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系列:宠信奸佞 国威不再

 快乐的森林 2018-07-21

宠信奸佞 国威不再 来自上下五千年 07:19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上回咱们说到齐桓公力扶王子郑登基后,在葵丘会盟天下诸侯,周王室派大夫单伯前来祝贺,由此官方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在葵丘之会上,齐桓公和诸侯各国签订了一系列的共同遵守的盟约,条约首先规定:“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其形式有点类似现在的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孟老夫子主张: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礼、义、廉、耻”。


内容上大致包括:诛杀不孝之人,不准把祸乱引向别的国家;不准因别国的灾荒而不卖给对方粮食;不准废长而立幼,无故地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扰乱家庭伦常;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杜绝牝鸡司晨之事。看上去似乎都是一些表面上的口号,但实际上都在维系老祖宗留下的宗法秩序。借用孟老夫子的观点: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什么是四维呢,简单来说就是“礼、义、廉、耻”。人知礼而无恶,人知义而辨是非,人知廉而有操守,人知耻而远诱惑。


齐桓公深知,用拳头击倒别人只是表面上的征服,真正能让人发自内心归附的则是精神上的统一化,也就是以德服人


礼崩乐坏的春秋,所有灾难的缘起都是因为人们不再愿意讲“礼”了,这一点,齐桓公看得非常清楚。

齐桓公最后的盛宴


葵丘会盟之后,中原各国迎来了和平发展的时期。齐桓公的理想已达成,也就不再有什么更高的追求。不得不说啊,生而为人的局限性就在于此,当一个人一无所有的时候,奋斗、拼搏就是他的全部目标和动力,一旦某天功成名就了,曾经日思夜想的东西唾手可得,人往往就会迷失自己了,即便是雄才大略的齐桓公,也没能逃过这一魔咒了。


晚年的齐桓公,不仅疏于政事,还跟一个叫易牙的佞臣走得非常近。这个易牙在历史上也是很有名气的,他是齐桓公御用的厨师,也可以说他是中华厨艺的开山鼻祖之一了。易牙虽然厨艺超凡,但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


有一次齐桓公开玩笑地说道:“这天下的奇珍美味寡人都尝过了,这唯独不知道婴儿是什么滋味呢。”齐桓公说这句话也许本是戏言,可易牙却动了心思,回到家里竟把自己四个月大的孩子给杀了,并且烹成了肉汤让齐桓公品尝。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啊!但是齐桓公并没有怪罪易牙,反而大为感动,认为易牙的一片忠心足以感天动地。哎,要不说齐桓公晚年昏庸呢,竟连是非曲直都不能明辨了。


易牙烹子


到后来齐桓公病重,齐国的朝政被易牙和另外两个小人卫开方竖刁横加干预,迫使太子昭逃奔了宋国。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也因此发生了内战,朝廷上下一片混乱。易牙等人更是把齐桓公与外界彻底地隔离开来,甚至不允许宫女给齐桓公送饭。


齐桓公四十三年冬十月七日,饥病交加,死在了自己的寝宫。一代巨星就此陨落了。


说道这位大厨易牙,不得不多说几句。年关将至各种集会也开始多了起来,无论是公司的年会,还是朋友们的聚会,都喜欢称其为叫“打牙祭”,其实这个“打牙祭”的叫法就源自于易牙。

易牙,春秋时代一位著名的厨师,也有写成狄牙的。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齐桓公的一生,难免有些慨叹。自从周平王东迁开始,王室衰微,中原诸侯国化作了一盘散沙,南面的楚国虎视眈眈,北陲的蛮夷部落肆无忌惮地入侵中原,中华民族自夏、商、周以来,积累千余年的文化根基可谓摇摇欲坠了。


齐桓公正是在如此危难的时局,靠着自己雄才大略和一班英才良相,硬生生地创造出了称霸的政治局面。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齐国的独大,各诸侯国每天想的一定是怎么打败别人,怎么快速扩张自己的领地。而有了齐国的制约,大家的非分之想也就少了许多,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如何让经济发展,人民幸福安定,从而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晋文公重耳登场


齐桓公的“霸政”影响了春秋百年的历史,那段时期里,中原各国不管是经济,文化还是军事,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说,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也是仰仗齐国才得以保留下来的。


只是可怜齐桓公死后,中原各国又回归了一盘散沙。眼看着中原又要再一次陷入外有强敌环伺,内有诸侯祸乱的局面了,就在这间不容发的时候,在黄河的上游,另一个姬姓大国,不动声色地从齐国手中接过了这面“尊王攘夷”的大旗。而扛起这面旗帜的,正是春秋的第二位霸主,晋文公重耳


又一位大英雄横空出世了,他将如何力挽狂澜,更歧途而行正轨呢?我们明天接着说。


——  明天再见  ——

文章授权转载自公众号:闻古知新(ID:wenguzhixin20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