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练,我也想要3000mm镜头!从尼康P1000聊起……

 学习收藏866 2018-07-24

在以前聊M43的时候,就一直有网友在评论区提到M43于长焦领域的先天优势云云,事实上他潜台词里的意思就是“小画幅赚长焦”,我知道你心里可能有个“为什么全画幅做不到”的答案,不过还是的先问有没有,再问为什么。还是尼康,以前也曾在全画幅超长变焦上疯狂过好几回:

早在1974年,尼康就推出过Zoom-Nikkor 360-1200mm F11,没错,这是一颗全画幅手动镜头,12组20片设计,前镜组122mm,最大长度704mm,体重7.1kg,如下图:



嫌这个大变焦太沉?没问题,1200mm还有个定焦版Nikkor 1200 mm F11 IF-ED,8组9片(2片ED),长度577mm,前后滤镜为122/39mm,体重3.9kg,这颗镜头需要配备专用的对焦筒才能进行对焦:


当然,这还没完,尼康在1990年推出了一款更疯狂的全画幅长变焦镜头——AI Zoom-Nikkor 1200-1700mm F5.6-8P IF-ED,体重是惊悚的16kg,镜头长度达到了880mm,滤镜只能是52mm后插式,13组18片,其中3片ED:


毫无疑问,这三颗镜头在结构上都利用了凸透镜+凹透镜组合的望远结构(如下图),可以看到凸凹组合的焦距F明显大于单块凸透镜的焦距f,这也使得它的后节点也能超出镜头结构之外,换言之就是让焦距>镜身长度,而不用像老式的“火箭筒”长焦镜头那样500mm焦距就至少500mm长,结构虽相对更复杂,但明显更实用。


除此之外可以看到1200-1700mm那颗不仅焦距变长,而且光圈也变大了,1200mm端居然有F5.6,足足比老产品大了两档光圈,而职业足球赛场边常见的800mm大白炮也不过F5.6而已。入瞳径也从109mm增大到了214mm,哪怕在1700mm端也有212.5mm,而这正是它体积巨大的原因之一。

光圈对长焦镜头体型的影响有多大?适马曾经推出名噪一时的APO 200-500mm F2.8/400-1000m F5.6 EX DG,这颗入瞳径“仅仅”178.6mm的镜头体重达到了15.7kg,当时有经销商还打出了“买就送无敌兔”的促销,堪称秀肌肉的代表作。

而这时候我们再回头来看看尼康P1000,作为1/2.3英寸传感器机型,它的镜头物理规格其实是4.3-539mm F2.8-8,换言之,它的物理焦距其实比较短,而且长焦端它的入瞳径只有67.375mm,在这两个非常影响长焦镜头体型的硬指标上,它都占了传感器小、像场小的先天优势,而这也是小画幅赚长焦的根本。


但它的问题是等效光圈实在太小了,长焦端F8全开也会因为衍射导致分辨率下降,而且防抖是一个很大的问题,3000mm端的手持稳定需要1/3000秒,尼康官方数据是5挡光学防抖,也就是理论上可以1/100秒手持,但理论跟实际的差别大家自己心里也都有数,很多时候都需要ISO来凑,但1/2.3英寸自然也别想有什么很好的高感素质了。

3000mm拍月亮还不错,听起来比P900的2000mm足足长了50%,感觉很生猛,但事实上放大倍率的变化已经没有那么明显:



这是因为焦距与视角依然是1.414(根号2)的倍率差,只看绝对值差没有什么意义,想要照片长宽都各缩小一倍就需要焦距X2,这也就是为什么越到长焦端视野差距越小的原因,毕竟对1/2.3英寸来说,从等效1000mm到2000mm还算OK,2000mm到3000mm就直接从916g的体重剧增1415g,价格也从快600刀暴涨到小1000刀,而且这还是在其他机身设计基本没有太大变化的前提下……这时候想要从3000mm到6000mm就真的太难了,与性能+体验直接挂钩的体型,再加上制造成本,都是几乎没办法妥协的。

不过P1000在3000mm时最近对焦距离只有7米,这时候的景深也不到2cm,但实际上没什么用,因为这时候的目标区域面积理论上只有8cm X 6cm,虽然这时候的实际等效焦距远不会达到3000mm,拍摄区域会稍大一点点,但毕竟就这点儿面积,也就只能拍拍小物件。想拍人像特写,比如40cm X 30cm面积的大头照,在3000mm端的拍摄物距也得接近17m,这时候的景深接近8cm;而80cm X 60cm的小半身照得在33m开外,这时候景深接近34cm。


当然,进步就是进步,还是得给尼康打打call,从2000mm到3000mm虽然并不能帮我们偷窥……哦不,多看到什么,但作为市面上为数不多的大光变长焦机,愿意在这个领域继续耕耘着实不易。

所以说到这儿,“小画幅赚长焦”的道理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在很多时候其实就是玩规格之间的互换游戏而已,而且目前还没有看到上片上相位差对焦的苗头,所以想用P1000打鸟就纯属一厢情愿了,这类小底大变焦镜头相机的主要用途还是旅行,去大西北看看雪山牦牛什么的,3000mm还是有它的先天优势,毕竟它再沉也沉不过一套使用300mm长焦镜头的单反。定位与之类似的还有索尼RX10 M4等1英寸底产品,变焦范围小一截(24-600mm F4),但画质更出色、有对焦相当快的片上相位差,其实反倒更实用(当然价格也贵多了……),所以这个看起来并不大的市场竞争还是挺激烈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