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德第四

 昵称57906375 2018-07-21


【原文】

不矜细行,终毁大德。

 

【译文】

不顾惜生活上的小节,最终会损坏自己的品行。

 

【事典】王吉和枣树的故事

王吉是汉宣帝时人,盛行耿直,敢说敢做,曾做谏议大夫。他后辞官在家闲居。

王吉在长安城里买了一所房子,夫妻二人晚睡早起,勤劳节俭,妻子在家除操持家务外,还做女工针织,一切都收拾得井井有条。夫妻相敬相爱,日子过得很充实。

这一年的夏天,天气非常热。王吉因终日劳累,身体日渐消瘦。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总想法设法弄些好吃的给丈夫补补身体。正赶上今年他家邻居的一棵大枣树,长得特别茂盛,枝头早已伸进墙头进到王吉家的院里,上面结满了串串大枣,看上去甚是诱人。大枣有的是自己掉下来,有的是被风吹落在地上,妻子见掉在地上很可惜,就都捡起来,心想正好给丈夫补身体,就洗得干干净净,放在盘里,恭恭敬敬地端给丈夫吃。王吉见妻子端来一盘大枣,并没有多想就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妻子见丈夫吃得那么香,心里更是得意,有时就干脆从树上摘大枣给王吉吃。一连几天,王吉天天有枣吃。一天,王吉边吃枣边问:

“夫人!这大枣真好吃,你是从哪儿买来的?”

等了半天也未见妻子回话,就抬头看着妻子,见她一边织布一边抿嘴在笑。王吉觉得妻子的表情听神秘,就又问了一遍。这回,因为问的声调高了一些,妻子急忙从织布机前走过来,一把捂住王吉的嘴,连忙说:

“夫君别那么大声,这是邻家树上的枣子。”

“什么!你竟敢如此大胆,偷拿别人的东西,这岂不有辱我们王家的名誉!”

王吉越说越生气。他一贯为人正直,胸怀坦荡,没想到自己的妻子竟会做出这样不合礼仪的事情来,实在令他无法忍受,一时间怒气骤起,竟打了妻子一个耳光。妻子原本是为了丈夫,自己连一个枣也没舍得吃,反而挨了打。她感到非常委屈,竟伤心地哭了起来。可王吉不容她解释,一气之下,将她休回了娘家。

邻居与王家一直相处得很好,多日不见王吉的妻子,就问其中的原因。一听是因为自家的枣树惹出的祸,就拿起斧子要砍到枣树。王吉急忙上前阻拦说:

“这绝非您家枣树的过错,而是我治家无方,多有冒犯,实在是我的过错。”

邻居说:

“你们夫妻二人一向感情深厚,怎么能因我家几颗枣子就把她休了呢?这岂不是我家枣树的过错吗?即使是你夫人不摘,我也要送上一些,邻里相处,怎能计较这些小事。你若是不将夫人接回,我一定将这树砍掉。”

左邻右舍的人们也纷纷赶来说情。王吉见邻居和相亲们诚恳相劝,也就答应将妻子接回来。

妻子在娘家反省数日后,也甚觉自己不对,见丈夫来接自己,心里十分感激,向丈夫承认了错误。和丈夫一起回到了家。

到家后,王吉内心一直很不安,本来妻子摘了人家的枣子,就已经对不起人家了,可人家却这样宽宏大度,不但不怪他的妻子,反而要砍掉枣树来换取他们夫妻的和睦,实在是令人可亲可敬。

小两口一商量,便一起来到邻居家,赔礼道歉,并深深地致以谢意。邻居也被王吉通情达理的 行为所感动。从此,两家的关系更加密切。

 

【释评】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多方面的,小事小情也不能忽视。妻子摘了邻居家的枣,王吉发现后,便把妻子休回了娘家。这事有点小题大做。夫妻之间,有了矛盾,明辨了事非,也就得了,何必还要大动干戈,闹离异呢?但此事值得称赞的是王吉面对小过失的态度,一个人要修身立德,堂堂正正做人,必得从小事着手,方能杜绝大患的降临,这正应了俗话: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