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氏——千年兰陵人

 昵称32229807 2018-07-22
萧氏大家族

无论你在哪里,只要你姓萧;请点击上面萧氏大家族”关注,拥抱中华萧氏大家庭,和各地宗亲交流,携手同行,弘扬萧氏文化,共建繁荣萧氏,传播萧氏正能量。

兰陵人



兰陵名字的由来,是在两千三百年前,由时任楚国左徒的屈原,在出使齐国途中,路过当时的“次室邑”,见宽阔的平原中间,凸起的一片高岭上,兰花遍野,这位浪漫主义诗人,便突发奇想,将这片飘着兰香的“次室邑”改名兰陵。

“兰”寓意“王道”,“陵”原意为高地,引申为“乐土”。屈原以“兰陵”命名,就是要在刚刚收复的鲁国疆土上,建设楚国的“王道乐土”。名字不失唯美,又有“楚化”之意。


“兰陵”诞生六十四年之后,即楚考烈王八年(公元前255年),楚国为了巩固北部边防,设置了兰陵县。对于兰陵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后来被历史证明,这是兰陵走向辉煌的开始。

一个地方若要出名,是需要贵人相助的。这时候,兰陵有一位远道而来的“贵人”出场了,他就是来自赵国的大思想家荀子。在时任楚相春申君的推举下,荀子做了兰陵的首任县令。从此,兰陵成为荀子儒家思想的发祥地,更成为他治国、治教理论的试验场。


荀子两任兰陵令,呕心沥血,禅精竭虑,将他一生的梦想交给了兰陵。他头顶着草帽,脚踩着草鞋,奔走在兰陵的山村旷野,嘴里不时念叨:“故不积蛙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将自己的思想不厌其烦地灌输给兰陵人,然后影响了中国。


荀子来到兰陵后,采用了“平政爱民”的施政理念,继而实施“隆礼重法”的治理策略,提出了“强本而节用”以及“轻徭薄税”的爱民手段,使兰陵政通人和,百业兴盛。荀子说:“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在屈原拟名的这块富有理想色彩的乐土上,荀子极力将其打造成为“四海之内皆一家”的和谐家园。


荀子奔波半生,最后选择了兰陵作为他的终老之地,从此,他与兰陵再没有分开。他生做兰陵人,死亦兰陵鬼,做了一位永远的兰陵人。

一代代的兰陵人,在荀子言传身教下,传递生生不息的文化香火,使兰陵文化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荀子的学生中,最有成就的是韩非和李斯,他们发展了儒家思想,成为法家学派的掌门人,其思想为秦朝的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说,荀子是先秦思想集大成者,兰陵则是两汉文化的传播地。


西汉末年,受“学而优则仕”的影响,兰陵出现了一大批奋发读书的寒门学子,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凿壁偷光”的匡衡。匡衡是兰陵人的骄傲,他凭着隔壁邻居的一孔之光,照亮了自己的内心,也照亮了中国少年的希望与未来。在这个时期,兰陵先后出现了像疏广、疏受、萧望之以及匡衡这样的国家栋梁,他们不仅成为莘莘学子的榜样,兰陵也成为天下学者的向往之地。



萧    望   之



到了西晋,设置了兰陵郡,兰陵再次迎来了大发展的时期。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载: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分东海之兰陵、氶、戚、合乡、昌虑五县置兰陵郡。这是历史上的大兰陵时代。


兰陵郡包含的五县中,除兰陵县本身外,氶即枣庄市峄城区(峄县),它在历史上与兰陵有说不清的渊源。兰陵峄县,峄县兰陵,屋搭山,地连边,剪不断、理还乱,许多时候,兰陵就是峄县,峄县就是兰陵;戚县,位于今天的微山县夏镇。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建戚侯国,属东海郡。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改为戚县;合乡县在今枣庄市山亭区城头乡,《元和郡县志》载:“滕县东二十三里有合乡古城,即春秋时之互乡”;昌虑县,位于今滕州市羊庄镇土城村,汉宣帝甘露四年(前50年)封刘弘为昌虑侯,三世之后,国除为县。兰陵郡几乎涵盖了鲁南,即临沂南部、枣庄大部和微山湖区域。


