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经系统解剖2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

 宫商角徽羽 2018-07-21

五、中枢神经系统-脊髓

     
       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一部分,位于脊椎骨组成的椎管内,
脊髓横截面图脊髓横截面图呈长圆柱状,人的脊髓全长41-45厘米。上端与颅内的延髓相连,下端呈圆锥形随个体发育而有所不同,成人终于第一腰椎下缘或第二腰椎上部(初生儿则平第三腰椎)。临床上作腰椎穿刺或腰椎麻醉时,多在第3-4或第4-5腰椎之间进行,因为在此处穿刺不会损伤脊髓。

脊髓分为31个节段:8个颈段(C),12个胸段(T),5个腰段(L),5个段(S)和1个尾段(Co)。

脊髓的全长粗细不等,有两个膨大部,自C4 到 T1 称颈膨大;自 T9 至 T12 称腰膨大

脊髓的表面有前后两条正中纵沟分为对称的两半。前面的前正中裂较深,后面的后正中沟较浅。此外还有两对外侧沟,即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前根自前外侧沟走出,由运动神经纤维组成;后根经后外侧沟进入脊髓,由脊神节感觉神经元的中枢突所组成。每条后根在与前根会合前,有膨大的脊神经节。腰、、尾部的前后根在通过相应的椎间孔之前,围绕终丝在椎管内向下行走一段较长距离,它们共同形成马尾。在成人(男性)一般第一腰椎以下已无脊髓,只有马尾。

脊髓的横切面,显有位于中央部的灰质和位于周围部的白质;颈部的脊髓,灰质和白质都很发达。

脊髓的内部结构:

折叠灰质

灰质,呈蝴蝶形或"H"状,其中心有中央管,中央灰质灰质管前后的横条灰质称灰连合,将左右两半灰质联在一起。

灰质的每一半由前角和后角组成。在胸髓和上3腰髓的前后角间还有向外侧突出的侧角。

前角内含有大型运动细胞,其轴突贯穿白质,经前外侧沟走出脊髓,组成前根。颈部脊髓的前角特别发达,这里的前角细胞发出纤维支配上肢肌肉。临床上的脊髓前角灰质炎,是指前角运动细胞受病毒侵犯,致使相应肌瘫痪,常见于小儿,故称小儿麻痹症。

侧角:属内脏运动神经纤维中的交感神经元;

后角内的感觉细胞,有痛觉和温度觉的第二级神经元细胞,并在后角底部有小脑本体感觉径路的第二级神经元细胞体(背核)。灰质周缘部和其联合细胞以其附近含有纤维的白质构成所谓的脊髓的固有基束,贯穿于脊髓的各节段,并在相当程度上保证完成各种复杂的脊髓反射性活动。

折叠白质

脊髓的白质主要由上行(感觉)和下行(运动)髓鞘神经纤维组成(纵行排列),分为前索、侧索和后索三部分。

折叠前索

前索位于前外侧沟的内侧,主要为下行纤维束,如皮质脊髓(锥体)前束、顶盖脊髓束(视听反射)、内侧纵束(联络眼肌诸神经核和项肌神经核以达成肌肉共济活动)和前庭脊髓束(参与身体平衡反射)。两侧前索以白质前连合相互结合。

折叠侧索

侧索位于脊髓的侧方前外侧沟和后侧沟之间,有上行和下行传导束。上行传导束有脊髓丘脑束(痛觉、温度觉和粗的触觉纤维所组成)和脊髓小脑束(本体感受性冲动和无意识性协调运动)。下行传导束有皮质脊髓侧束亦称锥体束(随意运动)和红核脊髓束(姿势调节)。

折叠后索

后索位于后外侧沟的内侧,主要为上行传导束(本体感觉和一部分精细触觉)。颈部脊髓的后索分为内侧的薄束和外侧的楔束


脊髓的功能:反射(灰质)、传导(白质)、调节、运动功能;

