热,可泻火、利尿、除湿,改善湿热所致恶心、舌苔发黄等症,并且蒲公英有利尿散结之效,可以帮助人体排除更多毒素!

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陈皮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促进胃液分泌,助于消化。


荷叶,具有清暑化湿、升阳清阳、凉血止泻的作用,对于暑湿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有一定的帮助。

薏苡仁,《本草纲目》谓薏仁 " 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


赤小豆,《本草纲目》记载:赤小豆,其性下行,久服则降令太过,津液渗泄,所以令肌瘦身重也。赤小豆可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

马齿苋,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对小便热淋、黄疸、急性肠炎等有一定辅助作用。


山药,具有补脾养胃、补肺益肾的功效,可整顿消化系统,减少皮下脂肪沉积,增强免疫功能。

茯苓,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


芡实,入脾肾二经,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且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

揉养生窝,去湿毒

腘窝,就是双侧膝盖后方的凹陷处。

腘窝为十二正经中肝经、肾经、膀胱经经脉循行区域,腘窝正中穴位为委中穴。

膀胱经又是人体大的排毒祛湿通道,因此,按摩委中穴,可以有效的帮助身体进行祛湿。

做法:把手掌搓热,来回搓擦两侧腘窝,间断按压穴位,也是以局部发热、酸胀为宜。

穴位,健脾利湿

湿气与脾胃不好有关,而足三里,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湿当然也少不了它。

用大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处,作点按活动,一按一松,每分钟按压15~20次,每天按压约5~10分钟。

按摩时,有酸胀、发热的感觉为宜。这时起到健脾消化、阳气生发,湿邪减少。

第三件:预防中暑

三伏天,还要注意防中暑!

如果,觉得恶心、口渴、乏力、头晕或者胸闷等不适,都有可能是中暑的先兆。

此时,应立即离开高温地带,到室外寻找阴凉处通风降温,多喝水,以免发展为严重中暑。

预防中暑,可以这样做:

1、及时补充水分

首先应注意补充水分,夏季人体水分挥发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时身体已是缺水状态。

2、躲避烈日

应避免上午10 点,到下午16 点,这段时间,在烈日下行走, 因为,这个时间段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 倍! 

尤其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 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

3、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 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 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 既利于工作和学习, 也是预防中暑的好措施。

4、备防暑药

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就可服用所带药品缓解病情。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