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悬解》少阴病——阳回不死证

 谷山居士 2021-09-12

少阴阳回不死证四章

1 少阴脏寒,阳回不死,以下皆是,阳复得生之象。

图片

少阴三十六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厥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1 手足不厥冷者,则中气未绝,反发热者,微阳欲复,而是以不死,若脉不至者,灸少阴经穴七壮,以助阳气,其脉必至,以其阳已回也。七为阳数,故灸七壮。

少阴三十七

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自烦而去衣被,阳气之复也,是以可治。

黄元御医学研究
黄元御医学研究
读《伤寒论》学古中医,每天分享三条提纲,研究黄元御学术理论,为每一个想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学者,提供交流的平台。
61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少阴三十八

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

  下利自止,则脏寒已差,恶寒蜷卧,则经阳未复,而手足温者,是中气未绝,四末阳回之象,故可治。(对比三十三)

图片

少阴三十九

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寒盛则脉紧,至七八日而自下利,则脏寒日甚矣。而脉忽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此为阳复而欲解也。虽烦而下利,必当自愈。微者,紧之反,缓之始也。白通汤证之脉,是阳绝之微,此是阳欲复之微也。

1 少阴病,脉紧为寒盛,至七八日,自下利,脉忽微者,不见阴盛之紧寒,而见本虚之脉微,手足反温,此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也。

2 微者,紧之反,缓之始也,缓者,脾胃之正脉。紧者,虚寒之象,微者,阳复之象。注意区别,阳绝之微与阳复之微。阳绝之微,沉细弦涩。

购书,请加好友  (微商—勿扰)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