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山翁茯菊散教你如何判断湿气

 飘零as5h34fyag 2018-07-19

一,什么是湿气

湿气是一种中医理论概念,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都是湿气的来源,可以通过饮食、起居可以对湿气进行调节。湿气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与别的“邪气”一起侵入我们的身体,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极大的危害。湿气遇寒成寒湿,遇热为湿热,遇风则产生风湿。湿气一旦加重,让原有的疾病变得复杂多变,治疗困难。

二,湿气对人有哪些危害

1、有损形象

湿气被中医称为百病之源,健康杀手。会引发青春痘、面色灰暗、油光、毛孔粗大、眼袋、色斑、酒糟鼻等面皮肤问题以及身材走形等,湿疹、荨麻疹也与湿气关系巨大。

2、精神萎靡

湿气会让人倦怠、头晕、没有精力、对其工作和事业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当你的同事精力满满,而你全身不适,无心工作,会被同事和竞争对手远远甩开。

3、积郁成疾

湿气导致人心情变差,一个人的心情会影响整个人,甚至是身体健康。长期的抑郁心情,使人食欲减低,做任何事都没兴趣,从而丧失生活目标,诱发身体的其他疾病。

三,湿气引起的原因

湿气的生成与外界的气候有关,也有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都会加重湿气症状,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节等,如:

1.睡不够 运动少

从中医角度来说,脾胃主管食物吸收与水液代谢,而睡不够是脾虚的典型症状。脾虚则代谢慢,久而久食物与废水就会在体内存积,从而产生湿气。现代人总习惯熬夜,中医上常说,“熬夜伤肝”,11点后肝脏属于休养状态,若过子时(23:00-1:00)不睡觉,会引起肝胃不和。由于肝助脾胃消化,肝虚则脾胃虚,长期以往,会使湿气加重。

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大的表现。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时间长了,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适当运动,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进身体器官协调运作,加速“排湿”。

口味重 爱喝酒

现代人因工作需要,出席各种餐宴,食油腻、过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炎症反应。生冷食物、冰激凌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因此不易过量食用,烹调时最好加入葱、姜来减弱蔬菜的寒凉性质。

酒精是加重“湿毒”的关键因素。从中医上来讲,酒助湿邪,因此酒精尽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浇愁。

3.老坐着 穿的少

”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的久坐会使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还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疼、头晕。一些生活细节也会导致周围环境和身体里的湿气加重,比如喜欢坐在地板上、长时间呆在密闭的房间里等。平时要适当开窗透气,特别是房间内潮气重时,要多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走动,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四,湿气有可能引起的症状

一级湿气:在表皮

症状:皮肤骚痒,长湿疹。长过湿疹的朋友都知道,奇痒无比,反反复复。

二级湿气:在肌肉

症状: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乏力,关节酸困。

三级湿气:在骨骼,即是骨寒湿

症状:肩周炎,颈椎病,肩痛 .硬,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四级湿气:在脏腑

症状:(寒湿在子宫、卵巢、睥胃、肺),导致身体各项机能受损,宫寒、妇科疾病、乳腺增生…随之而来。

五级湿气:在身上

五,五,日常生活习惯

南山翁对湿气有独特的见解,祛湿效果明显,在日常也是要多加注意的,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运动锻炼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2、饮食应清淡适量

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

3、避开湿气较重的环境

我们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经常生活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是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