折叠反射功能

脊髓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动受脑的控制。来脊髓反射功能脊髓反射功能自四肢和躯干的各种感觉冲动,通过脊髓的上行纤维束,包括传导浅感觉,即传导面部以外的痛觉、温度觉和粗触觉的脊髓丘脑束、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薄束楔束等,以及脊髓小脑束的小脑本体感觉径路。这些传导径路将各种感觉冲动传达到脑,进行高级综合分析;脑的活动通过脊髓的下行纤维束,包括执行传导随意运动的皮质脊髓束以及调整锥体系统的活动并调整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姿势和习惯性动作,使动作协调、准确、免除震动和不必要附带动作的锥体外系统,通过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统,调整脊髓神经元的活动。脊髓本身能完成许多反射活动,但也受脑活动的影响。[1]

脊髓发生急性横断损伤时,病灶节段水平以下呈现弛缓性瘫痪、感觉消失和肌张力消失,不能维持正常体温,大便滞留,膀胱不能排空以及血压下降等,总称为脊髓休克。损伤一至数周后,脊髓反射始见恢复,如肌力增强和深反射亢进,对皮肤的损害性刺激可出现有保护性屈反射。数月后,比较复杂的肌反射逐渐恢复,内脏反射活动,如血压上升、发汗、排便和排尿反射也能部分恢复。膀胱功能障碍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脊髓横断后,由于膀胱逼尿肌瘫痪而使膀胱括约肌痉挛,出现尿潴留;2~3周以后,由于逼尿肌日益肥厚,膀胱内压胜过外括约肌的阻力,出现溢出性尿失禁;到第三阶段可能因腹壁肌挛缩,增加膀胱外压而出现自动排尿

脊髓半侧切断综合症表现为病灶水平以下,同侧以上运动神经元麻痹,关节肌肉的振动觉缺失,对侧痛觉和温度觉消失; 在病灶侧与病灶节段相当,有节段性下运动神经元麻痹和感觉障碍。由于切断后索,病灶节段以下,同侧的本体感觉和两点辨别觉消失。由于切断锥体束,病灶节段水平以下,同侧出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由于锥体外系统的抑制作用被阻断,而脊髓后根传入冲动的作用明显,因而肌张力增强,深反射亢进,趾反射变为?趾背屈。由于切断脊髓丘脑束,在对侧,相当于病灶节段以下一或二脊髓节段水平以下,痛觉和温度觉消失。由于切断节段的后根受累,同侧出现节段性感觉消失;而由于对上位节段产生刺激,于感觉消失区的上方,有节段性感觉过敏。由于侧角受累,可以出现交感神经症状,如在颈8节段受损害,同侧颜面、头颈部皮肤可有血管运动失调征象和霍纳综合征(瞳孔缩小、眼裂狭小和眼球内陷)。[1]

脊蛙反射实验是指蛙在没有脑而只有脊髓的情况下,可以出现搔扒反射,而在没有脑、脊髓又受损的情况下,不能出现搔扒反射。这表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1]

同时,脊髓里的神经中枢也是受大脑控制的,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便和排尿就是一个例证。婴幼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道的抑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1]

折叠传导功能

脊髓除具有反射功能外,还有什么功能?仍以成人排尿反射为例来说明。当尿液在膀胱内积存到一定量时,就会刺激膀胱壁上的感受器,使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同时,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向上传到大脑,使人产生尿意。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下,由大脑发出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神经冲动再沿着传出神经到膀胱,引起排尿反射。如果外界环境不适宜(比如在课堂上),大脑就暂时抑制脊髓中的排尿中枢而不排尿。可见,脊髓还具有传导功能。[2]

折叠运动功能

屈肌对侧伸肌反射

肢体的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该侧肢体出现屈曲运动,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弛缓,称为屈肌反射。屈肌反射具有保护性意义,使肢体屈缩而避开伤害性刺激。屈肌反射的强度与刺激强度有关,例如足部较弱的刺激只引起踝关节的屈曲;刺激强度加大时,则膝关节和髓关节也可发生屈曲。如刺激强度更大,则可在同侧肢体发生屈肌反射的基础上,出现对侧肢体伸展的反射,称为对侧伸肌反射。动物的一侧肢体屈曲,对侧肢体伸直,以利于支持体重,维持姿势。屈肌反射与对侧伸肌反射的中枢均在脊髓。[3]

