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谈如何写诗

 杏坛归客 2018-07-23



一 主题

我个人认为所谓“主题”就像小学生写作文,写作文你总得有个中心思想吧,总不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吧,写作文如此写诗词亦是如此,作者下笔时得明确诗词的“中心思想”,你想表达什么?或讴歌赞美、或批评鞭挞、或借景抒情、或借诗言志、、、等等,总之,在下笔之前得有个明确的方向,而不能瞎子放驴---任它去。而网络中很多诗者的作品虽然格律很正规,辞藻也很华丽,但读来总是让人不知所以然。

一程蜀道一篇书,一水一峰一画图。

翻到令人神往处,平川沃野近成都。


这是王端成先生的绝句《成渝路上》。此诗的意境是逐一展现的,像读书一样一页一页翻展出来,至最动人处,主题和意境全开,诗意显得十分新奇生动。



二  
谋篇

谋篇就是在确立了“主题”之后,在中心思想的统帅下,构思的第二个阶段,是指一篇完整的诗如何安排结构和层次,千百年来,诗人们总结格律诗的章法,无非是“起、承、转、合”四个字。也就是说:如何开头,如何发展,如何变化,如何结尾。一般来说,七绝的第一句是起句,第二句是承句,第三句是转句,第四句是合句。(七律中第一二句是起句,第三四句是承句,第五六句是转句,第七八句是合句)。“起、承、转、合”就是要保证脉络清晰,不仅要让读者看得明白,更要让读者受到启迪共鸣。这就需要精心安排章法,把握好起承转合。

如戴铁杵老师的《舟泊池州》:

舟泊池州众忆贤,安良除暴万民天。

而今百姓惩贪吏:岂可多沾不义钱!

注:包拯曾任池州知府。


起句“舟泊池州众仰贤”直接明起。题为《舟泊池州》,起句只用四字后随即写情,池舟暂泊目的是“忆贤”。


承句“安良除暴万民天”,递进式承接,即次句承接首句,意思更进一层递进关系。写诗一般要遵守的原则是:情要有景做铺垫;景要靠情去升华。在布局谋篇的时候,是离不开景和情的。


一首诗有了起,接下来我们看如何承接呢?那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顺势而发,也就是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要做到一个“紧”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全篇的第一个过渡。承句一定要生动,句意要开阔;要清楚明白;要通贯全篇。承句不但内容要相承起句,承句的情感更是要和起句的情感协调。承句的字,就必须注意剪裁“炼字”。起句后三字“众忆贤”,忆贤什么,承句紧扣起句,“安良除暴”,万民拥戴百姓心中的青天。


转句“而今百姓惩贪吏”,是进一层转法。推进一层,又叫做层层递进,是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与起承是关合的。转折,也叫发展,即把诗意推进一步,引向深入,来个突起,把诗境推向高峰。一般要由景物推及到人事、哲理,品格、志向等等。忆前贤赞前贤是铺垫,不是主题。古为今学,古为今用,学前贤,反腐倡廉,为民办实事才是本诗要写的主题。但诗不直接写,而是站在民生的角度,民生的期盼,用“而今”作为转句,引出合句点题。这就叫,转句荡得开,合句收得回。  

合句“岂可多沾不义钱”,发人深省!中国的反腐倡廉必须有制度约束,人民干部人民选,人民敢责万户候。




三 冷置

这是我的个人习惯,写好一首诗(词 )之后,如果觉得不是太满意,我就会把这首诗(词)先放在一边,不去看它,搁置个十天半月之后再去看它,也许会发现很多瑕疵,这样改起来反而比之前钻牛角尖更容易了许多,大家可以试试。总之诗词不厌修改,越修改就会越精致。

众所周知的“推敲”故事,成为诗坛千古佳话。贾岛·《题诗后》“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这首五绝,是贾岛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后加的注诗。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双泪长流。知音者应知我吟诗之苦,佳句之难得。懂得我的诗的人如不赏识,我将隐迹故山,以度残年,再不作诗了。表现了诗人艺术劳动的艰辛、刻苦,也说明好诗佳句得来不易。贾岛这种苦吟精神,对后世颇有影响,如方干:“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卢延让:“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均从贾岛诗化出.。据南宋文学家洪迈《容斋随笔》记载:“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人士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字。这个“绿”字用得很好,一个“绿”字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地写出来了,给人以动的感觉。诗人为了一个字而反复推敲,千锤百炼,这种一丝不苟的写作精神,对我们的启示应该是不言而明了吧。(部分资料源于网络)

作者:幽兰飘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