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食为本,健体之道

 毓真 2018-07-19

何谓食疗?



食物疗法,是利用食物进行防病治病,或促进病体康复,是以食品的形式来具体应用的。它既不同于药物疗法,也与普通的膳食有很大的差别。在我国,食疗已有两千余年历史,远在周代时期就曾设有“食医”之官职。《周礼·天宮》—书将医生分为4种,列在首位者乃食医,规定“掌管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我国第一部医典《内经》在《索问.刺志论》中载有“谷盛气盛,谷虚气虚”,《素间·脏气法时论》中也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生气通天论》还说“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食物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可食性物质。也就是说,食物最主要的是营养作用5其实不然,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补充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如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伹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可见,食物本身就具有“养”和“疗”两方面的作用。而中医则更重视食物在“养”和“治”方面的特性。


食疗饱含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炎黄子孙的超凡智慧。食疗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通过饮食达到调理身体、强壮体魄的目的。食疗文化渊远流长,食疗更是一种长远的养生行为。古代的人通过食疗调理身体,现代的人通过食疗减肥、护肤、护发。所以说,食疗也是一种健康的健体之道。


食疗文化和食疗的应用为国人世代健康、祛病、长寿立下了不朽功绩。在进入21世纪的健康长寿时代,举世瞩目的食疗必将继续发挥着健康卫士、祛病康复勇将的作用。可以说,在未来的生活中,人们离不开中华民族特有的食疗文化。


食疗的发展



食疗起源于夏禹时代,那时的人们发现姜和桂都是辛温之品,有抵御风寒的作用,又是烹饪中常用的调味品。以此烹调成汤液,既是食品,又是汤药,说明垔禹时期已€简单的饮食疗法。商代的大臣伊尹改革了烹饪器具,并发明了羹和汤液等食品,开创了煮食和去渔喝汤的饮食方法。


公元前5世纪的周代,出现了专门掌管饮食营养保健的“食医”。此后,醋、酱、糖、豆腐等调料及食品也相继出现。那时,人们对饮食己相当讲究,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把饮食五味、五谷和药物结合起来。


战国时期的《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医学理论专著。《索问·五常政大论》主张:“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毐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书中高度评价了食疗养生的作用,也是食疗养生理论的重大进步。


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其中记载了可做药用的食物50余种,如酸枣、葡萄、大枣、干姜、赤小豆、龙眼、杏仁、桃仁、米谷、蔬菜、虫鱼、禽、肉等,并记录了这些食品有延年益寿的功效。东汉名医张仲景治疗外感病时服桂枝汤后要“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在服药期间还应禁忌生冷、粘腻、辛辣等食物,可见其对饮食养生及其辅助治疗作用的重视。


唐代时期食疗保健得到重大发展,出版了我国第一部食疗方专书一《食疗本草》,共载食物药261种。如气嗽用杏仁煎,下痢用生姜汁加白蜜方等。书中指出,食物有四性、五味,四性即寒、热、温、凉;五味是酸、苦、甘、辛、咸。在五味中,“辛甘发散为阳,酸苦通泻为阴,咸味涌泻为阴,淡味渗泄为阳”。根据不同性质的疾病,选用不同性质的食物,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和治疗。


今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髙,人们愈发重视饮食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意识到健康的饮食结构不仅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合理使用更能祛病强身。近年来,中医食疗学的研究人员不断丰富和扩充食疗养生的内容,使之因其“道法自然”的妙处而日益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所以说,食疗的未来不可估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食疗一定能够成为健康的主导产业。


食疗的优点



中医历来强调“药疗不如食疗”,食疗具有以下几个突出优点:


(1)与药物相比,食疗没有毒副作用,而长期使用药物往往会产生各种副作用和依赖性,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某些影响。


(2)食疗所用的材料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食品,价格低廉,有的甚至不花分用这些食材,避免饮食误区,便可达到治病的目的,这又是昂贵的医药费所无法比拟的。


(3)以食物为药还具有无痛苦的优点,人们可以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针、吃药,甚至手术之苦。


既然食疗是最好的治病偏方,我们就应该从生活中、书本中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食疗对防病治病确实有很好的功效,有不同于药物治疗的优点,但食疗并不能包治百病,也不能因此代替药物治疗。如果病情急重或者采用食疗后疾病没有减轻,应该请医生指导。


食疗的分类



1.按食疔膳食的性状分类


(1)主食类:此类食疗膳食是以人们日常食用的米和面粉为主要原料,再加入一定量的补益药物制成的馊头、包子、汤圆、米饭等各种饭食。


(2)菜肴类:此类食疗膳食是以我们经常食用的蔬菜、水果、肉类、蛋类、鱼类、虾、家禽等为原料,并配合一定比例的药物制成的菜肴。按其制作方法,可制成冷菜、卤菜、汤菜、炖菜、炒菜、榨菜等。