兰陵的衰落是从南北朝时期开始的。北方的鲜卑政权于公元439年完成北方统一,大江南北进入对峙阶段。《魏书》记载,公元480年(北魏太和四年,南朝齐建元二年),为响应南朝萧齐光复故土的计划,兰陵人桓富率众起义,攻破兰陵县城,杀死县令。北魏孝文帝调兵镇压,在多次拉锯战中,兰陵经受战争重创,兰陵人饱受战乱之苦。此后兰陵先后为北魏、东魏、北齐、北周政权交替管辖。在近二百余年的纷争中,兰陵人困马乏,遍体鳞伤。


隋唐之后,兰陵被历史渐渐遗忘。从此,它甘于寂寞,躲在历史角落里闭门思过。在以后的一千多年中,兰陵经受了长期衰败的过程,沦落成普通集镇,它彻底湮灭在历史尘烟中,与世无争,默默无闻。整个隋唐时期,兰陵县紧紧存在了二十五年。历史长河中,二十五年就像是天宫眨了一下眼睛。


到了金元时期,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改丞县为兰陵县,治所在今峄城。忽必烈至元二年(1265年)兰陵县改为峄州。整个金元时期,兰陵县在丞县(峄县)的屋檐下,羞羞答答地苟活了七十一年。


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太平军与清军的一次鏖战,使“兰陵十室九空”兰陵老县衙及遗留古迹就是在那场火拼中夷为平地的。以此为标志,兰陵基本与乡村没有区别了。


直到公元一九四七年,兰陵再次设县,治所在台儿庄,于一九五三年撤销。这时的兰陵县如昙花一现,仅仅存在了六年。

 

      二

 早于荀子一百九十年的曾子,在当时的兰陵已经名闻遐迩了。

曾子是缯国最后一个君主时泰的后人,公元前567年,莒灭缯,时泰被俘,太子巫携家人逃亡于南武城(今平邑县魏庄乡)。为怀念故国,太子巫取“曾”姓,成了曾姓始祖。曾子是太子巫的曾孙,生于公元前505年,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刻苦努力,终于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子思比肩称为五大圣人。


曾子的“孝”是尽人皆知的,他的“信”也是家喻户晓。“曾子杀猪”的故事就是“信”的最好写证。本来是夫人一句哄孩子的推辞话,可在曾子看来,就是要信守承诺,对待孩子是不能有半句假话的,诚信要从娃娃抓起。这在建设诚信社会的今天,曾子的教育思想极有现实意义。


曾子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他每天在问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每日三省吾身,这是对“三思而后行”的弥补,是对自己言行举止的检验。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行为,然而,个人行为往往与思想背道而驰。如何保证一个人言行一致,避免口是心非,唯有“三省吾身”。曾子的做法对于今天的国人,依然有借鉴意义。纵观兰陵人的性格,自古至今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谨小慎微,一丝不苟,这与曾子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曾子提倡的孝道,在兰陵人中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谁胆敢对父母不孝,那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一定被众人唾骂。“不孝”就意味着人品恶劣,那被认为是十恶之首,是没有人与其共事的。


兰陵这片沃土,是中国古代进步思想与文明之光最先到达的地方之一。

鲁宣公15年(公元前594年),由季文子推行的“初税亩”就是在兰陵实施的,那是一次声势浩大且具有里程碑式的土地改革。废除井田制,实施“初税亩”, 解放了生产力,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季文子的改革,最大的功绩是承认私田的合法化,无论公田私田一律缴税,奴隶的自垦地被认可,出现了自耕农民小土地所有制,从此标志着中国“农民”称谓的诞生。“初税亩”在兰陵的实施,也是我国从奴隶制税制向封建制税制转化的开始,从严格意义上说,兰陵人有幸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农民”。


季文子长眠于兰陵北十余公里的文峰山下。文峰山原名神峰山,因季文子墓于此而易名。这里苍松翠柏,山势俊俏,被称为“鲁南小泰山”。墓前有两棵与季文子同龄的白果树,虽历尽沧桑,但躯干参天,每年都硕果累累,有人说这是季文子流风遗泽,惠及后世。


兰陵还是中国汉字的发祥地。兰陵东北九公里,东泇河西岸,有一个普通的村子叫作字沟,仓颉就是作字沟人。他是黄帝的史官,受当时的条件所限,只能凭口耳相传记录重大事件。后来,好动脑筋的仓颉根据自然万物的形象,逐渐画出它的符号,也就是后来的象形字。


汉字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是中国人的集体智慧,而兰陵人仓颉作为这个创造集体的一员,他为此付出的心血,为后人铭记。

今天的汉字输入法里,有仓颉输入法,是台湾人朱邦复于1976年所创制的中文输入法,1978年由蒋纬国先生定名为“仓颉输入法”,说明仓颉造字已被中国人牢记于心。


中国的第一部法律是在兰陵诞生的。兰陵城北一公里处,有一个村子叫“造律条”村,兰陵人邱颖见社会杂乱无章,急需一部法律来约束社会,于是在家里潜心研究,终于制定出一部《侓书》,成为中国最早的法律。


在追求“依法治国”的今天,制定一部公平的法律,对于建设法治社会是多么重要?兰陵人邱颖在远古时代,就具有了这样的远见卓识!


