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被称中国败家子,37年倒卖五十万珍宝,最后落得凄凉晚景

 山地之仔 2018-07-20

历史壹分笑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下午好!一提起中国近代的文物流失,大家或许都会想到敦煌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其实在上世纪初期,还有一个更疯狂的文物贩子,大批珍贵国宝因此永远流失海外。

▲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紫禁城乾清门

众所周知,上世纪时的清朝风雨飘摇,早已危在旦夕。但压垮大清的不仅有外国列强的坚船利炮,还有偷挖墙角的国贼。从19世纪末起倒卖国宝已经成了风气,浑浑噩噩的八旗子弟不务正业,就趁着时局动荡,从宫里顺出几件宝贝出来典当糊口,或者廉价处理给外国人。

▲在英国展出的明代青花瓷瓶

这时候,浙江商人卢芹斋也在同乡的点拨下,发现了“国宝”中蕴藏的商机。在尝到甜头后,卢芹斋开始打起了自己的算盘——勾结列强倒卖国宝。很快,卢芹斋就联合大户欺行霸市,将全国范围内的奇珍异宝低价收购,然后经上海港口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富庶的巴黎、纽约等地贩卖。

▲卢芹斋旧照

通过这种方式,卢芹斋十分轻松地攫取了大量贸易利润,于是他向“钱”迈进的步伐越来越快,倒卖国宝的生意越做越大,据史料推算,在他倒卖文物三十多年的时间里,经由他手流入外国的中国文物在几十万件之上,而他本人也成了20世纪国际著名的“大古董商”。

▲“昭陵六骏”之“飒露紫”

然而卢芹斋的精明嘴脸却并未用在西方列强那里,他总是为了讨好西方买家而以极低的价格卖掉价值连城的国宝。为了开辟自己在北美倒卖文物的道路,他分别以12.5万和8万美元的低价卖掉了唐太宗“昭陵六骏”石刻中的“飒(sà)露紫”、“拳毛騧(guā)”和《睢阳五老图》两件国宝。可见卢芹斋是一个奴相十足的卖国贼。

▲“昭陵六骏”之“拳毛騧”

此外他还卖掉了汉武帝时期画像砖、隋炀帝时期铜佛、唐高宗时期石狮等一系列罕见精品。用他自己的话说:“足可以完整见证中国5千年文明史的全过程……”新中国成立后,官方曾向海外博物馆追讨被卢芹斋倒卖的国宝,但由于博物馆收购这些文物的票据齐全,我们永远无法逆转卢芹斋所犯下的历史错误。

▲卢芹斋与外国买家

新中国成立后,卢芹斋设在上海分部的一大批重要文物被收缴,他的帮凶们纷纷被监禁或处决,而卢芹斋本人也晚景荒凉,最终因肺炎去世。临终前,他虽对自己的罪孽表现出深深忏悔,但却仍以拍卖竞标的合法性为自己做最后开脱。殊不知他的罪行早已被历史铭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