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高盛麟先生

 cxag 2018-07-24




高盛麟


提起高盛麟先生,实在是让人激动,我所接触过的老先生们,只要提起高盛麟三个字,立刻有了精神,第一反应都是挑大拇指。起初我真不太明白,高盛麟有这么厉害?后来,通过不断的了解和观摩怹的资料,我才明白。怹的艺术魅力,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就是“简直了”。杨小楼,尚和玉等前辈,没有见过他们的艺术,但高盛麟先生可以说是后无来者的一位全面艺术大家。


高庆奎《哭秦庭》剧照


高盛麟出身梨园世家,怹的父亲就大名鼎鼎的高庆奎老先生。可能是遗传的原因,高盛麟先生似乎天生就有一副响堂的金嗓子。高先生幼年时曾拜师张增明,张鸣才二位学艺,开蒙为石秀探庄,老生戏也学了《太白醉写》等,怹天资聪慧,学艺很快,后来就入了富连成科班,开始了正式的艺术之路。


高盛麟 哭秦庭 来自京剧三鼎甲 04:05

高盛麟饰申包胥(唱高派老生)

【二黄散板】

不分昼夜往前奔

恨不得插翅见秦君

【二黄原板】

心儿内只把伍员恨

大不该鞭打死尸灵

只走得衣冠不齐整

只走得两足疼痛难以步行

咬紧了牙关往前进

【二黄散板】

搬不来秦兵我不回程


唱词参考


富连成科班都是培养学生一专多能,高盛麟也不例外,怹入科后是武生,老生两门抱,怹的老师很多,茹莱卿,姚增禄,王喜秀,刘喜义,骆连祥,王连平,茹富兰等等都教过怹,学了很多戏,怹是茹派的基础。但高先生在科班时不算起眼,那个年代好角太多了,高先生大多来二路活或者开场小武戏,后来,怹与杨盛春,李盛斌,孙盛云被誉为盛字四大武生。


高盛麟《铁笼山》剧照


高先生是典型的三多代表,会的多,练的多,演的多。怹会的多,有家传原因,同时,老师也多,还有一点,就是怹很有心,平时演出,即便怹是来配角,但其他角色也都记住了,慢慢的也就会了,所以,一出戏怹哪个人物都能来,比如《挑滑车》,怹演过高宠,也来过岳飞,兀术,大锤,有时派怹高宠,怹甚至主动要求:今我来大锤吧。


至于练的多,高先生练功很苦,一出《挑滑车》,怹拉这出戏的次数,恐怕要比现在的武生演员演这出戏的次数要多的多。科班时,怹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起来练功。一出《挑滑车》,早中晚至少要扎上靠拉三遍,有时甚至三遍不止。



高盛麟主演《挑滑车》

高盛麟饰高宠

曹世嘉饰岳飞

邓金昆饰金兀术

施明华饰黑风利


高先生出科后,开始学杨小楼派武生,怹是杨迷,科班时,怹宁愿挨打也要去看杨小楼的演出(过去科班规定,不准私自去看戏)。但是怹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能成为杨小楼的外孙女婿,这为怹能进一步学习杨派提供了方便。虽没拜师,但也成为了得到杨小楼亲传的学生。


高先生的杨派和尚派戏,主要受教于丁永利老先生,这一时期,高盛麟的技艺得到了猛进。后来怹到南方,又学了盖派和麒派,丰富了自己的艺术营养。


高先生的老师很多,除了父亲高庆奎。张增明,张鸣才,叶春善,雷喜福,王喜秀,杨隆寿,茹莱卿,刘喜义,茹富兰,王连平,言菊朋,白家麟,杨小楼,丁连升,丁永利,赵春瑞,沈富贵,盖叫天,周信芳,林树森,李洪春等等都是怹的老师,艺术上,怹学杨派,尚派,茹派,盖派,黄派,谭派,王鸿寿派,麒派,以及家传的高派,并融会贯通,吸收众家,把杨派艺术化开了。有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高盛麟《汉津口》片段


高盛麟到底怎么个厉害?高先生有《挑滑车》,《独木关》,《汉津口》,《战宛城》,《平贵别窑》,《骆马湖》,《霸王别姬》,《连环套》等戏的音像资料,这些音像的每一出戏,首先,就是怹那金嗓子,你不得不发自内心的给怹叫好,高宠的一句且慢,还有那几番儿牌子,这都是必要好的地方。也充分的体现了怹发展了杨派武戏文唱的风格。