仓颉造字,邱颖造律,尽管在中国正史记载里,无从查起,但在兰陵坊间流传久远。兰陵人的聪明才智,兰陵人为中国文化所做的贡献,已深入人心。


纵观春秋战国,兰陵的土地上,有季文子、曾子、荀子等巨人的影子,兰陵的历史就不能不厚重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兰陵是当时中国名副其实的文化中心,在荒蛮与文明并存的时代,兰陵的进步之光,像星星之火,点亮世界。


三 

在中国历史上,“东海兰陵人”是一群特别的群体,他们始终站在中国历史的风头浪尖上指点江山。那些在历史上叱咤风云、顶天立地的人物,与东海兰陵紧紧连在了一起,成为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永恒。


疏广、疏受叔侄俩,精研《春秋》,在宣帝年间分别任太子太傅、太子少傅。疏广可谓是最豁达的兰陵人了,他超然物外,淡泊名利。在他眼里,一切名利都如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他心里,一切名利的背后,暗藏了血腥与搏杀。于是,他选择了急流勇退,避开了名利的角逐场,毅然告老还乡。


一个看破红尘的人,他的心胸阔如海洋。疏广、疏受回到家乡兰陵,将自己的全部积蓄分散给乡人,才有了后来人的无限追思,和万代景仰。他们不给子女留半点家产的坦荡胸襟,令今人汗颜!


位于兰陵城西的“二疏城”,至今依然存在,它只不过是一座土台子而已,正是这座在风雨中屹立了两千年的土台子,它达到了至今无人超越的高度。


西汉元帝年间,有这样一个巧合,先后辅佐元帝的两位宰相,竟同是来自兰陵的俊才,一位是萧望之,另一位是匡衡。


萧望之拜博士白齐为师,从经学大师夏侯胜求问《论语》、《礼服》,在长安未央宫殿北石渠阁,召集诸儒讲论“五经”,为京师著儒称道,身后涌现了大批追随者拜师学经,其才华渐渐被朝廷发现,官至宰相,先后辅佐宣、元二帝。

元帝初年,受同僚石显的诬陷,元帝治罪于萧望之,令其入狱。作为朝野上下威信极高的宰相,怎能在同僚面前,受如此大辱?刚正不阿的萧望之,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于是仰天长叹:“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老入牢狱,苟求生活,不亦鄙乎!”竟饮鸩自杀。


萧望之的错,在于他总以儒家的思想意识,以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谓的“道”,来维护国家机器的运转,达到带有理想色彩的“乐礼教化”。这被历史证明,是行不通的。


萧望之的死具有悲剧性,某些程度上,是虚荣心害了他。他被那个时代推向了高不可攀的位置,一旦被拉下神坛,就自然坠入万丈深渊。萧望之置身于一个虚拟的高度,显然受不了这种狂热之后的落差和冷遇,他只有以死来捍卫文人的尊严。萧望之就这样走了,他告诉后人,兰陵人的脸面比命值钱,后来的无数兰陵人证实了这一点。


兰陵从来都不缺人才,萧望之含羞离去之后,接替他职位的依然是兰陵人,他就是萧望之同乡匡衡。一个地方,接连出现了两任宰相,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巧合。


学者的命运似乎是相同的,在某些政客眼里,他们就是一群不堪一击的书呆子。匡衡的仕途没有逃脱知识分子的厄运,他步萧望之后尘,在受到诽谤之后,愤然还乡。世人皆知他是一位偷光好读的好学生,谁人知哓他是只懂学问不懂仕途的“宰相”?



匡衡终老于兰陵,不知他老人家,在家乡颐养天年时,是否时常想起自己凿壁偷光的往事?


