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国为何能成就战国七雄的霸业,源其开国之君魏文侯

 齐家平国 2018-07-22

大家都知道,战国七雄:齐楚燕赵韩魏秦。

最早实施变法的,是魏国,魏文侯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后来的秦孝公和商鞅变法都是以魏国为蓝本的。

这位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魏文侯,礼贤下士,“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深得民心,“四方贤士多归之”。《资治通鉴》里记载了四个典故。

魏国为何能成就战国七雄的霸业,源其开国之君魏文侯

1.告失。魏文侯与群臣饮酒,忽然下起大雨,魏文侯却前往山野之中,侍臣说,今天饮酒正高兴,外面又下大雨,国君这是打算干什么呢?魏文侯却说:“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便亲自告诉人停止狩猎。

2.拒兵。韩国邀请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魏文侯说:“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另一方面,赵国也来请兵发韩国,魏文侯也是这样回绝了。两边都怒气重重,但是后来听说个中缘由,都来朝拜魏国,后来魏国便成为了三国之首。

3.从谏。魏文侯派乐羊打中山国,这是个小国,随后封给自己的儿子魏击。有一次魏文侯问大臣自己是怎样的一位君主。大家都说仁德,只有任座说:“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魏文侯听了勃然大怒,又问翟璜,他也说仁德,“臣闻君仁则臣直”,刚才任座敢于之言,可见您是仁德之君。魏文侯听了大喜,让翟璜去追任座回来,还亲自下殿去迎接。

4.乐官。魏文侯与田子方喝酒,说编钟的乐声不协调,左边高了。田子方就笑了,魏文侯不解,田子方说:“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国君应该懂得乐官,不必明白音乐,现在您精通音乐,我担心你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啊。魏文侯说“善”。

《资治通鉴》记载的这四个故事,都是一些小事情,但司马光却挑来记下,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他要想立论,自然要有论据。比如从谏这件事,取了块不错的土地,封给自己的儿子,本来也没什么不可,事实上将来江山都是他儿子的。但是大臣却指出不妥,他本来很恼怒,但是翟璜这个人真的很会说话,他先说结果,就是君王是仁德之君,为什么呢?因为仁德之君,才有人敢谏言。魏文侯立马醒悟过来,而且亲自迎接任座。从翟璜这里也能看出来,说话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同样的意思,你讲是一个效果,他去讲却是另外一种效果,因为他讲话的方式跟你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