牵张反射

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反射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块肌肉发生收缩,称为牵张反射。由于牵拉的形式不同,肌肉收缩的反射效应也不相同,因此牵张反射又可分为腱反射肌紧张两种类型。[3]

折叠调节功能

由于交感神经和部分副交感神经发源于脊髓侧角和相当于侧角的部位,因此脊髓是部分内脏反射活动的初级中枢。在脊髓颈部第五节段以下离断的动物,手术后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髓休克。脊髓休克的主要表现为:在横断面以下的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低甚至消失,血压下降,外周血管扩张,发汗反射不出现,直肠膀胱中粪和尿积聚,说明动物躯体与内脏反射活动均减退以至消失。以后,脊髓反射活动可以逐渐恢复,恢复的迅速与否,与动物种类有密切关系;低等动物如蛙在脊髓离断后数分钟内反射即恢复,在犬则需几天,而在人类则需数周以至数月(人类由于外伤等原因也可出现脊髓休克)。反射恢复过程中,首先是一些比较简单、比较原始的反射先恢复,如屈肌反射、腱反射等;然后才是比较复杂的反射逐渐恢复,如对侧伸肌反射等。反射恢复后的动物,血压也逐渐上升到一定水平,动物可具有一定的排粪与排尿反射,发汗反射甚至亢进。这些均说明脊髓可以完成部分内脏反射活动,例如血管张力反射(维持血管紧张性以保持一定的外周阻力)、排便反射、排尿反射、发汗反射等。但是,这种反射调节功能是初级的,不能很好适应生理功能的需要;例如,基本的排尿反射可以进行,但排尿不能受意识控制,而且排尿也不完全。所以,内脏活动更完善的调节必须有较高级中枢的参与。

六、中枢神经系统--脑

        脑(英:brain,拉:encephalon)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位于颅腔内。脑包括端脑(大脑)、间脑、小脑、脑干(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其中分布着很多由神经细胞集中而成的神经核或神经中枢,并有大量上、下行的神经纤维束通过,连接大脑、小脑和脊髓,在形态上和机能上把中枢神经各部分联系为一个整体。脑各部内的腔隙称脑室,充满脑脊液。人脑是结构最复杂、功能极其完善的物质。它是思维的器官,是心理、意识的物质本体。

基本构成

人脑可分为6个部分——端脑,指大脑两半球;延髓、脑桥、中脑小脑和脑桥组成;延髓、脑桥、中脑组成脑干,其间有神经细胞团与神经纤维交错组成的脑干网状结构。

脑=小脑+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大脑

延髓、脑桥、小脑三者间的腔隙称第四脑室,为菱形的四棱锥体,室顶是小脑,室底是延髓和脑桥的背侧部,称菱形窝。窝的中部有横行髓纹,是延髓与脑桥在背侧的分界。

第四脑室向上经中脑水管通第三脑室,向下通脊髓中央管,并借第四脑室正中孔与第四脑室外侧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

脑干部位又包括以下四个重要构造:

1.延髓(medulla)延髓居于脑的最下部,与脊髓相连;其主要功能为控制呼吸、心跳、消化等。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

2.脑桥(pons)脑桥位于中脑与延脑之间。脑桥的白质神经纤维,通到小脑皮质,可将神经冲动自小脑一半球传至另一半球,使之发挥协调身体两侧肌肉活动的功能,对人的睡眠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中脑(midbrain)中脑位于脑桥之上,恰好是整个脑的中点。中脑是视觉与听觉的反射中枢,凡是瞳孔、眼球、肌肉等活动,均受中脑的控制。

4.网状系统(reticular system)网状系统居于脑干的中央,是由许多错综复杂的神经元集合而成的网状结构。网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觉醒、注意、睡眠等不同层次的意识状态。



折叠脑干腹侧面

脑干腹面观脑干腹面观延髓的正中裂的两侧有纵行的隆起,为皮质脊髓束(或锥体束)所构成的锥体。在延髓与脊髓交界处,锥体束大部分纤维左右交叉,称为称锥体交叉,是延髓和脊髓的分界。

1.延髓的外形:枕骨大孔至延髓脑桥沟之间。有锥体、锥体交叉、橄榄、舌下神经根、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