萧望之与匡衡的结局,与他们的老乡兼前辈疏广相比,就显得稍逊一筹了。无论做官,还是做人,有时候退一小步,也许在另一个层面上,是进了一大步。疏广疏受表面上退出了政治舞台,可是他们在另一个更宽广的舞台上尽情挥舞,给世人留下一个完美无憾的谢幕。某些程度上,疏广更具有大智慧。叫人想起“舍得”二字,少舍少得,多舍多得。疏广舍掉了万贯钱财,他得到了万世流芳。


据史料记载,两汉时期影响较大的兰陵人还有:王臧、缪生,孟卿、孟喜,褚大以及东汉的王良。


说起王良,不能不说他的廉洁。西汉末年,正逢王莽篡权,王良依据“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儒家思想,多次谢绝王莽的邀请,不做“无道”之官。后来刘秀登基,他应邀出山,官拜“大司徒司直”。王良绕开王莽,从西汉走向东汉。他身居高位,妻儿却留在乡下以种田为生。他一生俭朴,身边无一仆一妾,食粗茶淡饭,着粗布旧衫,被称为一代廉吏。


东海兰陵人,是一个光辉的集体。


 

                  四                                            

兰陵人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说起古代文学,还要再次提起荀子。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的形式写赋的作家,保存下来的荀子五赋:礼、知、云、蚕、箴,是荀子赋题的代表作,他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抛开荀子的思想及政治主见,单就其文学艺术的成就,他不愧是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的文学家,是兰陵文人的开山鼻祖。


荀子的散文,讲究对称,注重音节和谐,喜欢使用问答句,以加强语言的感染力。在写作技巧上,连续使用排句,以创造语言的效果与气氛。排句中多有韵语,具有音乐感,加之长短相接,错落有致,极具骈文倾向。


有荀子做文学的领路人,兰陵的文脉就一通百通了。


兰陵人缪袭是三国时期的辞赋家。受汉赋的写作影响,他的作品多为宫廷文学,有歌功颂德之嫌,《青龙赋》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现存不多的作品中,《克官渡》写道:“……土山地道不可当,卒胜大捷震冀方。屠城破邑,神武遂章。”今日读来,仍觉气势恢宏。


西晋文学家束皙也是兰陵人,他是疏广后裔。西汉末,疏广的曾孙为避难,从兰陵迁至元城(今河北省大名县),改姓“束”。束皙的作品有《七代通志》、《三魏人士传》、《五经通论》、《发蒙记》等。今存《补亡诗》六首及赋作数篇。《补亡诗》意在补《诗经》中“有义无辞”的篇章,其中的《南陔》、《白华》等六篇,对仗工整,辞藻华丽,有西晋之余韵。依然能从束皙的文笔中,觉察到他先祖疏广、疏受轻财助贫的爱民思想。


南朝宋文学家、诗人鲍照是兰陵人,其妹鲍令辉是诗人,兄妹俩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一定地位。鲍照的诗对后来李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其中《拟行路难》的诗句感人:“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他的语言朴实,贴近生活,从吞声踯躅之中,已深感他胸中的一股悲愤。不但体现了兰陵人的文风,更具有兰陵人的一颗悲悯之心。


鲍令晖是兰陵迄今为止为数不多的女诗人。她现存的诗歌,虽数量有限,具有女性的细腻与婉约。在中国文学史上,她是不可多得的女诗人之一。在她留存的作品中,《寄行人》表现了她委婉含蓄的女子情怀:“桂吐两三枝,兰开四五叶。是时君不归,春风徒笑妾。”鲍令晖的五言诗,对后来唐诗的影响是至深的。


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萧颖士是兰陵人。他不仅是散文家,还是诗人,世称“萧夫子”。著有《游梁新集》三卷、文集十集以及大量诗歌。文集至明代流失,诗歌传世也极少。《全唐诗》中保留了萧颖士二十余首作品,其中,《送张翚下第归江东》的诗句歌颂了友情:“客愁千里别,春色五湖多。明日归山去,其如相望何。”倍感亲切的还是《蒙山行》,蒙山是兰陵北面的一座名山,气势巍峨,景色宜人。萧颖士歌颂了家乡的美景,抒发了眷恋之情:“东蒙镇海沂,合沓余百里。清秋净氛霭,崖崿隐天起。”诗句如蒙山的巍峨一样,波澜壮阔,美轮美奂。


《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白话章回小说。作者不署真名,为兰陵笑笑生。这位有趣的兰陵人,给后人留下一个争执不休的话题,给天下文人布下一道谜团,叫人尽情想象“兰陵笑笑生”的真实面目。《金瓶梅》的文学价值,在于它以市井人物为叙述对象,是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起点,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小说之一。


