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政府部门财政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规定:政府部门财务报告主要反映政府部门(单位)的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 基层单位只需编制本单位财务报告,上级单位除编制本级的外,还需编制合并财务报告,并撰写财务分析,形成合并的部门财务报告。
小编先抛砖引玉,因为世界杯看球也只能仓促拼凑出财务报告分析样板,提供参考思路,大家应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撰写。现在部门财务报告仍是试点编制阶段,大家都是摸石头过河,所以财政要求不会太苛刻,简明扼要即行,但也切忌机械照搬,抄出低级笑话。 1 政府部门基本情况 1、基本职能 大家直接至单位官方网站或以前的决算报告复制,老套路了,不做赘述。 2、机构设置 根据单位的内设机构情况,有哪些科室部门,简要描述。 3、年度工作目标及执行情况 根据单位的年度工作报告,择其要点描述,不必长篇大论。 4、绩效目标及完成情况 摘录单位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文字部分就行了,大家前段时间已经做过可以搬过来。 2 政府部门财务状况分析 根据财务报表数据反映,2017年末资产总额 万元,负债总额 万元,净资产总额 万元。资产负债率 %,较上年同期增减 个百分点,总体财务状况较好。 一、资产结构分析 期末资产总额 万元,较年初增减 万元,其中占比重较大的资产为固定资产、应收及预付账款、对外投资、在建工程(根据计算结果排列);依次占比 %、%、%。简略分析占比较大的各类资产的具体组成。 二、负债结构分析 期末负债总额 万元,较年初增减 万元,其中占比较大的为应付及预收款项、借入款项、应付职工薪酬等(具体根据计算结果排列);依次占比 %、%、%。简略分析占比较大的各类负债的具体组成。 三、主要财务比率分析 1、资产负债率 %,较上年同期增减 个百分点,显示总体财务状况较好。 2、流动比率为 %,说明部门短期偿债能力较高,风险较低; 3、固定资产成新率为 %,如果较高说明部门固定资产较新,更新速度快,可以满足现阶段事业发展需要;反之则需要加快淘汰、更新。 3 政府部门运行情况分析 根据报表数据反映,2017年收入总额 万元,支出总额 万元,期末结转结余 万元。 一、收入分析 本年总收入 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 万元,占比 % ,较上年增减 万元,主要原因为 ;事业收入 万元,占比 % ,较上年增减 万元,主要原因为 ; 其他收入 万元,占比 % ,较上年增减 万 元 ,主要原因为 。 二、支出分析 本年总支出为 万 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 万元,占比 %,较上年增减 万元,主要原因为 ;商品和服务支出 万元,占比 % ,较上年增减 万元,主要原因为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万元,占比 %,较上年增减 万元,主要原因为 ;以此类推,资本性支出、对企事业单位补贴、其他费用支出等所占比例,变动幅度及主要原因分析,力求简练客观,影响较大的内容才做原因说明。 三、预算执行分析 本年财政预算执行率 %,同比增减 个百分点,执行较快或较慢的主要原因为 。 4 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情况 1、预算管理 单位不断强化预算意识,实行部门综合预算管理,形成以单位领导支持、财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保证预算编制质量。结合单位业务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分配细化,部门预算经批复后,跟踪预算执行进度,及时组织收入,科学合理安排支出,降低预算支出的波动幅度。严格执行项目支出预算,积极组织项目实施,对于达到政府采购标准的项目支出,明确规定采购项目的采购期限,督促尽快组织实施采购计划。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和结果的反馈,对预算执行差异及时分析成因和影响,并及时向领导和相关科室进行反馈,以采取措施纠正执行偏差,促进预算目标的全面完成。 2、内控管理 健全完善部门内控制度,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分析风险隐患,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有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内部控制基本方法,加强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实现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有效实施。建立单位内控监督约束机制,让单位纪检、审计、业务部门参与到资金使用监督环节,确保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资产管理 一是加强会计核算工作。严格执行现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已完工的基建工程、购入的固定资产、收到的捐赠资产等及时入账,并按照数量、金额登记明细账,编制固定资产卡片,确保账面上能真实、完整的反映单位的固定资产情况,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二是加强程序管理。对纳入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内的资产采购,必须报政府采购中心进行政府采购;未纳入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内的资产采购,采用其他形式采购。未纳入预算的固定资产,不得随意采购,确需急用,必须经相关部门批准。三是加强内部监督。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固定资产进行抽查。检查固定资产的购置、领用、处置等程序是否合规,账实是否相符等,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4、绩效管理 单位进一步提高预算绩效管理认识,强化以“绩效为中心、对支出结果负责、对社会公众负责”的理念,在绩效目标编制方面,针对绩效目标设置指向不清、预算和目标匹配不足,数量目标和质量目标量化不细,效益目标编制不完整等方面加以了改善。加强预算绩效动态监控管理,及时跟踪项目进度,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纠偏措施。加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预算绩效评价质量。目前单位绩效评价结果还停留在反映情况、找问题、提建议层面,评价结果和预算安排有机结合的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5、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工作落实到位。为进一步做好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切实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的领导,单位把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了主要领导直接抓,分管副职具体抓, 人事部门具体负责的良好局面,确保了专业技术人才工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二是拓宽引智渠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根据单位专业人才需求实际,结合编制空缺情况,编制了科学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招聘计划,上报人社部门进行统一招考,同时积极参加省、市紧缺人才招聘会,招收单位相关紧缺专业技术人员,为单位事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三注重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积极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工作,切实推进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大力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与履职能力。 附:指标计算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 收入费用率=支出总额 / 收入总额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财政应返还额度)/ 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固定资产成新率=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平均固定资产原值 公共基础设施成新率=平均公共基础设施净值 / 平均公共基础设施原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