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发大水,元朝皇帝采纳清官的建议,结果断送了自己的江山!

 铁血老枪 2018-07-23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蒙古语意为“铁锅”)铁锅同志做梦都不会想到,害自己丢了大元江山的竟然是自己身边的大清官。这次的失败,元朝势力永远退出中原,铁锅同志回到老家之后,又过了两年,郁郁而终。

黄河发大水,元朝皇帝采纳清官的建议,结果断送了自己的江山!

元顺帝

元顺帝从来都是不受中原百姓欢迎的,甚至是令百姓深恶痛绝的。元顺帝也从来不在乎中原百姓是否安居乐业,因为他的元朝势力本身就是过来掠夺的。因此在元朝的统治下,整个华夏大地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在这样的形势下,元朝肯定是不会长久的,而带给元朝致命一击的导火索是在元顺帝(至正四年)时,一次寻常的黄河决堤发大水。

黄河发大水,元朝皇帝采纳清官的建议,结果断送了自己的江山!

黄河决堤

在古代,黄河发大水是高概率事件,因为每年都有雨季,而黄河的堤坝和河床又没有年年修筑和清理。总之历史上黄河发大水这件事不算是什么新鲜事,当然治理黄河水患也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在当时的条件下,仅凭人力来治理黄河,可谓是浮游撼树,但是如果认真去治理的话,总比放着不管还是要强的。

既然黄河发了大水,摆在当朝皇帝元顺帝面前的这件事,总是要有一个结论的:治理或者不治理。站在普通人的角度,黄河发大水沿岸几十万百姓生死危急,当然是要去要去治理黄河了,这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而在有些人的角度上来看,他们却选择不治理,放任不管。

黄河发大水,元朝皇帝采纳清官的建议,结果断送了自己的江山!

治理黄河

显然元顺帝这次是想做一个“好人”了,他听取了主张治理黄河的大清官——脱脱,脱脱在当时官任右丞相一职,是一个两袖清风的文官。元顺帝的决定,让身边主张不治理黄河的大臣一个个捶胸顿足。于是专案组的官吏带着皇帝的圣旨以及拨给治理黄河的一车车银两出发了。

黄河发大水,元朝皇帝采纳清官的建议,结果断送了自己的江山!

元朝官吏

元顺帝这个时候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官吏的腐败问题。当一车车银两到达各级官吏手上时,这些银两被层层克扣。治理黄河首先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是工钱、口粮,这些都被官吏克扣;在征集劳工的时候,一些官吏直接抢人,理由就是修河堤,不想去的话可以交钱。于是治理黄河整件事情,落实到地方来,对于黄河沿岸的百姓来说,简直是一场大灾难,这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黄河发大水,元朝皇帝采纳清官的建议,结果断送了自己的江山!

红巾军

所以后来有人总结说:主张治理黄河的不一定是清官,主张不治理黄河也不一定是贪官。人站在的角度不同,利益目标不同,所以就会有不同的选择和主张。而主张治理黄河的宰相脱脱在前期受到了百姓的爱戴,甚至被称作为“贤相”。而当百姓看到皇帝派来的官吏原来这样“治理”黄河,终于忍无可忍揭竿而起,一举推翻了元顺帝,元朝就此灭亡!

那么,对于不主张治理黄河的官吏,他们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