近年有关“兰陵笑笑生”的考证,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张远芬先生认为《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即贾三近。贾三近是峄县人,生于嘉靖,仕于隆庆,卒于万历,是一个敢于直言的朝廷命官。他做过太常寺少卿和光禄寺卿(掌管朝廷祭祀和宫中膳食的官职),后又被封为兵部右侍郎,一生从事督察和谏诤。让人疑惑的是,《金瓶梅》近乎直白的情色描写,出自这位严肃的兵部右侍郎之手,很是费解。


当代学者王毓玖先生则认为,《金瓶梅》的作者是兰陵人孙禄。孙禄是兰陵城东孙楼村人,字天舆,生于弘治十一年,卒于万历十六年,嘉靖举人,曾任河南安阳二尹,后改任襄王府纪善。《金瓶梅》所描写的西门庆,是荒淫无度的襄康王朱佑儨的原型。


无论真正的笑笑生是何等面孔,他是兰陵人是确定无疑的。


 

兰陵萧氏,中国古代著名家族之一,曾被成为“顶级门阀”。

萧姓的起源可以远溯到三千七百年前的殷商时代,发祥地则是今苏、鲁、皖的交界地区萧县。因微子十三世孙太心立功而受封于萧,其子孙因而得萧姓。


秦朝末期,一位历史人物萧何出现了,他从秦朝沛县的一名狱吏,一跃成为刘邦汉政权的宰相,从此也开启了萧氏在汉朝的崛起。历史上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俗语,足以说明萧何在刘邦王朝的份量。到了萧何之孙萧彪这一辈,萧氏因故迁居兰陵,至此,萧氏在兰陵世代定居。


在萧何任宰相的一百五十年后,他的七世孙萧望之步其后尘,再一次登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位。


在以后的东汉、三国、西晋时期,萧氏在兰陵度过了三百多年默默无闻的日子。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萧望之的十四世孙,淮阴县令萧整举家南迁,寓晋陵武进(今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万绥村)。为安抚萧氏家族,晋于武进侨置兰陵郡,称“南兰陵”。 兰陵萧氏在“南兰陵”,经过一百余年的摸爬滚打,终于成为一统天下的皇族。萧整五世孙萧道成于公元479年建立了南齐,当了皇帝。萧衍于公元502年建立了南梁,萧氏在南朝历经十一帝,统治七十八年。

作为从“兰陵县中都乡中都里”而来的一群种田人,定居武进一百余年后,摇身变为身着黄袍马褂的帝王将相,不能不说是萧氏后人的魅力。兰陵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世!


萧氏后人作为南朝皇族,念念不忘江北故土。这个时期,他们将兰陵文化传至江南,在常州的武进县,硬生生复制出活灵活现的兰陵。梁武帝萧衍在他登基的502年,将武进县正式改名兰陵县,这便是历史上的“南兰陵”。可见,在南北朝的对峙时期,中国有两个“兰陵”是同时并存的。应该说,是兰陵萧氏后人改写了中国历史,也只有兰陵人有这样的大手笔。


南朝齐梁的建立,给萧氏后人留下一个难解的历史谜团。同宗同族的萧氏后人,萧衍为什么不延续南齐,而是另立门户,建立了南梁?穿越一千五百年的历史时空,去揣摩萧衍,只能用家仇国恨去理解梁武帝的真实用心了。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可以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兰陵萧氏在唐朝的宰相有十人,其中齐梁一房即占了八人,这一支中的萧瑀、萧嵩、萧华、萧复、萧俛、萧仿、萧寊、萧遘相继出任宰相,史称唐朝萧氏“八叶宰相”。唐朝出现了“李家天下萧家朝”的局面。《新唐书》赞曰:“自瑀逮遘,凡八叶宰相,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欧阳修、宋祁赞兰陵萧氏:“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之”;大文豪苏东坡赞道“摇毫欲作衣冠表,成事终当继八萧”。


兰陵萧氏在南朝涌现出了大批人才,他们著书立说,于各领域多有建树。萧道成的孙子萧子良,官至宰相,开办了一个召集文士著书立说的场所——西邸,成就了“竟陵八友”的文学流派,他延揽文士,抄五经百家,编成《四部要略》四卷,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这一时期,兰陵萧氏将中国文学的地位推向了新的颠峰。