(3)粥类:粥一般用米加水煮制而成,但如果加入药物同煮便称为药粥,亦可将适*药汁兑人粥中供病人服用。它具有食疗与药疗的双重效果。如·.中医用干姜做温中散寒的药物,但干姜没有补养作用,只适用于体寒;粳米或懦米可以健脾益气,却没有散寒力量。若用干姜与米一起煮粥服食,就成为具有温补脾胃、治疗脾胃虚寒的食治良方。又如:用糯米煮成粥,在煎煮时加人适量葱、姜,煮熟后兑人一小杯醋,既能预防感冒,又能治疗感冒。由于用谷米煮粥,再加人补益性的药,便成为药粥,可以正常当做早餐或点心食用,既可充饥,又作食治。粥类食品简便易行,在古今食疗中应用广泛。


(4)羹类:羹是以肉、蛋、奶、海味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较浓稠的汤液,可作为正餐,亦可作为佐餐食用。如百合银耳羹,需要原料百合50克、银耳50克、冰糖50克,先将百合、莲子、银耳加水煮熟,用文火煨至汤汁稍粘,再加入冰糖,冷后即可食用,具有安神健脑之功。每晚睡前服食,治失眠、多梦、焦虑、健忘。


(5)饮料类:此类食疗蕾貧是将食*和药德原料夜饱、压伟、热煮或蒸馏而制成的一种专用的液体。


(6)精汁类:此类食疗膳食是将药物原料用一定的方法提取、分离后制成,是有效成分较高的液体。


(7)茶类:又称“代茶饮'是指含有茶叶和不含茶叶的药物,经粉碎而成的粗末制品(有些药物不经粉碎亦可)。药茶用开水沏后或加水煮后,即可像日常饮茶一样饮用。如治疗风寒感冒的姜糖茶,即由生姜、红糖组成。又如菊花茶,即以中药菊花用水沏后频服,可治头晕、目眩,具有淸热、明目之功。


(8)酒类:亦称“药酒”,即将中药与酒相结合制成的一种液体剂型,可用浸泡法或酿制法制作。中医认为,酒能通血脉、去寒气、行药势。常用的药酒有枸杞酒、人参酒、鹿茸酒、健美酒等。但药酒的局限性是不能饮酒或肝肾功能差的人不宜饮用。


(9)蜜饯类:此类食疗膳食是以植物的干、鲜果实或果皮为原料,经药液煎煮后,再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白糖而制成。


(10)糖果类:此类食疗膳食是将药物加入已熬炼成的糖料,经混合后制成的固体食品。


(11)膏类:此类食疗膳食是以药物、水果或某些食物经煎煮、熬制取汁,再加以浓缩,并用蜂蜜、糖类调配而成的黏稠液体。


2.按食疗膳食制作方法分类


(1)炖类:此类食疗膳食是将药杨和食物同时下锅,加水适量,置于武火上,烧沸去浮沫,再置文火炖烂而制成。


(2)焖类:此类食疗膳食是将药物与食物同时放入锅内,加适量调味品和汤汁,盖紧锅盖,用文火焖熟。


(3)煨类:此类食疗膳食是将药物与食物置于文火上或有余热的柴草灰内进行煨制而成。


(4)蒸类:此食疗膳食是将药膳原料和调料拌好,装入碗中,置蒸笼内,用蒸汽蒸熟。


(5)煮类:此类食疗膳食是将药物与食物放在锅内,加入水和调料,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熟。


(6)熬类:此类食疗膳食是将药物与食物置于锅内,加入水和调料,置武火土烧沸,再用文火烧至汁稠、味浓、稀烂。


(7)炒类:此类食疗膳食是先用武火将油锅烧热,再下油,然后下食疗膳食原料炒熟。


(8)熘类:这是一种与炒类相似的食疗膳食,主要区别是熘需放淀粉勾芡。


(9)卤类:此类食疗膳食是将质料加工后,放入卤汁中,用中火逐步加热烹制,使其渗透卤汁而制成。


(10)烧类:此类食疗膳食是将食物经煸、煎等方法处理后,再调味、调色,然后加人药物、汤汁,用武火烧滚,文火烟,烧至卤汁稠浓而制成。


(11)炸类:此类食疗膳食是将原料放人油锅中炸熟。


3.按食疗膳食的作用分类


(1)滋补强身类:此类食疗膳食是供无病但体弱的人食用。它主要是通过调理脏腑器官和组织的功能,使之协调,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的目的。主要包括:益气养血食疗膳食、滋阴壮阳食疗膳食及补贤、养肝、健脾食疗勝食等。