2.脑桥的外形:有脑桥基底部、脑桥基底沟、桥臂、三叉神经根、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脑桥小脑角。

3.中脑的外形:以视束与间脑分界,有大脑脚、脚间窝、动眼神经

折叠脑干背侧面

延髓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称为闭合部,其室腔为脊髓中央管的延续,正中沟的两侧为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其中分别隐有薄束核与楔束核。脑桥的背面构成第四脑室底的上半部。在第四脑室底具有横行的髓纹,是延髓和脑桥的分界标志。

1.延髓和脑桥:有第四脑室底、菱脑峡、左右小脑上脚、前后髓帆、滑车神经

2.菱形窝:是第四脑室底。菱形窝下界:薄束、楔束结节、小脑下脚。上界:小脑上脚。两侧角:第四脑室外侧隐窝。髓纹、界沟、内侧隆起面神经丘蓝斑、外侧区、前庭区、听结节、舌下神经三角、迷走神经三角。

3.中脑的外形:顶盖、上下丘、上下丘臂。

脑干内部结构:

灰质:纵看,脑干灰质分离成团块或短柱,称神经核。分脑神经核、传导中继核、网状核和中缝核。

四类10对脑神经核:从两侧向中线依次为

躯体感觉8对3对: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中脑核  ;

内脏感觉:孤束核

内脏运动(副交感)4对:支配平滑肌、心肌、腺体的运动;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躯体运动:Ⅲ、Ⅳ、  Ⅴ、Ⅵ、   Ⅶ、Ⅺ、Ⅻ、疑核。

                  疑核位于延髓的网状结构,上部发出的纤维加入舌咽神经;中部发出的纤维加入迷走神经;下部发出的纤维加入副神经,支配咽喉、软腭各肌的运动。;

传导中继核:薄束核、楔束核、下橄榄核、脑桥核、红核、黑质、上丘、下丘、顶盖前区、中缝核;

白质:上下行纤维束;一个锥体束,四个丘系

锥体束是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发出的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的下行传导束。锥体束在离开大脑皮质后,经内囊和大脑脚至延髓,形成锥体交叉,交叉后其中部分纤维下行到脊髓侧索,直接或经中继后间接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称为皮质脊髓束;另一部分纤维止于脑干内躯体运动核和特殊内脏运动核,称为皮质核束。

四个丘系:都从脊髓或脑干前往丘脑的上行传导束,上传全身各处的躯体感觉性神经冲动;

内侧丘系:本体感觉、精细触觉穿道路

脊髓丘脑束(脊髓丘系):躯干四肢浅感觉穿道路

外侧丘系:听觉传导路

三叉丘系;头面部浅感觉传导路

网状结构:机能复杂,主要为调节躯体运动、内脏活动;影响大脑皮质。

网状结构按功能可分成上行系统和下行系统两部分。

上行网状结构也叫做上行激活系统,它控制着机体的觉醒或意识状态,对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注意状态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上行网状系统受到破坏,动物将陷入持续的昏迷状态,不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下行网状结构也叫下行激活系统,它对肌肉紧张有易化和抑制两种作用,即加强或者减弱肌肉的活动状态。

小脑:

小脑位于大脑半球后方,覆盖在脑桥及延髓之上,横跨在中脑和延髓之间。它由胚胎早期的菱脑分化而来,小脑通过它与大脑、脑干和脊髓之间丰富的传入和传出联系,参与躯体平衡和肌肉张力(肌紧张)的调节,以及随意运动的协调。

从外观上看,小脑中间有一条纵贯上下的狭窄部分,卷曲如虫,称为蚓部。蚓部两侧有两个膨隆团块称为小脑半球。在小脑蚓部和半球表面有一些横行的沟和裂,将小脑分成许多回、叶和小叶。在这些横贯小脑表面的沟和裂中,后外侧裂和原裂是小脑分叶的依据。后外侧裂将小脑分成绒球小结叶和小脑体两大部分,而原裂又将小脑体分成前叶和后叶。这样,前叶、后叶和绒球小结叶便构成了小脑3个横向组成的分部。