据《兰陵萧氏二书》记载,婺源江湾的萧江氏乃是兰陵萧氏后人。

唐朝萧姓的最后一位宰相萧遘,是高祖武帝的长子,昭明太子萧统之后嗣。因“朱温篡唐”事件,萧遘蒙难,其仲子萧祯时任江南节度使,为避灾祸,隐居安徽歙县。萧祯“念先世从北渡江而来,遂易萧姓以为江氏。”从此,萧祯改姓江,世称“萧江”。 传至八世祖江敌,又迁婺源云湾,子孙繁衍,渐成巨族,故改云湾为江湾。


在江湾,建有“萧江宗祠”,人誉“江南第一祠”。堂名为“永恩堂”,意欲让子孙尊祖思源,不忘根本。“萧江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六年,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重修于公元2002年。


兰陵萧氏就像一棵大树,盘根错节,枝叶婆娑。其分支的萧江一族,传承萧氏血统,人丁兴旺。


一部萧氏族谱,等于半部中国史。兰陵萧氏是一支值得史学界研究的优秀群体。


今天,散落在五湖四海的萧氏后人,每年在萧望之诞辰日(农历5月17日)相聚兰陵,他们追先祖,叙亲情,谋未来,显示出这支望族团结、进步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六                                              

兰陵王氏也是一支望族,自称“琅琊王氏”,在清朝的二百多年里,兰陵王氏先后出了五位进士,尤其在清末民初,在这支望族中,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文人。


王思衍是光绪年间(1898年)的进士,也是清朝兰陵王氏的最后一位进士,慈溪太后称他为“铁笔”。他熟习《周易》,研究《道德经》,在丹青、诗文、篆刻等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曾官至刑部主事。这位兰陵人,既有文人的嶙峋傲骨,又秉承了兰陵人的正直无私,他的一生具有传奇色彩。


王思衍在刑部主事任上,正摊上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这时候,慈溪与光绪正欲外逃,在“铁笔”眼里,撇下百姓,独自逃生,与“下三滥”没有两样。他一气之下,辞官还乡。


等朝廷赔了银子,八国联军退出北京之后,宫廷里的牌匾散落

一地。王思衍再次回京,是受慈溪的邀请,恢复被烧杀抢夺中损毁的匾额。文人的历史责任感,驱使他义无反顾地回京领命,运用他的书法造诣,修补国人心灵的创伤。历史会记住,京城里无数个匾额,在一片狼藉之后,被巧夺天工的修补,完美如初,是出于兰陵人王思衍之手。


1910年,王思衍四十四岁那年,终于难以容忍清政府的昏暗与腐朽,他毅然托病还乡,从此在兰陵度过了“种瓜初劳土,种菊待编篱”的田园生活。

二十八年的乡居生活,没有改变这位“铁笔”铁一般的性格,他对外来“日寇”嫉恶如仇,他无法容忍兰陵的城门上插上了日本的“太阳旗”,更难以容忍日军的炮弹击中了他的进士第。那一天,“铁笔”悬梁自尽。


1938年3月26日,进士第的主建筑“拙笑轩”,被炸得砖崩瓦飞,从断砖破瓦中仅看见“拙笑”二字,衍公仰天大哭。当衍公看见日本兵在他的书房里,肆无忌惮地喂马的时候,他终于停住哭声,随手拿了一根绳子,吊在了“拙笑轩”的大梁上……他让天下人去琢磨“拙笑”的真正含义。


如果说庚子之变,八国联军进北京是国耻,那么日本人轰炸了衍公的进士第,则是家仇。国耻与家仇纠结着这位前朝进士,在他看来,在自己飘着墨香的书案上喂马,这是日本人的大不敬,是中国文人的奇耻大辱,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只有以死来捍卫文人的尊严。由此,叫人想到了萧望之,同样是悬梁自尽的老乡,尽管死的原由不一样,可是耿直的胸怀是相同的。


由于时局混乱,衍公的作品很少出版留世。1979年,在苍山发现了他的诗集《亦嚣诗存》下卷和《木石居印存》手稿,皆被有关学者认为是惊世之作。


兰陵王氏的另一位文人,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著名作家,他是被矛盾先生称为“午夜彗星”的王思坫。王思坫是小学教师,当时被称为“二老师”。他白天教书育人,夜晚掌灯书写愤世嫉俗的文章。他仅存的七篇小说,均发表在矛盾主编的《小说月报》上。后来他弃笔从戎,参加了底阁人袁永平组织的北伐军。1926年秋天,在一次作战中,被反动武装杀害,年仅31岁。