(2)治疗疾病类:此类食疗膳食是针对病人的病情需要而制作的一种起治疗作用或辅助治疗作用的食疗膳食。它可以通过长期服用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最适宜于慢性病患者。它的种类按其具体功能主要有解表食疗膳食、泻下食疗膳食、清热食疗膳食、祛寒食疗膳食、消导化积食疗膳食、补益食疗膳食、理气食疗膳食、理血食疗膳食、祛痰止咳食疗膳食、熄风食疗瞎食等。


(3)保健益寿类··此类食疗膳食是根据用賸者的生理、病理特点而制作的—种药性平和,起促进健康和抗衰老作用的膳食。它主要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协调功能,从而达到促进发育、调理气血和抗衰延年的目的。可分为儿童保健食疗膳食、妇女保健食疗膳食和老年保健食疗膳食。常用的食疗膳食有人参防风粥、参麦团鱼、虫草鸭子、燕窝汤、银耳羹、杜仲腰花、乌鸡白凤汤、血藤河蟹、小儿八珍糕、芡实粥等。


食疗的宜与忌



遵守食疗宜忌原则,有利于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与此相反,若不料食疗原则就不利于这种目的,甚至有害。现将有关注意亊项分述如下:


(1)食不偏嗜。合理膳食,首先要求人们饮食要多样化。自然界可以用于人类膳食的食物原料达数千种之多,每一种食品都具有营养价值,但同时又有营养方面的不足。例如,牛奶含有优质蛋白质,是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水平的髙营养食品,但牛奶不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铁含童偏低;蔬菜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宝库”,但却不是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来源。也就是说,自然界的每种天然食物所含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均有差异,没有一种食物单独食用就可以满足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所以,人们在安排膳食时,应该在了解食物原料营养特点的基础上,多样化地使用不同种类的原料,通过科学搭配和组合,使各种原料在营养方面取长补短,相互调剂。


膳食多样化指的是每日食用的食物要做到种类齐全,品种丰富。其中,种类齐全指的是平衡膳食所包括的粮食类、蔬菜水果类、肉蛋奶、豆类、烹调油要全面;品种丰富是指在同一大类食物中,要多选择不同品种的食物。例如,吃粮食,一定要米面等细粮和玉米、小米、荞麦、薯类等粗杂粮搭配着吃;吃肉,不仅要吃猪、牛、羊等畜肉,还要常吃禽肉、鱼肉及各种水生动物肉。


蔬菜中的绿叶菜、茎根类菜、花椰菜、茄果类、鲜豆类,以及食用菌、藻类也应多食用,从而使滕食中所含营养素达到适纛与均衡,真正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合理膳食也要求人们膳食的粗细、荤素要搭配、协调,尤其不能吃含饱和脂肪酸过多的动物性膳食。因为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对大多数人来说,会增高血中胆固醇的含量,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冠心病。古代中医也指出“裔衆厚味”足以使人致病。生活中人们确有偏食辛辣者,有偏食煎炒、油腻者,有嗜醇酒者;儿童多偏爱零食、肉食。这些对健康都是不利的。在偏爱的口味中,爱吃较甜或较咸都是有害的。甜食主要是糖或含糖的食物,由于艄齿的发病率与食物含糖董虽正相关,故要少吃甜食保护牙齿。咸食是盐和含盐的食物,盐含納和氣。由于髙血压的发病率与钠的摄入虽正比关系,故食盐不宜多吃。为了预防高血压,每人每天吃盐以不超过10克为宜。高血压病人尤以限制吃盐为好。至于饮用髙度白酒若无节制,会使食欲下降、饮食减少,以致营养缺乏,严重的还会产生酒精性肝硬化。因此应少饮或不饮高度酒。孕妇、儿童则均忌饮酒。


(2)饮食有节。所谓饮食有节,是指饮食要有节制,不能随心所欲,要讲究吃的科学和方法。一是饮食要适量。这是说,人们吃东西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要恰到好处,饥饱适中。人体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输布、贮存,主要靠脾胃来完成,若饮食过度,超过了脾胃的正常运化食物量,就会产生许多疾病。《黄帝内经>中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博物志》说:“所食逾多,心逾塞,年逾损焉。”《东谷赘言》中更明确指出饮食过量对人的具体危害:“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患食不消化”。


过饱不利于健康,但食之太少亦有损于健康。有些人片面地认为吃得越少越好,结果强迫自己挨饿,身体樽不到足够的营养,反而虚弱不堪。正确的方法是“量腹节所受',即根据自己平时的饭董来决定每餐该吃多少。“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这无饥无饱,就是进食适量的原则。只有这样,才不致因饥饱而伤及五脏。