绒球小结叶出现最早,是小脑最古老的部分,被称为古小脑,它主要接受来自前庭核和前庭神经的传入纤维,调节躯干肌肉的活动,在维持肌紧张、身体平衡和姿势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前、后叶的蚓部及后叶蚓部的后外侧部出现得稍晚,称为旧小脑,其主要功能与头部和身体的本体感受和外感受的传入信息有关,有调节肌紧张的作用;

小脑半球的大部分和部分蚓部发展得最晚,称为新小脑,它在人类最为发达,主要接受经脑桥接转的来自大脑皮质的纤维,参与由大脑皮层发起的随意运动的调节。在位相性的活动和肌肉的协调运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小脑的内部结构:灰质和白质,但与脊髓相反,灰质集中于表面,称小脑皮质;白质在深面称小脑髓质。髓质中有灰质团,称小脑核。因此,在小脑的水平切面上可看到从深部到浅部依次为:小脑核、髓质、皮质。

间脑:(内脏脑)管理内脏;管理感觉的次中枢。

间脑(diencephalon)位于脑干之上,尾状核和内囊的内侧。

间脑一般被分成 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后丘脑底丘脑五个部分

两侧丘脑和丘脑下部相互接合,中间夹一矢状腔隙称第三脑室第三脑室经其两侧的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向下通过中脑导水管与第四脑室相通。


丘脑(又称背侧丘脑)

丘脑是间脑中最大的卵圆形灰质核团,位于第三脑室的两侧,左、右丘脑借灰质团块(称中间块)相连。

前脑泡的后部分化而成的高级中枢。位于中脑大脑半球之间,左右各一,包埋在大脑两半球内,外侧以内囊与大脑的纹状体相隔。左右间脑之间的腔隙为第三脑室,其底部与脑下垂体连接,后上部有松果腺

背侧丘脑不仅是感觉的转换站,也是一个复杂的分析整合中枢;

背侧丘脑受损,主要症状是感觉丧失、过敏、失常,可伴剧烈的自发疼痛。

上丘脑

位于第三脑室顶部周围,包括丘脑髓纹、缰核松果腺。前两者属边缘系统,松果腺为内分泌器官。上丘脑与嗅觉、视觉有密切关系。

下丘脑

从脑底面由前向后可见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灰结节下延漏斗,漏斗下端连垂体。

下丘脑的主要核团:视上核:室旁核;漏斗核;乳头体内外侧核。

下丘脑垂体束 兼有传导冲动和分泌激素的功能。视上核、室旁核分泌加压素、催产素,沿视上垂体束和视旁垂体束运输到垂体后叶,经血管吸收在运送至靶器官。

下丘脑另一些细胞核漏斗核可分泌许多垂体前叶的激素释放因子与抑制因子,经结节垂体束运送至正中隆起,经垂体门脉输送至垂体前叶,影响垂体前叶各种激素的分泌。

是自主神经系统在大脑皮层下的重要神经中枢,它调节着内脏系统的活动。下丘脑是较高级的调节内脏及内分泌活动的中枢。

下丘脑将神经调节与体液融为一体,对体温、摄食、生殖、水盐平衡、糖与脂肪代谢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时也参与睡眠、情绪反应的活动。

后丘脑

包括一对内侧膝状体和一对外侧膝状体。

侧膝状体听觉传导通路中的最后一个中继站,由内侧膝状体核发出的纤维组成听辐射,到达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

侧膝状体视觉传导通路中的最后一个中继站,由外侧膝状体核发出的纤维组成视辐射,到达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

底丘脑

调节肌张力,使运动能够正常进行。

端脑

端脑包括左右大脑半球,主要包括大脑皮质、大脑髓质和基底核(髓质内的灰质团块)等三个部分。是控制运动、产生感觉及实现高级脑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大脑半球内的腔隙称为侧脑室。

