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4)五行:宇宙万物运行的法则。

 高山流水乐逍遥 2018-07-19


                五行:宇宙万物运行的法则。


      提到五行,我们常常会想到街头的算命先生,掐着手指,摇头晃脑,喃喃自语:“金、木、水、火、土·········”。的确,五行后来被算命先生利用了,但道家的五行,最初是用来解释宇宙万物运行的方式的。

       道家的宇宙观是:
     “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宇宙万物生成后,“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万物运行的基本法则:“太极生两仪”,由“道”衍生出“阴阳”两仪,阴阳交感而生宇宙万物,万物在阴阳对立冲突中达到平衡。
       那么对于统一的具体运行法则,就是五行。

       五行的“行”字,跟《易经》“天行健”的“行”字,意义相同,是运行、变化的含义,是指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处在运行变化中。五行,就是运行变化的规律。

      五行的概念提出很早,最迟也在青铜时代。古人认识事物,是从最直观的、看得见的事物引发思考。从金、木、水、火、土这几个字的内容看,可能跟青铜时代人们冶炼青铜、制陶的经验有关,古人很可能在冶炼、制陶过程中的不同物体形态生成、变化中获得灵感。
  五行开始源于生活,有原始朴素的意义。土,代表人类生存的大地;木,开始是指各种植物,代表能够生发的事物;火,是一种能量,是生发过程的升华;金,并不单指黄金,泛指凝固、坚固的事物;水,指液态的事物。联系制陶、冶炼青铜的生产过程,就可以对五行最初的意义有一个直观的理解。土,代表大地;木,代表的植物,从大地上生长出来;火,是木材燃烧形成,是能量;金,通过火的高温烧烤,土或者矿石可以炼制成坚固的陶器或青铜器;水,是青铜器等金属熔化后形成的液态。
  人们在这些现象中不难琢磨出五种事物的生发关系和相互克制的关系。水生木,树木生长离不开水;木生火;火生土,大地上的生物,在经过火的燃烧升华后,终归尘土;土生金,陶也好,青铜也好,这些坚固的物品,无不是大地上的土石烧制而来;金生水,指金属类器物可以熔化成液态。人们从些现象中总结出“五行相生”的道理。
  当然,五行相互克制的关系,也能从生活现象中直观得知:金属类锐利器物能砍破木材,金克木;草木破土而出,吸取土地营养,才能长大,木克土;水来土掩,土克水;水能灭火,水克火;火能将金属熔化,火克金。

  五行相生相克的初始经验,是从生活中得来的,在观察思考中,还是基于阴阳观念,阴阳表现了事物对立统一的关系,是五行等事物相互作用的基本逻辑,正是有了阴阳对立统一、此消彼长的、相互冲突,达到平衡的基本逻辑,才能得出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相互作用关系。

  之后,原始的朴素观念得以拓展。人们举一反三,通过取象类比,将五行相生相克的逻辑关系从生活中的直观现象,引申开来,成为万事万物的内在逻辑。看一下五行概念的扩展和运用,把它用在天文上,用来说明太阳系五星;用在地理上,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用在音乐上,是宫、商、角、徵、羽五音;用在人体上,代表人体心、肝、脾、胃、肺、肾五大器官;用在道德上,是仁、义、礼、智、信五德;用到政治上,代表不同政体的变化………


                                        五行:宇宙万物运行的法则。
                                                    五行概念的拓展


  从自然界的事物,到人的身体,再到人事关系上,甚至用到政治上,五行的思想拓展于万事万物,与《易经》、八卦、天干、地支等结合在一起,进行复杂的推演运算,逐渐成为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
  阴阳五行学说,表现事物的运行方式和转化关系,体现古人从整体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形成了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五行的系统论思想形成之后,应用十分广泛。在中医学、占卜、堪舆 、命理、相术等方面有运用,甚至在政治领域,预测朝代更迭,形成了谶纬理论。

  战国时期的邹衍,是阴阳家,他把阴阳五行学说引入政治领域,提出了“五德终始说”,为秦汉政权采用,并吸收成为儒家思想。
  秦汉以后,由阴阳五行发展出了占卜思想。
  魏晋以后,由阴阳五行发展出了风水堪與理论。
  唐宋以后,由阴阳五行发展出了命理和相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