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误汗、下、烧针可致危证-《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135

 鉴益堂 2018-07-24

风寒感冒,发汗时用错药,再误用下法,又误用烧针,此医者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很容易出现危证。

原文: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闰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太阳病有伤寒、中风之分,麻黄汤发汗力强用于伤寒(不出汗),桂枝汤发汗力弱用于中风(已出汗),医者用发汗的办法大思路是对的,此处应该是中风病而误用麻黄汤发汗,遂发热恶寒中,遂是延续的意思,发热恶寒没有好甚至更加严重。“因复下之”,如果前面是小误,下之就是大错特错了,还有发热恶寒,如果用桂枝汤类,可能病逐渐会好转,用下法则容易产生“心下痞”,本来发汗不当就已经有表虚,现在更错误地使用了下法,里虚是必然出现的,更至“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陈修园阐述阴阳气说,阳有阳气,而阴亦有阴气。阴气为无形之气,随阳气循行于内外,不同于有形之阴血独行于经脉之中也。“复加烧针”,医者又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烧针会引发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因胸烦”,产生烦躁,如果还有“面色青黄,肤瞤者”,面色青黄是土败而呈木色,其肌肤瞤动而不安者,那这个病就“难治”了。如果“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色微黄是皮肤本色,手足温是真气可达四肢之末梢,这种情况下则病有救。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u/19580943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