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境与诗天——著名画家初中海《荷兰画展》归来有感

 聽雨軒sjh 2018-07-23

  近日,著名画家初中海的《意境》中国唐诗主题画展在荷兰海牙隆重开幕,对于参加此次画展的初衷,他说,“画境写诗天,诗天皆画境”,可以说是中国绘画中的一个历久弥新的命题,也是自己多年来对于诗画的真实感悟。

  在中国文化的诸多艺术门类当中,绘画和诗歌的“关系”最密切,“感情”最亲密,可以说是一对共生于中国文化母体的孪生姐妹。绘画的意境美,取之于诗歌,诗歌的场面感,通过绘画来表现。

blob.png

  围绕“画境写诗天,诗天皆画境”,初中海在多年的笔墨间有了自己的思考。

  北宋苏轼为何“点赞”唐代王维?

  “画境与诗天”,“诗画同源“,可以说是中国绘画中的一个历久弥新的命题,探讨这个命题的关键点,就必须了解两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一位是北宋的苏轼,另一位是唐代的王维,他们两位是解开这个命题的“金钥匙”。

  苏轼给王维“点赞”,绝不是笔者的杜撰,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写着:《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评论王维的诗歌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入木三分地指出王维诗歌的最特殊之处,是能够给读者鲜明的画面感和”惊艳“的视觉体验,从而再引发出读者的一系列的艺术审美的享受。

blob.png

  以王维为代表的唐诗“皆可入画“,具有的非常强烈的画面感。

  唐代是一个伟大的朝代,诗歌之盛,后世历朝历代都难与比肩,诞生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

  王维,生于公元701年-761年,或者是699年—761年,历经盛唐和中唐,著名的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生前及后世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诗佛”的美称,。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诗为多,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王维的诗也象他的画一样,不是“金碧山水”,而是“水墨山水”,风格清新淡远,自然脱俗。尤其是非常擅于运用色彩自然山川的美丽景色,并且物色带情,情景交融,在浓郁的画面感中透露出诗人独特的个性、感受和情思,具有一种绘影绘形、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如同一幅幅的“有声画”。

  读王维的诗,有的诗画面感极其鲜明。比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瞑》),“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很具有绘画的表现性。有的诗则表明王维是一位“调色”的高手,“蓝田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有的诗是王维对于绘画中透视技法的运用,“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观猎》),“回看”向来行猎处之远景,已是“千里暮云平”,云,天,人的三维空间组合,所体现的就是绘画的“远水无波,高与云齐”的透视原理。

blob.png

  有的诗,则是王维运用水墨画的墨色浓淡来构图谋篇,“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终南山》),茫茫“白云”,蒙蒙“青霭”,恍恍惚惚,朦朦胧胧,如同水墨山水一般在淡淡笔墨中给人以无限遐想的余地。据《宣和画谱》中记载,王维的诗句如“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一些诗句,都是王维所曾经绘画的。”。王维的绘画,除了青绿山水之外,他还独创了水墨山水,其作品笔墨清新。格调高雅,传达出一种诗意的境界。“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的成就,不仅仅是能诗善画,而是把艺术中的诗与画,通过他的他创作,有机地融合起来,这种诗与画有机的结合,就是中国画几千年以来的传统和特点。

blob.png

  诗情画意美的表达,离不开中国画的核心要素——笔墨

  以精致的笔墨语言再现诗意,达到画中物象与诗歌情致意境的交融,这是王维被大文豪苏轼“点赞”的原因。“诗佛”王维的绘画,是诗歌与绘画的相互沟通,是情与景交融,为苏轼所极力的推崇,誉之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比如,他的《辋川图》,画中群山逶迤环抱、树林丛生掩映、楼台亭阁点缀其间。别墅外,云水悠悠,扁舟往来,这悠然萧散、超凡脱俗的意境正是“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所表达出的意象啊。

  王维于绘画,能作人物、佛像、尤长于山水。他是青绿、水墨兼擅,但是更以水墨山水为人所称许。他的破墨山水,笔墨功夫非常深厚,“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对后世影响颇大。所以董其昌在他的南北宗论中,将王维列为南宗绘画之祖。王维的绘画作品,在北宋的时候还有较多存世,《宣和画谱》著录了126幅,但后世没有流传下来。。

blob.png

  “诗画同源”,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独有特征,正如清代诗论家叶燮在《原诗》一书中说到的:“画与诗初无二道。画者,天地无声之诗;诗者,天地无色之画”。确实,在众多的中国艺术门类而言,绘画与音乐、建筑与音乐、围棋与绘画等等,其理本是相通的,尤其是诗与画,一本同源、理法一贯。虽然二者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但美的感受都是相通的。

