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子咖啡馆里卖米线,58平米店铺创造年入千万收益

 资源分享大叔 2018-07-25

在消费类电子领域深耕的迟焕涛跨界餐饮业创立了做云南米线的餐饮品牌—云味馆,两年时间里,云味馆已经成功开出了50多家门店,成为深圳米线品类的冠军,市场占有率高达60%~70%。迟焕涛是如何把一个大家都做烂了的品类,做出品牌、做出特色的?

环境对标星巴克

传统的米线店,不是街边小吃店就是一般的快餐店,没有什么特色。所以,迟焕涛一开始就做场景感。

云味馆第一家店是街边店,在整体风格的设计上走的是文艺路线,通过书架、绿植等元素的应用,充满了时尚气息。在咖啡馆的环境里卖米线,对顾客来说,这种场景感的营造打破了对米线店的固有认知,很有吸引力。

男子咖啡馆里卖米线,58平米店铺创造年入千万收益

很快云味馆又推出了第二代店,主打马帮文化、茶马古道等云南文化主题的餐厅,吸引了顾客自发拍照传播。

考虑到主题餐厅的局限性,迟焕涛又开始琢磨尝试极简风。于是,他对品牌做了全面的升级:重新设计了更具文创调性的LOGO;装修风格更加简洁;云味馆店里加入云南原创音乐······

男子咖啡馆里卖米线,58平米店铺创造年入千万收益

走了文创风之后的云味馆,获得了实打实的好处。“以前,想要商场里好的位置,人家说这个铺位要留给咖啡馆和简餐,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云味馆能拿到比咖啡馆还好的位置。”

产品追求极致。

云味馆的SKU一共是28款,定期推出创新产品,保证菜品差异化。在云味馆的产品结构中,云南特有的小菜也是一大特色。水豆豉、萝卜丁等小菜,都从云南当地进行采购,空运至深圳门店,免费提供给顾客。

云味馆的聚客逻辑是,打造极致的性价比,所以在客单25元的情况下,产品一定要超出顾客的期望。为此云味馆推出了生鲜到店,生鲜直送成为云味馆最新鲜的品质保证。店面从200平到58平,坪效翻3倍。

最初云味馆门店面积在200平米左右,到现在是58平米,坪效翻了3倍,月流水达62万。这个不断迭代升级的过程,迟焕涛发现,两个人到店占比率更高。所以,在云味馆的桌椅设置中多以两人桌为主,把空间利用率做到最大化。

在整体的效率提升中,出品效率也是关键的一环。云味馆推出了“不动刀战略”,由供应商将净菜配送至门店,完全不需要动刀。优化了生产流程后,出品时间缩短到5分钟。正是这样的流程化管理使云味馆日均翻台达到15次,年营业额超过1000万。

男子咖啡馆里卖米线,58平米店铺创造年入千万收益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云味馆把互联网思维当成是工具和手段去圈住、服务顾客,重新定义云南米线业的云味馆,的确是值得众多餐企搬着小板凳研究学习的行业榜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