高先生,除了嗓子一绝,怹的武功也是一绝,先说靠功。怹的靠功,就像长在怹身上一样,别的演员扎靠时,都会把靠绳子绑的越紧越好,这样四个靠旗不会松动,不会乱摆,但高盛麟可不是,怹正相反,高先生扎靠,那靠绳子系的很松,与前胸能隔出一个拳头的距离还要富裕点,后台看着很松,但是,只要怹一上台,那靠旗就跟长怹身上一样,一点不摆动,也不出多松。


而且,怹的靠功还有一绝,无论走什么高难度动作,走什么复杂的翻身等,靠旗从来不乱,绝对没有靠旗飘带最后挂盔头上了、靠旗角跑到另一根靠旗边的情况。这种功夫,也不知道怹是怎么练的。谭元寿老先生曾经问过高先生这靠是怎么练的?高先生回答说:没什么特别方法,晚上睡觉时你扎上靠睡就成啦。可见高先生是怎么练功的。


刘秀荣 高盛麟《打渔杀家》剧照


怹的圆场功,一般人追不上。倪海天先生是高先生的徒弟,曾傍高先生《走麦城》关平,倪先生讲,高盛麟先生的圆场,无论走麦城,还是《长坂坡》,《挑滑车》,怹在前面跑,后面靠将在后面追,高先生能落他们好远!那就是一阵风,而且靠旗不动摇。


高先生的功夫绝活,还有很多,一次怹替王金璐演《八蜡庙》褚彪,有个技巧动作,褚彪一腿抬起,然后摔抢背。这个动作,别说单腿起范,就是双腿起范,比如断桥中许仙,翻抢背在起范时,也要有个准备的过程,也就是说腿和身子要先往下拉一下,这也是个自然规律,就像踢球射门,爆发力之前得有个预备过程,王金璐先生的《八蜡庙》,走这个动作也是这样,但高盛麟不是,怹单腿抬到一定高度后,不起范,直接翻大抢背,出其不意,让人意想不到,满堂好!我到现在,也琢磨不透这是怎么完成的。但就是那次演出,也使得高先生落下了毛病。


高先生演戏,有很多青年演员年轻气盛,看了之后觉得一般,没什么……其实,这看到的都是晚年的台上艺术,很多东西都化了,比如他的《挑滑车》起霸,没什么东西,没走什么太多的高难度动作,但是,他一上场,大将风度就出来了,高先生个子不高,但一上场,给人无比高大的形象。虽说这起霸没什么东西,但走的不但顺,而且有分量,后人学,学不来,怎么学怎么不是味,这就是功夫。



高盛麟 关肃霜《丧巴丘》片段


高先生继承和发展了杨派武生的武戏文唱的特点,怹在演《挑滑车》时,最后摔叉,不多,就摔三个,有些演员则是玩命摔,观众叫好不热烈我就不停……高先生不是不能摔,而是追求演戏是演人物,要合情理,无论武戏还是文戏,无论什么活,无论是什么唱腔念白还是身段动作,都是为刻画人物,这个挑滑车摔叉,主要表现高宠马失前蹄起不来了,高宠要让马起来,要是玩命没完没了的摔或者摔个四五个,那就没有道理了。


高先生会的也多,戏路宽广,武生,杨派,黄派,尚派,茹派,盖派,老生谭派,余派,高派,麒派,以及老三麻子派,全都能,怹长靠,短打,箭衣,勾脸,靠把老生,安工老生,衰派,武老生,架子花,武二花,红生,武小生,以及昆曲无所不通。怹虽为武生,但怹演老生也是专业,演武花脸,可以说不是反串,不亚于专工的花脸演员。怹还反串过《打面缸》。而高先生所演所会之戏,也要二百余出。这样一位文武全才的大武生是值得大力宣传和研究的。今奚中路老师颇有高盛麟先生之台风。(敬周《漫谈高盛麟先生》)





京剧三鼎甲2017年目录 

《秋海棠》作者回忆童年看戏

盖(叫天)派霸王戏《乌江恨》

盖叫天先生自述 我为什么叫盖叫天?

梅兰芳谈“理想范本”的《武松打店》

傅雷赞盖叫天老艺人的自我批评不放嘴边

李紫贵先生谈南猴王 张翼鹏与六龄童

张翼鹏李万春“收大鹏”风波

津门猴王 小盛春

厉慧良先生谈老戏《截江夺斗》

朱强老师忆恩师黄云鹏先生

李盛斌先生谈四《挑华车》

东北名武生黄云鹏先生

侯永奎先生谈《林冲夜奔》的表演

赵绪昕老师《王超群其人其艺》

前辈艺人沈小庆 玩骨牌编名剧《恶虎村》

缅怀九十三岁津门名票友李世勤先生

杨盛春先生民国访问记

赵绪昕老师《京剧武戏应存“津派”一说》

南方京剧名武生高雪樵先生(附《驱车战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