  当然了,虽然是“诗画同源”,艺理相通,但是这两种艺术的表达方式和表达“语言”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诗歌是一门听觉艺术,它使用文字来表达社会和人类的活动;而绘画是一门视觉艺术,它必须通过笔墨来再现或者表现大自然和记录人类的社会活动。

  笔墨,作为中国绘画唯一的不可替代的表现工具和表现形式,它集合了物理、情理和画理于一身,用来充分体现国画的民族性和艺术性,内涵及其地丰富。1929年,黄宾虹对前来向他拜师的林散之说,“古来历代大家,各宗各派,在技法上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笔墨二字。书画之道,皆以笔墨为主”,又说“你的画全靠临摹珂罗版印刷品,不知用笔用墨之法,无笔无墨,何以成画?”。宾老这一生,都在用自己的绘画实践反复证明这一个真理,那就是——“国画之民族性,非笔墨之中无所见”。

  中国画的笔墨,筑基于笔,笔法是骨;建勋于墨,墨法是肌肉。笔的功力到了,用墨自然就得心应手了。老实讲,中国画的用笔,实际上就是考验一个画家的驾驭毛笔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中国绘画来讲至关重要,而且这种重要性不仅仅为我们国内的画家所认可,甚至早已经被西方画坛的有识之士所推崇。梵高,荷兰的一位伟大画家,19世纪西方印象画派的大师,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他就说过,“我要是生在中国,我首先是一个书法家,然后才是画家”。

  所以说,真正的中国画是“写”出来的,而绝对不是“描”出来的。“写”是什么意思?就是指绘画的书法性用笔,以书入画,所以真正的中国画是书与画密切融合的。

  2017年,中国嘉德拍卖黄宾虹先生的一幅画《黄山汤口》成交价是3.45亿元,创造了黄宾虹先生绘画的在艺术品市场的新高,这也是黄宾虹高雅的绘画艺术进一步得到市场认可的一个标志。李可染先生曾经回忆他的老师——黄宾虹老人,说,“黄老作画,笔在纸上摩擦有声,远听如闻刮须,我戏问黄师,他说行笔最忌轻浮顺划,笔重遇到纸的阻力则沙沙作响,古已有之,所以唐人有句诗''笔落春蚕食叶声’。黄老师笔力雄强,''如高山坠石’,笔墨功力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就是对黄宾虹绘画用笔之法非常精妙和高超的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明。黄宾虹先生的绘画,尤其是到了晚年,老人的用笔,正是凭借着他自己深厚的金石学术背景,用饱含着金石书趣的笔法,一笔一笔的“写”出来又古拙又沉涩又劲健又老辣的书法性的线条,通过笔线之间虚和实,疏和密,奇和正,疾和涩,灵动和厚重的安排,对比,铺陈,来营造来构筑一派“浑厚华滋,黑密厚重”山水世界,让人越看内容越丰富,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有意思。

blob.png

  多年以来,通过自己的焦墨山水创作实践,在黄宾虹老人以书入画、书画同源的“五笔法”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也归纳总结出十种用笔方法:平、圆、留、重、变、绞、逆、拖、舔、颤。

blob.png

  黄宾虹说,平,平不是板实,而是如同锥画沙一样,有提按有起伏,一波三折。圆,写书法讲究“无往不复,无垂不缩”,如同折钗股一样。但是,圆,不能柔媚,必须是刚健中含婀娜,劲利中带和厚。留,用笔最忌讳浮滑,留就是笔有回顾,上下映带,凝神静气,不疾不徐,如同屋漏痕一样。重,要像高山坠石千年的枯藤一样,取其坚韧雄强。变,就是不可拘泥,要善于变化。然后是绞、逆、拖、舔、颤:绞,就是用笔的时候要讲究提按捻管的配合得当;逆,就是说用笔出锋时,由内向外推出锋或者是由下往上地推出;舔,就是逆锋起笔时右下左行而后右上转锋收笔,要讲究行笔的力度与弧度;颤,就是腕指同时用力左右微抖出锋。

  这十种用笔法,来自于我的绘画实践,也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诗情画意美”的表达方式与层次,同时更是我的焦墨山水绘画“由技而道”的笔墨修炼之路。


[责任编辑:李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