矛盾先生对王思坫的小说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在《活的人生图画》中回忆说:“……这几篇,不但在题材上是新的东西,就是在技巧上也完全摆脱了章回旧体小说的影响,它们使用活人的口语,用“再现”的手法,给我们看一页真切的活的人生图画。这几篇小说的作者像彗星似的一现就不见了……”


王思坫本应成为二十世纪与鲁迅、矛盾齐名的文学大家,可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岁月里,这位热血青年,顾不得天下道德文章,投身行伍,他知道笔杆子是难以解救灾难深重的劳苦大众的,他最终选择了枪杆子。这位旷世奇才倒在反动武装的抢下,同时倒下的,是一代文学巨匠。


有幸的是,在坫公牺牲六十年后,王善民、靖一民两位先生合编了《午夜彗星》一书,不仅写了《王思坫传》,还将坫公的七篇小说编进集子里,叫后人永远铭记坫公对文学的贡献。


在王思坫先生去世十六年后,兰陵一位十七岁的后生,在枪林弹雨中,匆匆忙忙地加入了逃亡学生的队伍里。他那白净的、稚嫩的、或夹杂着一张彷徨的脸,一路去寻找未来,去寻觅文学的殿堂。他就是王鼎钧。


王鼎钧幼年受沈从文的影响,立志从文;少年受“疯爷”王意和的影响,他“插柳学诗”;青年时期,受大时代的影响,他颠沛流离,历经九死一生的劫难,从未放弃对文学的追求。他一路走,一路写,终成一代文学大师,被誉为“崛起的脊梁”、“一代中国人的眼睛”。


无法想象,王鼎钧若没有流亡学生的经历,不去浪迹天涯,而是固守家园,那会是一个怎样的王鼎钧?那样,没有乡愁的王鼎钧,如何无病呻吟,写出荡气回肠的文章。哪里还有脍炙人口的《碎琉璃》?哪里还有百读不厌的《左心房漩涡》?哪里还有刻骨铭心的《回忆录四部曲》?


王鼎钧少小离家,对故土家园有挥之不去的思念情怀,乡愁一直是他坚守文学最充足的理由之一,所以他把最煽情的文字,用以怀念故乡兰陵。他说:“我在梦中曾作过一千次的回乡梦。梦见我在金黄色的麦浪上滑行而归,不折断一根芒尖。月光下,危楼蹒跚起步迎我,一路上洒着碎砖。柳林全飘着黑亮的细丝,有似秀发……”


可见,鼎公是不能回乡的,一旦回乡,他思乡的大厦就像危楼蹒跚一样,顿时坍塌殆尽。


与王鼎钧同时期的一位作家叫田兵,他原名王言成,是兰陵走出去的军旅作家,曾被称为马背上的诗人。1937年入延安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先后任刘邓大军随军记者,抗日名将范筑先的秘书。建国后长期在贵州工作。著有《田兵诗集》,合著《苗族文学史》、《布依族文学史》等作品。

 

                                        七                                                     


说历史薄情寡义,也许是对兰陵最好的安慰。

作为一座古城,兰陵是不该被长期遗忘的。兰陵人在等待了千年之后,于公元2013年12月,重新又恢复了县治----兰陵县。


兰陵县回家了,兰陵人并没有多少激动,他们面对外人的惊喜,倒是出奇的镇定,好像本该如此,不必大惊小怪。


过去近千年中,兰陵人在荒废的旧城墙内,守着北大寺旁那棵饱经乱世之苦的白果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与城外人一样的日子。他们知道,兰陵的先贤们已经走远了,荣誉属于过去,今天的路要靠自己走。但是,他们骨子里,有一种别人察觉不到的自豪,他们没说出口,而是表现在眉宇之间。


历史如风,聚散有时;历史如雨,覆水难收;历史如云,今天的云,不是昨天的云。回望兰陵的过去,细数一位位遥远又真实的兰陵人,钦佩不已,又倍感亲切。


如果去兰陵,漫步在那片高耸的土地上,清香四溢,你难辨是酒香还是花香。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屈原,念起荀子,仿佛看见,满头银发、驼背弯腰的疏广和疏受,还有执着的萧望之,孜孜以求的匡衡……


原文地址:兰陵人     作者:王善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