(3)饮食应定时。“不时,不食。”这是孔子的饮食习惯,即不到该吃饭的时候,就不吃东西,这是正确的。一日三餐,食之有时,脾胃适应了这种进食规律,到时候便会做好消化食物的准备。好吃零食的人,到了该吃饭的时候,常会没有饥饿感,勉强塞进些食物,也不觉有何滋味,而且难以消化。对饮食宜定时这一点,《尚书》早就指出了“食哉惟时”,意思是,人们每餐进食应有较为固定的时间,这样才可以保证消化、吸收正常地进行,脾胃活动时能够协调配合,有张有池。


中医学认为,一日之中,机体阴阳有盛衰之变。白天阳旺,活动量大,故食贵可稍多;而夜幕阳衰阴盛,即持寝息,以少食为宜。因此,古人有“早餐好,午餐饱,晚餐少”的名训。淸代马齐《陆地仙经》中提到,早饭淡而早,午饭厚而饱,晚饭须要少,若能常如此,无病直到老”。


我们强调“按时进食”,也不能完全排斥“按需进食”,我国著名养生学家陶弘录早就指出:“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意思是,人若不渴而勉强饮水,会使胃部胀满;若不饿时而勉强进食,则会影响脾的消化吸收,使脾胃功能受损。以上说明,“按需进食”是适应生理、心理和环塊的变化而采取的一种饮食方式。但它不是绝对的“随心所欲”,零食不离口;也不是毫无规律的随意进食,而是对外适应变化的环塊,对内适应变化的需要,使饮食活动更符合内在规律。


(4)妊娠、产后饮食宜忌。妊娠因孕育胎儿、产后因哺乳等特殊生理情况,要选用适宜的饮食。总体来说,孕妇的饮食要从谷物粮食、动物性食物中获得足够的热量,饮食要多样化,并根据妊娠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拟定饮食计划。


如早期出现孕吐,饮食要投其所好,忌加重呕吐或易引起呕吐的饮食,并少吃多餐。2~3月孕吐消失后,应多食富含蛋白质的动物性食物、大豆、子果等,富含维生索、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忌食过咸、含钠多的饮食,如咸鱼、腊肉等。妊娠后期出现水肿等情况时,饮食宜淸淡,要少吃盐,宜食有健脾利湿功能的鲤鱼、鲫鱼、赤小豆、薏苡仁,同时还应多食含铁、钙丰富的动物肝脏、肉松、豆制品等。此期由于胎儿逐渐长大,影响孕妇脾胃运化,孕妇应少吃芋类、番薯、蚕豆、豌豆等易引起腹胀的食物。此外,妊娠期一般都应忌食辛辣刺激和溫燥的饮食,如姜、辣椒、桂皮、酒、羊肉、狗肉等。


产后因产时的体力消耗及出血,产妇处于虚弱状态,又要哺乳,因此应多食富含脂肪、^白质和能补养气血的食物,如动物性饮食、豆类、干果,或在膳食中添加黄芪、党参、当归、大枣等。产后大便困难者,可多食蔬菜、芝麻、胡桃仁等。食量要根据产妇的胃口逐渐增加,饮食要容易消化。勿食生冷坚硬和过于肥腻味厚的食物,以免损伤胃气。


(5)病中饮食宜忌。成书于汉代的《金匿要略》提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宜体,害则成疾。”这就表明,患病时对饮食应有所选择,由于患病原因和症候的不同,饮食宜忌也不一样。如脾胃虚寒、腹泻腹痛者,宜食易消化、能补脾温中的饮食,如含山药、莲子、大枣、砂仁.、胡椒之类的饮食;忌食寒凉的生冷瓜果和滋腻的饮食,如冰棒、冷饮、西瓜、轎米饭、海参、肥肉。阴虚内热,发热心烦、口渴者,宜食能养阴清热的饮食,如含西瓜、番茄、序菜、莲子心、麦冬之类的饮食;忌食温燥、辛辣刺激的饮食,如姜、辣椒、羊肉、浓茶、酒、咖啡等。糖尿病人宜食有助于降糖的饮食,如含山药、麦冬、甜菊叶、黄苗之类的饮食;忌食精制糖及其制品。一般来说,患病期间,都宜食性质温和、易消化、营养合理的饮食;忌食坚硬、黏滞、腥臭和过于油腻的饮食。在疾病初愈、食欲刚刚好转时宜以米粥调养,不可暴饮暴食,且不宜吃黏腻肥甘之品,以免难于消化,脾胃受累,导致疾病难愈或复发。除上述外,一般性饮食卫生也应特别注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