大脑半球的外形

端脑由左、右大脑半球、基底核构成,连接两半球的是胼胝体。

1.三个面

每侧大脑半球可分为上外侧面、内侧面和下面三个面。
大脑

2.三个叶间沟

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

3.五个叶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

4.主要沟回

(1)额叶: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

(2)顶叶:中央后沟、中央后回、角回、缘上回等。

(3)颞叶:颞上沟、颞下沟、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颞横回等。

(4)内侧面:扣带沟、距状沟、侧副沟、扣带回、中央旁小叶、海马旁回等。

(5)下面:嗅球、嗅束等。

大脑半球内部结构

1.大脑皮质机能区

大脑皮质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最复杂最完善的部位,是运动、感觉的最高中枢和语言、意识思维的物质基础。

(1)第Ⅰ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身体各部在此区的投影特点为:

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

左右交叉,即一侧运动区支配对侧肢体的运动;

身体各部投影区的大小与各部形体大小无关,而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

(2)第Ⅰ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身体各部在此区的投影特点为:

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

左右交叉,即一侧感觉区管理对侧半身的感觉;

身体各部投影区的大小与各部形体大小无关,而取决于该部感觉的敏感程度。

(3)视觉区:距状沟两侧皮质。

损伤一侧视区,可引起双眼视野同向性偏盲;

(4)听觉区:颞横回。

(5)平衡觉区:中央后回下部头面部代表区附近。

(6)味觉区:中央后回下方岛叶。

(7)嗅觉区:海马旁回钩附近

(8)语言中枢

1)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

2)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

3)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缘上回

4)视觉性语言中枢:角回。

2.基底核Basal ganglia.基底节。

是包埋于大脑髓质(白质)中的灰质团块,位于大脑基底部。

主要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壳(新)、苍白球(旧))、屏状核、杏仁体等。

纹状体:尾状核、豆状核合称纹状体,是锥体外系的重要结构,主要功能是维持骨骼肌的张力,协调肌群运动。

3.大脑髓质:即大脑半球白质,由大量的神经纤维组成。

(1)联络纤维:连结同侧大脑半球

(2)连合纤维:包括胼胝体、前连合和穹窿连合。

(3)投射纤维:主要是内囊。

内囊是大脑皮层与脑干、脊髓联系的神经纤维通过的一个部位的名称,位于基底神经节与丘脑之间。

通往大脑皮层的运动神经纤维和感觉神经纤维,均经内囊向上呈扇形放射状分布。

在脑皮层的水平切面上,为一横置的"V"字型,其尖端向内侧,左右各一,分前支、膝部和后支三部分。

位于丘脑尾状核豆状核之间的白质区,是由上、下行的传导束密集而成,可分三部:前脚(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后脚(豆状核与丘脑之间)、前后脚汇合处为膝。

 由于内囊前支和膝部有运动神经纤维通过,后支有感觉神经纤维和视、听放射纤维通过,也就是说,我们所感知的各种外界刺激及大脑皮层下达的各种命令,上上下下的信息交流,相当大一部分都是从内囊通过的,所以,内囊是一个关键的交通道口,重要的解剖部位,如果一旦这个部位出血,就会出现典型的"三偏征":当内囊损伤广泛时,患者会出现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受损),对侧偏瘫(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受损)和对侧偏盲(视辐射受损)的"三偏"症状。 

内囊的血液供应来自豆纹动脉,是大脑中动脉的一个分支。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血流量大。而豆纹动脉从大脑中动脉垂直分出,管腔纤细,管腔压力较高,极易形成微动脉瘤。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就会破裂出血,所以,内囊是脑出血的一个好发部位。

内囊: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豆状核之间,由上行的感觉纤维和下行的运动纤维构成。在脑的水平切面上呈"><"状,分为内囊前肢、内囊膝、内囊后肢三部分。

1)内囊前肢:位于豆状核和尾状核之间。

2)内囊后肢:位于豆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有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丘脑中央辐射、顶枕颞桥束、视辐射和听辐射的纤维通过。

3)内囊膝:位于内囊前肢和内囊后肢汇合处,有皮质核束通过。

损伤后出现偏身感觉丧失、对侧偏瘫和偏盲,即"三偏综合征"。

折叠编辑本段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由边缘叶及其他有关的皮质和皮质下结构如杏仁体、下丘脑、上丘脑、背侧丘脑前核和中脑被盖共同组成。该系统在进化上属脑的古老部分。管理内脏活动、情绪反应和性活动等。近期发现,其与近期记忆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