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代煎中药,顾客拿回家该怎么喝?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18-07-21

现在越来越多服用中药的人都会选择在药房一次代煎好后带回家服用。代煎好的中药一般都是使用真空袋包装起来,患者可以将几天的药一次煎好,这样非常方便了那些没有时间和条件煎药的人用中药来调理身体,而且也避免了患者采用了不恰当的煎药方法而对药效产生影响。

代煎中药,顾客拿回家该怎么喝?

但是越来越方便的同时,现实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1怎么保存

一般医生开单子,多数是5付、7付、15付为主的中药,也就是吃5-15天的量。一天的量根据病情的不同通常是2-3包,所以最好将家里冰箱腾出一定的空间来,放在冷藏室,温度最好在0~5℃,保存时间最好不超过15天。如果中途出现药液袋鼓起或是药液变味、有气泡、发霉等等异常现象均属于变质,不可服用。

2怎么加热

首先提前半个小时把药袋从冰箱拿出来,然后在一个稍微大一些的容器里,加500ml左右的热水热药,通常我们给顾客讲解都是这样的传统方法。

但是我们还得注意,尤其是脾胃功能不太好的人,这些人的脾胃对温度变化都比较敏感,代煎的中药液一般都是放在冰箱冷藏保存,如果用传统方法加热,会很容易出现中药液没有热透或者热不均匀的情况,这样反而会对脾胃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还得注意,加热的时候千万不能放在微波炉里加热,避免发生危险。所以代煎的中药最好别怕麻烦,建议烧开后再服用,这样也能很好的保证药效。

3代煎的缺陷

代煎中药虽然很方便,省去了很多麻烦的环节,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

①代煎药多数是用塑料袋包装的,包装是利用药液高温灭菌了,但并不是无菌制剂,而且中药代煎通常是7-15天的量,即使放冰箱中也较容易发生变质或失去药效。

②根据处方的不同,成分的不一样,其实煎药的流程也有所差异,比如矿物类大多需要先煎,解表类、挥发性的药需要后下或是少煎等等。但是代煎是一个大的煎药罐,全部的药都是装一起同时煎,所以对药效也略有影响。

③代煎中药火候也是千篇一律,武火多久、文火多久,都是系统设置,也不存在头煎、二煎什么的,火候和时间也会对药效有一定影响。

代煎中药,顾客拿回家该怎么喝?

今天我第一次去笔者所在公司的代煎点,我提了一篮子中药,每个顾客的中药都是写了标签的,包括姓名、电话、病症、地址等等信息,这样做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见到老师傅后,我简单的做了个登记,然后还交代他:“老师傅,这个王先生的药,煎的时候那个钩藤需要后下!”

老师傅说:“小伙子,讲道理,煎药是得注意这些,但是现在是机器煎药,大罐子熬的,你让我怎么先煎、怎么后下?”

我听完后,好像明白点什么,其实方便了顾客的同时,也避免不了的损失了点中药本该有的味道。所以在此写下这篇文章,也算有感而发,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